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论的价值意蕴

2022-12-07 00:26胡卓群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以人民为中心文艺

胡卓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艺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已逐渐形成科学、系统的文艺理论体系,成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文艺理论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点、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赓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足中华民族崛起之路时,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的独特组成部分。它富有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把握”以及“怎样发展”三个重大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新的飞跃。

一、发展“为谁服务”社会主义文艺本质的目的论

“为谁服务”是区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原则问题,是一切文艺活动和创作的“总开关”。文艺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文艺的价值导向,是一个根本的目的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阐明文艺本质,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文艺的方方面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赋予“人民”新的时代内涵

“人民”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已出现,比如《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中“人民”主要是指底层民众,其他古籍“人民”也多为此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民”是指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或经济共同体认同并有归属感的群体集合。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这一问题并给予回答是“最广大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2]。习近平总书记依照新时代文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认为“认同并参与到中国梦的实践建设过程中的全国各族人民乃至海内外中国同胞,都可以被纳入‘人民’的范畴”[3],这里面既包括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还有“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同胞等。习近平总书记延续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内核,突破“人民”集合性、抽象化的表征,丰富“人民”的内涵,扩大“人民”的外延,使新时代的“人民”概念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具体的个体性、独特性[4],也使“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在其核心要义上合而为一,统归于“为人民”的终极目标。

(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在物质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的基础上,迎来了繁荣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是,市场经济下资本的裹挟和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使“西方化的精英”或是“资本化的人设”成为部分艺术作品表现的主体。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文艺创作与人民生活日渐疏离,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的初衷,使得文艺作品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导向不明。“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5],艺术创作的方法最根本还是要扎根人民,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1],甘做人民学生,深入人民生活,尊重人民意愿,倾听人民呼声。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讴歌人民力量,赞美人民创举,自觉摒弃脱离人民、随性发挥、低级趣味等创作误区,创作出内容真实、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满足人民需要的作品,让人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

(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5],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遵循。文艺工作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建设者,不是为“精英”服务,不是为“奖项”服务,而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自己的神圣职责。文艺工作者要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挖掘历史前进的总体脉络和内在必然,重视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深入到人民生命、生存、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真实的时代特性与宏大的真理叙事之中,深入到制度优势与民族命运之中,时刻提醒自己把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彰显文艺工作者“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是否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分水岭。新时代文艺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根本观点,重申了社会主义“人民文艺”的本质,进一步深化发展人民和文艺关系,规定了人民的表现主体和文艺工作者职业价值,指引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原则与目标导向。

二、强化“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文艺功能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表明,文艺根源于社会存在,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创造性,有其独特的创作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出发,深入研判把握新时代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评鉴功能和社会筑魂功能,深化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认识。

(一)凸显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

文艺的功能是“艺术至上”还是“人民至上”,其讨论由来已久。马克思认为文学艺术和政治、法律的性质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他不认同撇开了一切阶级斗争的“纯艺术”,列宁也提出了“文学的党性原则”,认为文艺是为政治服务。毛泽东认为文艺“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凸显文艺的“倾向性”功能,反复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1]。文艺体现了党的意图,从根本上也就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党是文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文艺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文艺繁荣还是文艺创新,都需要牢牢把握党对文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党性原则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二)扩展文艺的评鉴功能

文艺评鉴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下对文艺作品、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所做的评价和鉴赏。马克思和恩格斯评鉴文艺作品时,始终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恩格斯在致费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说到“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以非常高的亦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6],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特别强调文艺批评的政治性、艺术性,他认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2],文艺批评既不能否认抽象而又不变的政治标准,同时也不能否认抽象不变的艺术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前文艺建设与发展的现实语境,凸显人民的中心地位,主张“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1],创造性地增加人民评鉴维度,坚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7]。人民评价是以人民尺度去衡量、判断、欣赏、评估文艺创作的成败,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受用不受用为尺度的评价,不仅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评判者,更是文艺审美的鉴赏者。评鉴问题就是标准问题。扩展文艺评鉴维度,是对“双百”方针政策进行的创造性诠释,是解决困扰社会主义文艺评鉴诸多难题的一剂良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在文艺评鉴领域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评鉴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三)升华文艺的铸魂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艺担负着“化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8],要继承并发展文艺的化育功能。其一,“用文艺弘扬中国精神”,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以载道”,文艺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感染人和启迪人,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和历史观。其二,坚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是现代文明的伦理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1],用生动的文艺传递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从而形成和谐、稳定的风气,实现文艺的社会效益。其三,把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在中国文学史上,家国情怀既穿越古今,一以贯之,又常写常新,五彩斑斓。这造就了家国情怀母题极大的张力和丰富的蕴涵”[9]。通过文艺作品弘扬爱国主义,能正确看待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以及当代中国正在实践的巨大变革,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凝聚中国力量,为我国文艺氛围的健康营造以及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评鉴和社会筑魂三大功能,高扬“人民至上”旗帜,是认识和深化社会主义文艺本质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文艺功能的原创性阐释。

三、创新“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方法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主动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把握”两大问题,在立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从创作导向、队伍培养、文艺品格视域上解答创新文艺“怎样发展”的路径。

(一)创作导向要坚定人民立场

文艺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艺术创作,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立场,也是文艺创作的基本立场。在艺术创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0]。其一,反映人民心声。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是人民实现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创作源泉,文艺应千方百计地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话语和艺术表达方式;文艺要热爱人民,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关照人民典型的、真实的、富有蕴含的生活,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反映人民的期待与诉求,要以满腔的人民情怀,反映人民群众的悲欢喜乐,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其二,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当下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1],人民对文艺作品的期待与企盼,不单限于“普及”,而已进阶为“提高”,应把“精深、精湛、精良”意识贯穿文艺生产全过程,健全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规划机制[11],继承发扬优秀的文艺传统素材,批判吸收借鉴西方有意义的文艺理论,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创作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好作品。其三,引领时代风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文艺创作更需要跳出“小我”,“以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真正融入奋斗追梦的人民生活,真正融入书写史诗的艺术创作,真正融入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讴歌伟大、拼搏、奋进的时代,展现美好、立体、全面的中国,承担起促使人民群众提升品味并引领当代价值观念的历史使命[1]。

(二)队伍培养要坚持为民初心

文艺创作需要智力支持,培养一支以文艺名家为领军人物、规模庞大的文艺队伍是繁荣和推动文艺发展的重要举措。“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5],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1]。文艺队伍的培养首先应该以“追求德艺双馨”为目标,德为先,艺为根,在追求真追求善的过程中形成美好的品行,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其次,队伍培养要包含崇道为民、修身敬业、尚美精艺、致和创新与守正担当五项内容。崇道为民是对其创作导向与服务对象的要求,体现价值原则;修身敬业是对其自我成长与精神面貌的要求,体现继承渊源;尚美精艺是对其特定职责与业务技能的要求,体现职业特性;致和创新是对其成才条件与内在动力的要求,体现时代要求;守正担当是对其内在良知与社会责任的要求,体现超越追求。“一个目标五项内容”是队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整体,坚持为民初心,达到一般性与特殊性、时代性与继承性、规则与德性的和谐统一,成为培养文艺工作者“灵魂的工程师”[1]的行动指南。

(三)文艺品格展现审美理想

文艺只有向上向善[5],才能给人以精神引领、价值引导和审美启迪,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以新时代文艺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建设,要积极倡导健康积极的文化品格,充盈人民的精神生活。第一,文艺永恒价值是追求真善美。中华美学精神是追求文艺永恒价值的重要载体,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以美善统一为核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艺独特的美学体验。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的审美理想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培育道德、涵养心性、提升境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滋养人民“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审美价值观,助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艺是中华民族生活样态的记录者,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展示者,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以艺通心,更容易与世界沟通。在全球视野和21世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我们要立足中国经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创作奉献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能与世界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智慧、道德风尚传播出去,展示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

四、结语

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落脚点,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踏浪前行。文艺的发展与繁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新时代文艺理论围绕社会主义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把握”和“怎样发展”上从目的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重视角展开论述,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发展,并将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以人民为中心文艺
1942,文艺之春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