缘起、思考、启示:毛泽东对“根本问题”的内在审视

2022-12-05 15:12赵欣任伟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中国共产党

赵欣 任伟

[摘要]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成功地正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根本缘起于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需要,他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人类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党自身等方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并进一步确证了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即要为人民谋利益和幸福,为民族谋独立和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进步,为马克思主义谋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谋强大。系统回顾和梳理毛泽东关于根本问题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征程上把握好历史大势、始终牢记和继续回答好根本问题,从而明确在新的赶考路上想要赢得更伟大的胜利该干什么和怎样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5—0050—07

[作者简介]赵欣,男,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伟,男,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就是提醒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1]15,更不能在日益严峻的复杂斗争中迷失了自我,偏离了方向。这个根本问题关系着我们党“从何处来、是什么、要干什么、到哪里去”,凝结着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改变中国人民自身悲惨命运和改写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伟大成就成功回答了这个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对根本问题作出一系列科学论断和精辟论述。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立、是什么、要干什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全面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从一棵“树苗”成长为“百年常青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追寻,在新征程上该干什么、要怎样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立”的缘起探究

追根溯源,在深刻探寻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和要干什么的重要论断前,要先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立这个根本前提。毛泽东在中国历史转折关头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得出了十分重要的论断,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需要。

(一)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历史并不会随意指定任何政党做救世主,也不是任意挑选某个政党做拯救者。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刚从天朝上国的梦中惊醒,就已然陷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祸患岌岌乎不可终日的境地。可谓是“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2]312。辛亥革命也没有将中国从日益衰败沉沦的历史深渊中拯救出来,反而愈陷愈深。自“民国成立以来,名士伟人,大闹其宪法、国会、总统制、内阁制,结果只有愈闹愈糟”[3]440。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中遭受的屈辱之大使人民愈加悲痛沉重,河山也依旧非复我河山。

中国近代的屈辱呼唤新的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的出场。俄国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先进分子率先找到了新的强大的思想武器,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加以系统研究和宣传。当找到了这个使民族解放的先进思想武器时,“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4]796。历史表明,我们党最早举起真理旗帜,用真理力量来激活中华文明,教育和啟发广大民众。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从思想觉醒转向建党实践,筹备建立一个先进而又坚强有力的政党。如毛泽东所言:“从事于根本改造之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5]515。最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6]1514。嘉兴南湖、小小红船见证了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矢志改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和文明蒙尘的政党的诞生,中国大地则面临着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掌握历史主动的前提下登上了历史舞台。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根本原因是我们党经过不懈努力以其高度的历史自觉把握了救国救民的客观条件。我们党就这样开启了光辉而又艰难的革命航程,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炼成“真金”,代表着历史的前进方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了”[7]1357。我们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8]1514。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巨轮也有了伟大正确的把舵者和领航人。

(二)人民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人民的需要。纵观中华五千年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兴衰,无非是“得民心”与“失民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键在人民。“世界上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呢?要共产党干什么呢?共产党有无存在之必要呢?”[10]348凡树有根,方能生发。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必要性就要从其人民根基和人民血脉讲起,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的根本缘由。

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大众深陷于封建迷信的落后思想,却还浑然不知。“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11]281。人民大众在迷信、愚昧与落后中度日,全然没有半分民主的科学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根植于人民,创建报刊宣传新思想。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2]356此时的中国人民虽已开始觉醒,却也还是一盘散沙的样子,“一点没有组织,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看不见,一块有组织的地方看不见”[13]476。中国的先进分子顽强求索地着手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深入工人群众和领导斗争中为人民所需要和选择,在为人民的利益奔走呼号中赢得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迫切需要和苦苦期盼中主动登场。为什么过去没有中国共产党,而1921年会有呢?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给出了答案:“共产党是后来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14]305-306。我们党是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需要中诞生的,是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争取自身解放的必然产物。人民既是党的创造者,也是党的见证者。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并与人民同甘共苦。

二、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理论思考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这样一个政党要干什么?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而其他政党为什么不能?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其他什么党?根本上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要干什么。毛泽东从人民、民族、人类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做了重要回答,为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开展各项工作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型政党,要为人民谋利益和幸福

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利益而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利益而革命镌刻在了旗帜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才走到一起,组成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5]1004。党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它是人民的朋友,并且“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16]184。党与人民同源共生、一体同心、生死相依。我们党因人民而生,它只有人民利益。如毛泽东所强调的“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7]809党站在人民之中,接受人民监督,顺应人民意志。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8]467。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时就组织和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我们党打土豪、分田地,都是在为人民利益而革命,始终同人民干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而奋斗。党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同时,还帮助人民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注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要和民众想在一起,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保护人民,像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去依靠人民。党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中,化作人民的一部分,并且成为人民最忠实的代言人。一方面表现在把人民作为制定决策、路线和方针的根本考量,体现在“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19]409。另一方面表现为党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是以人民为标尺,即“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0]1096人民是党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和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21]1087,不尊重中国共产党就是不尊重中国人民,就注定会失败。党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排忧和解难,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人民的领导者。党既给人民思想,又给人民利益,还给人民情感,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党打江山、坐江山为的都是让人民脱离苦海、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我们党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也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为什么人的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永远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型政党,这就决定了它要为人民谋利益和幸福。苦难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求得解放,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为人民谋利益和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初心。

(二)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型政党,要为民族谋独立和复兴

中国共产党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但是,进入近代后它就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对于一个被奴役压迫的民族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争取独立。毛泽东曾预言:“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22]359。因为“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23]42。党从诞生之时就将实现民族独立作为自身肩负的使命。我們党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倾其所有、不怕牺牲,“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24]292。尽管共产党的牺牲之惨烈是史无前例且世所罕见,但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也只有共产党才能不动摇,彻底地干下去,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25]433。

中国共产党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正因为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才从“漏舟之中”站起来向世界宣告:“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26]344。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不仅“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7]161,而且也真正做到了重新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中国共产党以自己为引,才使得中华民族燃起了复兴之焰,吹响了向伟大复兴前进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深厚民族情怀的党。中华民族之所以如此深切地渴望着复兴,就是因为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不但善于打碎黑暗的旧世界,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还善于建设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使中华民族旧貌变新颜。中国共产党用牺牲、奉献和奋斗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将预言中“无限光明的民族前途”变为了现实,使其迎来了光明前景,无愧于历史的选择。

伟大民族产生伟大政党,伟大政党复兴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型政党,这就决定了它要为民族谋独立和复兴。中华民族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三)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要为人类谋和平与进步

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党。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日起,就把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毛泽东在1921年就提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28]1。此时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中国的改造必定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永久和平与人类正义而战。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定扛起反帝国主义压迫和反法西斯侵略的大旗,支撑起中国救亡图存的最后希望。中国的抗日战争就具有为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同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是不能分离的”[29]474。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是进步的、求和平的正义之战。正如此,我们党不但在世界东方主战场率先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积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为着反法西斯而斗争,为着保卫苏联、保卫中国、保卫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30]806。在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胜利,对于争取全世界永久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革命也是具有世界性质的,我们党赢得和平与进步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党。我们党从深重苦难中一路走来,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和珍贵之处。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为“天下大事”而奋斗,就是为世界人民的解放、独立、民主和全人类的和平、友好与进步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际正义和捍卫世界和平,我们党果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31]100。最终,不仅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永远铭刻在人类进步事业史册上!“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32]1163。所以中国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奋斗,为促进人类进步贡献力量。毛泽东还用开除球籍这一生动比喻说明中国应该有大国的担当,即“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33]157。中国共产党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坚定地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发展自己又兼济天下,造福人民又造福世界。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人类情怀和远大抱负的无产阶级政党,就这决定了它要为人类谋和平与进步。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更是以人类前途命运为要,坚持不懈为世界大同和人类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党。

(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谋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黨。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经带给中国,犹如黑夜中的曙光划破天空,所以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动变为主动”[34]1516。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与马列主义有着融通契合之处,再与工人运动一结合,理想与现实碰撞出了火花,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作为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党在进行革命斗争时无数次面临绝境却都能毅然奋起,就是因为“我们不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政治问题,而且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战争问题”[35]548。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打破思想禁锢、观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找寻使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党。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来指导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当作教条。事实表明,“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党”[36]10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事关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在延安整风时指出:“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37]339,走自己的路;全党都要做完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要坚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38]33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39]796。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上扎根、成长和开花,并结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丰硕的理论果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的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40]116。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全部胜利,归根到底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伟大理论催生伟大政党,伟大政党发展伟大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决定了它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谋发展。历史和现实有力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党都会永远忠于马列主义,并使其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不断得到充分发扬和光大。

(五)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要为中国共产党谋强大

中国共产党是有本事的党。党的最大本事是学习,重视学习先进理论、向人民取经,还善于在理论学习中思考,在斗争实践中建设党。毛泽东深刻分析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41]35。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组织纪律的行动一致的组织,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在1937年就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的强固的共产党”[42]59,此后还明确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43]652,并使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党的本事还在于敢于修正错误、汲取经验教训。当幼年的党经历一些失误时,党敢于承认并正确分析和坚决纠正,靠着学习和总结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我们党不怕犯错误,将错误当作好教员,使其“很好地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对革命有好处”[44]136。党能将错误转化成宝贵的历史经验。党还多次开展诸如整风运动等党内集中教育的实践活动,以此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使党如铁一般坚强而有力。党的本事还在于面对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不畏艰险,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党是有雄心的党。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共产党是以有雄心著名的”[45]117,这个雄心就是做人民的靠山。中国共产党就是天欲堕时人民赖以拄其间的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在长征时期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46]150。没有共产党,这样创造世界奇迹的长征是不可能的。这个雄心就是做民族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要得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有办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47]1098。党实心实意干革命、搞建设和谋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个雄心就是成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48]303。若是没有党这个核心,人民的事业就不能够胜利。我们党是任何其他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49]397这个雄心就是为自身谋强大。“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这是全世界公认的”[50]86。中国共产党既理想远大、谋求未来,又行动务实,只争朝夕。党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一步步向远大理想和大党强党迈进。中国共产党得天下之群,能使万民拥之往之,所以强大无敌于天下。

伟大政党开创伟大事业,伟大事业成就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这就决定了它要为自身谋强大。历史清晰而深刻地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强大,才有中国人民的自信自强,才有中国的繁荣富强。只有党强大,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发展的好;中国共产党以奋斗铸就党的强大,书写恢宏历史,也必将以强大后的奋斗创造未来,续写辉煌篇章。

三、毛泽东对“根本问题”的理论思考的当代启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立、是什么、要干什么”的理论思考和科学论断,奠定了我们党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根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深刻体现着我们党对于自身定位之精准、理想信念之伟大、奋斗目标之明确、性质宗旨之唯一、初心使命之坚守。这些论断对于全党深刻理解和准确领悟过去我们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秘诀,从而坚定未来我们该怎么干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把握历史大势、牢记根本问题,锚定百年奋斗主题稳步推进复兴大业

毛泽东关于根本问题的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历史智慧的结论,是新时代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科学指南。根本问题指向的是建党目的、政党本质、存在意义及价值的本原问题。根本问题关系着我们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和存亡发展之道。根深才能叶茂。“为什么成立、是什么、要干什么”是党在成立前就开始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这是党在百年奋斗和实践中时刻不能忘、须臾不敢忘的重大历史课题,更是党在新时代必须继续作答,而且必须答好的根本政治命题。我们党是一个善于从历史中学习、在汲取历史智慧和经验中一路走来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全党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在根本问题上保持坚如磐石的定力,不能有丝毫松懈,在自我定位上更加清晰明确,在总结好历史经验中坚定历史自信,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的历史航道上把握好历史大势、抓好历史机遇,不惧怕任何风险挑战,不惑于任何迷雾干扰,锚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自觉稳步推进民族复兴大业。

(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永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

世界上的政党为什么会有千差万别、有着天壤之别、大相径庭,根本上就是因为理想信念、宗旨主义和初心使命不同。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旗帜鲜明讲信仰,理直气壮讲初心的政党。革命时期无数先烈为实践其所信的理想,励行其所知的真理,不惜头断肢折血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革命精神永远镌刻在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卷中。习近平反复强调要牢记初心使命,目的就是要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作为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常修常炼的终身课題和永恒课题。只有在理论上清醒和思想上坚定,初心使命才能坚定执着,实践中才能愈加正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全党必须始终自觉的坚定维护和衷心爱戴新时代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教育人民和武装全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全党同志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站稳江山就是人民的根本立场,振奋起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永远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唯如此,人民江山可稳固无风浪,实现伟大中国梦也必将指日可待。

(三)坚持自我革命、常怀忧患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在全国执政也有70多年。无限风光在险峰。党在历史上有着关乎生死存亡的三次著名对谈,即甲申对、窑洞对和赶考对,无一不体现着党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就找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新路,在执政时期又找到了为自身谋强大的自我革命之道,无论顺境逆境都不忘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样的政党是无法战胜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明者远见于未萌,唯有积谷防饥和曲突徙薪才是上策。站在新的历史高点上远眺,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要面临各种显性的和潜在的、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艰难险阻,只有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保持万事须自为的主动自觉,以可上九天揽月的大无畏气概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应对日益复杂的“四大考验”,战胜“四大危险”,坚持不断地自我革命和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就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就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能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寥廓江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3][5][11][12][13][22]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4][9][15][17][20][21][30][39][4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7][8][32][3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24][25][38][49]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4][26]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6][27][4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19][23][4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8][41]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9][35][4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3][36][40][44][48][5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7]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杨建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VSZ06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