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

2022-12-06 09:23
云南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蔗区全膜宿根

1 技术概述

1.1 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我国低纬高原蔗区冬春少雨干旱、甘蔗施肥量大、生产成本高、甘蔗单产低等关键问题及甘蔗产业对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的科技需求,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抗逆栽培岗位团队自2009年开始系统研究了甘蔗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示范,形成了甘蔗除草(除草降解)地膜全覆盖技术与一次性施肥集成技术模式。通过集成技术,一是提高土壤含水量、温度,促进甘蔗出苗早、出苗齐和出苗壮,有效解决少雨干旱制约甘蔗出苗生长的土壤水分问题。二是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实现一次性施肥满足甘蔗整个生育期养分需求、减少中耕施肥管理、有效缓解蔗区请工难的问题。三是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种蔗效益,有效解决旱地甘蔗农业单产较低的问题。四是全膜覆盖下的甘蔗化肥农药混合一次施用,可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投入成本,有效解决化肥农药施用量大的问题,同时还能抑制田间杂草和减少水分流失,有利于保护蔗区生态环境。

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集成技术已在云南各主产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辐射推广到云南周边缅甸、老挝等国家及广西崇左、百色等蔗区。核心技术“甘蔗地膜全覆盖、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自2009年以来单独或作为其他技术的核心内容,2018年“甘蔗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被遴选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2011—2015年,在云南主产蔗区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示范技术的土壤含水量在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分别较常规技术提高1.35%、1.47%和1.6%;在5 cm、15 cm、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分别较常规技术提高0.56 ℃、0.7 ℃和0.56 ℃。对狗尾草、牛筋草的防治效果达100%;节约中耕管理劳动力1.5个工日以上。2015—2017年,在云南省临沧南华蔗区的10个单元糖厂示范区累计随机抽取440.75 hm2(6 611.25亩)蔗区面积进行实测产和检糖分析,示范区亩甘蔗增产1.06~1.91 t,平均亩增产1.53 t;示范区蔗糖分提高0.32~0.69个百分点(绝对值),平均提高0.48个百分点(绝对值)。2016年以来,在云南临沧、普洱、保山等8州(市)33个县(市、区)蔗区累计推广应用13.68万hm2(205.22万亩),在缅甸果敢自治区、克青邦、掸邦、密支那蔗区和老挝南塔省蔗区累计推广应用6.8万hm2(102万亩)。目前技术在云南及周边蔗区年推广应用面积8.67万hm2(130万亩)以上。

1.3 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技术亩可增产甘蔗1.53 t以上,农民亩平均新增产值642.6元,亩新增种蔗纯收益351元,同时亩节约中耕管理劳动力1.5个工日以上,亩节约用工成本150元以上,增产节本效果显著。提高产量的同时,技术有利于提升甘蔗品质,可提高蔗糖分0.48个百分点(绝对值),对保障国家食糖有效供给有积极作用。技术采用地膜覆盖耕层表面,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保温保墒能力,提高了水分、肥料利用率,有利于保护蔗区生态环境。

1.4 技术获奖情况

2017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和云南省专利奖三等奖。2019年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

2 技术要点

2.1 选用良种、适时种植

选用高产高糖抗旱性强的甘蔗健康良种。选择冬植或春植,在立冬后至翌年清明前种植。

2.2 开挖蔗沟

沿等高线开挖植蔗沟,要求土块细碎,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机械开沟,沟深30~35 cm,沟底宽20~25 cm,行距90~110 cm。

2.3 合理施肥用药

肥料采用甘蔗缓(控)释肥,施足底肥保证全生育期的甘蔗营养需求,亩施60~120 kg甘蔗缓(控)释肥,均匀施于蔗沟。有条件的蔗区应增施糖厂生物有机肥100~120 kg,施肥后及时播种。种植时如有地下害虫和蚜虫、螟虫等,可一次性在肥料中拌入农药防治,有地下害虫的亩用毒辛5 kg与肥料拌均匀、有蚜虫和螟虫的亩用度锐50 mL或福戈40 g与肥料拌均匀施用。施肥施药后及时回收肥料、农药包装袋。

2.4 及时播种

趁开挖的蔗沟潮湿及时播种栽培,行距90~100 cm的蔗沟采用2行对空的方式播种,亩播种量10 000芽;100~110 cm的蔗沟采用3行对空的方式播种,亩播种量约9 000芽。甘蔗播种后及时覆土,厚度10 cm左右,有条件的蔗区应采用机械化种植,一次性完成开挖蔗沟、施肥施药、播种和覆土工序。

2.5 全膜覆盖

采用除草(除草降解)地膜,在蔗沟潮湿时进行覆盖,地膜要求膜宽1.5~3 m、膜厚0.01 mm,沿蔗沟垂直起伏方向或平行顺沟方向覆盖蔗沟,利用后面蔗垄上的细土进行压实。地膜与地膜搭口处要求搭口10 cm左右。在蔗沟正上方的地膜区域,用细土沿蔗沟方向进行覆土,覆土厚度3~5 cm。宿根蔗提倡机械化覆膜。

2.6 防治病虫害

加强甘蔗中后期病虫害预警监测,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时生物防治和无人机飞防。

2.7 甘蔗收砍

11月后,根据甘蔗成熟情况收砍,要求入土3~5 cm。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机械化收获。

2.8 宿根管理

盖膜前及时清理蔗园,对过高蔗桩要及时铲蔸、施肥用药,施肥用药同新植蔗,同时小培土,及时对宿根蔗全膜覆盖,地膜要求及覆盖方法同新植蔗。

3 适宜区域

适宜云南省旱坡地蔗区和水浇地蔗区,或其他冬春少雨干旱蔗区推广应用。

4 注意事项

(1)除草地膜全膜覆盖在土壤湿润时覆盖,防除杂草效果较好。

(2)全膜覆盖操作时要采用细土压紧植蔗沟,紧贴土面,蔗芽萌发出土才能直接穿破地膜,对没有穿通地膜的蔗苗要采用人工辅助破膜。

(3)进入雨季后,要及时进行揭膜和残膜回收。

(4)在宿根蔗上应用该技术,应注意前茬甘蔗采用机械收获的,应进行铲蔸管理。

(5)宿根蔗采用机械覆膜时,应注意选择宿根第二季及以后的宿根蔗进行,覆膜效果更佳。

5 技术依托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基地

猜你喜欢
蔗区全膜宿根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春油菜青杂5号不同覆盖模式温度、水分效应研究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高梁不同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甘蔗宿根性研究II.甘蔗种性宿根影响因子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在河池蔗区种植密度试验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消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