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对策探析

2022-12-07 00:26林琦芳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华裔东南亚中华文化

林琦芳

(泉州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来华学习。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华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全年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分别约为:37万[1]、39万[2]、44万[3]、48万[4]和49万人[5]。我们统计其中东南亚来华留学生比较多的几个主要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马来西亚等,发现其占比一直保持在15%左右(这几个国家2014年至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分别为:52288人、56269人、65184人、75804人、79081人)[1-6]。作为中国发展成就的见证者和传播者,这些华裔留学生是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友好睦邻关系的使者,是一笔潜在的外交资源。因此,针对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开展中华文化的传播,推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体验,促使这些新生代华裔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7],是高校留学生教育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

东南亚各国是我国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沿线国家,是福建省海外华侨华裔主要聚集区。加强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上,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国家与我国政治互信,消除相互间的误解与疑虑。我国高校培养的华裔留学生,有些毕业后可能回所在国从政或参与社会活动,能成为当地的“中国通”,这将有利于加强当地各个族群同中国人的互信、互通与互助;有利于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打破西方对国际舆论乃至国际思潮的控制,揭穿西方妖魔化中国的企图,为重构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生态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中国通”不仅在认知上能成为中外共同的“知音”,而且在情感上也能充当双方的“知心人”,将成为外国政府与中国打交道的沟通桥梁。

经济上,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签订后,中国和东盟关系更加紧密。东南亚华裔留学生通过来华学习与研究,进一步熟悉中华文化、产业分布与发展动向,有利于推进经贸合作。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既懂中国语言文化,又懂当地语言文化,在经商方面深谙与中国企业交往之道,有助于消除本国本地企业的疑虑,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速度。此外,还有利于促进中国经营经验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东南亚各国的推广,进一步推动当地华人华侨经济的发展,提高亚太经济圈创新链、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水平。

文化上,华裔留学生来华研习当代中华文化,归去之后将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力军,有利于延续、发展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有利于将东南亚蕉风椰雨中成长起来的华人华侨文化带回中国,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

二、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东南亚华文教育历史悠久,东南亚侨胞大多来自广东、福建两省,他们具有强烈的乡土情结,为保持和延续中华文化之根,广大侨胞自移民之初便自发出钱出力,在东南亚各国兴办华文教育,如泰国崇华新生华立学校、菲律宾侨中学院等,将其视为不可或缺的留根工程,而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走得更远,甚至建立起了从华文小学到大专院校较为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但随着东南亚华侨社会转型和融入当地文化的需要,第二代华人对于祖籍国文化的记忆开始淡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开始减弱。在居住国出生长大的三代以上华裔,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则更为弱化,无论是思想感情还是语言习惯上,与当地主流社会深度融合的意愿较高,缺乏对祖籍国的了解与情感,学习兴趣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一)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接受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

1.所在地学校华文教育陷入困境。历史上,东南亚各国推行对华人“去中国化”的教育政策,如新加坡推行英语教育,以英语为母语,印尼关闭华校等,影响了相当长时期华文教育的发展,致使东南亚新生代华裔留学生的华文水平退步,对中华文化愈加陌生、模糊,由此引发认同危机。

2.家庭华文教育优势减弱。华裔祖辈们历来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教育。但是,由于所在国文化氛围和学校教育对中华文化的排斥性,使得中华文化传播教育每况日下。就连父辈的母语方言也渐渐失去家庭“市场”。总之,随着时间迁移,中华文化传承呈逐代减弱均势,很多家庭开始不讲华语(笔者所在学校的华裔留学生大多已经讲不好华语),而是用英语或当地语言交流,造成中华文化认同进一步弱化。

3.华裔新生代自身因素影响。年轻一代耳濡目染的是所在国的文化和语言,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他们只能学习英语和当地语言,无法重视甚至放弃了华文学习。

4.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尚未很好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华裔新生代难得来到祖籍国学习,我们应当充分借助教学和各项活动,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水平,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但是,事实上这方面的追求还远远未能达标。我国高校面向留学生的中华文化涵养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这不仅体现在教学上、活动上、生活上关心不够、着力不多,还体现在没能致力于通过文化活动来感染他们,促使中华文化深入留学生之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他们能在回国之后成为我国与他们所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二)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深受西方媒体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些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进行别有用心的歪曲、丑化,导致一些海外华人特别是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历史上,欧洲殖民者到达东南亚以后,对当地人和华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挑拨当地人仇视华人。而当代西方一些国家和政客畏惧中国经济与中华文化的崛起,对华人在东南亚的地位与作用更是十分忌惮,千方百计进行贬低、挑拨,以上种种行为都严重毒化了不少地区的社会气氛,对华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他们作为华裔留学生来到中国时,心中往往还可能有一个坎没有迈过去。

三、强化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对策

文化认同的实质是身份认同,而身份认同是一个涉及心灵深处的精神建构,为此,要通过认知建构、情感建构、理想建构与行为建构,才能解决华裔留学生需要不需要、愿意不愿意、能不能认同中华文化的问题。对于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来说,中华文化认同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精心规划,循序渐进。为此,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以往生活经历、社会背景与未来发展目标,兼顾心理、学业与就业,形成内生的文化认同链,而不能急功近利、就事论事。

(一)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认知建构

1.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

认知是文化认同的前提与基础,没有认知或认知肤浅,就不会信服,就根本谈不上文化认同。对一种文化的认知,关键是对文化所包含的“秩序”的认知。华裔留学生来华学习后或多或少都打算在未来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业务工作,急需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特别是有关中华文化及其当代发展的具体情况。高校应通过时事教育、专题报告、座谈会、实地考察等途径,逐步让东南亚华裔留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种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注重群体利益、长远利益,讲究“合情合理”,尤其是讲“规矩”的文化,这与西方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的文化有巨大的差异。例如在这次应对新冠病毒的抗疫过程中,欧美有些国家的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化甚至反科学的地步,导致疫情难以有效控制,经济严重衰退,而中国人民自觉遵守政府防疫要求,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显示出万众一心的巨大能量,不仅取得抗疫的重大胜利,而且在世界上率先走出经济困境,实现逆势增长,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8]。不仅如此,中国还在2020年克服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实现全部脱贫的艰巨目标,有力践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包容理念,此举也蕴含了中华文化的“优先观”“秩序观”,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社会公平正义。通过亲身感受,能够让华裔留学生越来越清楚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而自己做为华人一份子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从而实现自我中华文化认同的认知建构。

2.消除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对中国的一些成见

长期以来,西方利用自身把控的话语权,在国际舆论上利用各种事件抹黑中国形象,妄图在各国民众心中形塑观察中国、理解中国的负面“心理定势”。为此,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应利用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机会,深入了解其各种疑问与内心想法,为他们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并加以耐心的引导,做到以理服人,消除其长期形成的固有认知,为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扫除认知障碍。

3.做好中华文化相关教材设计和建设

加强语言、历史、国家制度等相关课程的设计,让留学生详细了解我国国家制度、党的领导、传统历史文化等,全面掌握中华文化内涵与精髓及其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此外,接收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高校所设置的有关专业课,应尽可能挖掘、提炼课程中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关的典型事例、核心理念,例如有关的思想文化、名人名家、重大历史事件,此外,应设置尽可能广泛的有关中华文化、华人华侨史、中国对外关系、当代中国与“一带一路”发展情况、民风民俗等选修课,并根据其爱好与特长,设置中华文化研习室(包括有关地方文化研习室)。同时,加大留学生的游学、研学力度,例如,安排社会实践,走访一些古迹、博物馆,组织几场讲座与现场演示,安排留学生体验铁观音制茶工艺,德化陶瓷制作工艺等,让留学生体验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使留学生开眼界,长见识;在校园内组织各种中华文化传承传播活动,举办夏令营,安排闽南文化进校园,如传统音乐演奏、戏曲表演、诗词朗诵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留学生主动融入相关的活动场景,通过体验与互动,全身心感受与深刻体悟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4.强化面向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科研设计

有关导师所指导的研究课题,应充分考虑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尽可能与东南亚华人特别是闽南族群[9]生存、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相联系,与他们跟中国的亲和、互助关系相联系。例如,研究中国历史,可以与探索中华民族特别是闽南族群的迁徙、东南亚华侨的奋斗史结合起来,甚至借助家史、族谱、侨批乃至墓志铭、遗嘱、遗物,与家族移民史联系起来,进行“华人历史建构”“血缘文化建构”“商缘文化建构”等,从而使其深刻认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到何方”;研究中国哲学,可以与探讨中国人特别是东南亚华人华侨的思想文化、人生哲学及优秀品质结合起来;研究中国宗教信仰,可以与探求东南亚华侨的宗教信仰、精神气质结合起来;研究中国艺术,可以与学习闽南地方艺术、民间艺术(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茶艺等)结合起来;研究国际关系,可以与研究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一带一路”建设、发扬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的理念及当前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结合起来;研究人类学,可以与研究闽南族群及有关家族在东南亚的聚居、互助以及与当地其他族群的和睦、和合事例结合起来;研究语言学,可以与研究闽南方言和古代汉语的关系,以及它在台湾地区、东南亚的不同发展与互相联系结合起来,学会用中文向家人、朋友真切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受,从而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语言建构”。

(二)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情感建构

文化认同与文化情感息息相关。文化认同的形成、巩固与激发都需要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想象。文化是有温度的,是可亲近的,更是可依偎的。有关高校应深入调研,细致安排,根据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各自动机与起点,因势利导地引领他们亲近中华文化,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感受,实现从认知、认亲到认同的文化自觉。

首先,要增进教育教学层面的情感建构。如针对有些教师不注重、不了解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特殊背景与内心感受的情况,应事先对有关教师进行培训,由深谙东南亚华人历史与现状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指导(可聘请深爱中华文化的东南亚华人华侨名师来华指导)。此外,还要营造有助于中华文化认同的信息环境与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为华裔留学生设立有关中华文化及华人华侨奋斗史的资料室,收集并展示有关书刊、影视、侨批、族谱、村史、家史、日记、照片、碑文、遗嘱、墓志铭等,若有可能,还应陈列华侨前辈的生产生活用具,使华裔留学生触景生情、睹物思亲。若有可能,还可以发动广大留学生回访家长或家族前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其口述历史,并带回学校互相交流,重温当年先辈在东南亚披荆斩棘、褴褛筚路的奋斗情景以及尽力支持故乡建设的感人举动,使其互相感应、互相触发。

其次,要加强个人生活层面的情感建构。人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与链环,也是点亮文化火炬的火苗,通过“故乡情”之类的民族情感,也能激发华裔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应大力开展寻根谒祖活动,组织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到中国的祖籍地扫墓、寻亲、访友。家乡情往往动人心弦,能快速融化时空形成的坚冰。节庆是中华民族传递亲情、乡情、友情的良机,为此,在春节、清明、中秋节等节庆期间,应让华裔留学生在华特别是在祖籍地与亲朋好友欢聚,或前往附近的华侨农场联欢,或在校召集他们一起过一个个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节日,享受浓浓的人情味,感受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温情,体验原乡的无尽温暖,找到回家的感觉。

(三)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理想建构

理想是认知、情感、荣誉的统合与结晶。理想建构是一种高级心理建构,有助于华裔留学生形成稳固的文化使命感与文化意志力。华裔留学生实现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其外部条件已日趋成熟,当东南亚华裔留学生通过认知建构、情感建构后,只有趁热打铁,完成理想建构,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文化认同,建立稳定的价值观;才能不被各种干扰因素所影响而逐渐丧失应有的意志力,并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以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作为自己远大理想。

因此,在宏观上,高校应找到有效的切入口,提供有针对性的审美资料与主题场景,让留学生从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何方”升华到“我要到哪里去”。只有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足够的激情、想象与预见,才明白要为认同、弘扬中华文化做好哪些准备、怎样去调整,由此才能进入自我发动、自我激励的良好状态,才能时时提醒自己“不应当做什么”,即形成“自律感”,自觉不做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事情,不做损害中华文化发展的事情。只有到达理想建构这个层次,认知建构、情感建构才能坚如磐石,才能经受住惊涛骇浪的考验,在未来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大道上奋勇前进,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在微观上,应引导华裔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目标建构与职业生涯规划。用文化身份提升职业身份,用职业身份充实文化身份,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例如,对于未来准备从商的华裔留学生,可传承中华古代商家“处事讲究信诚,经营顾及长远”与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并吸取当代闽南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与拼搏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成为新型华人企业家;如果未来准备从事社会慈善工作的华裔留学生,应发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优秀传统,为建立温馨、互助的社区与和谐、文明的的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未来准备从事公共外交等社会活动的华裔留学生,应守正创新,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风俗习惯、深层需求,不断开掘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努力突破祖辈身份的限定,走出华人社区狭隘、封闭的圈子,在东南亚国家当好各行各业与中国之间的翻译、公关、交流人员。

(四)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行为建构

行为建构,能使华裔留学生获得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参与感、成就感、价值感,不但认识到自己“应当做什么”,而且体悟到自己“能够做什么”“怎么做”。文化行为是文化理想驱动的结果,是“文化使命”的一种有力表达,是华裔留学生自我价值在文化层次上的实现,而加强行为建构,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华裔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再华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的文化接触与适应,最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中必然出现疑惑、纠结甚至精神上的艰难。为此,要关注华裔留学生在各个转变节点的反应,帮助他们提高化解文化冲突的能力,走出原来文化心理上的舒适区,并通过文化行动,进入新的舒适区。

首先,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系统设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华微文化特别是家庭、同学、朋友之间的共同生活,使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增加新的文化记忆与文化想象,并逐渐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如在华裔新生代中组织有关文化传承兴趣小组、研习团队,包括戏曲、民俗、武术、方言、美食、摄影、短视频制作团队等,并分别与地方及高校相应的协会、研习机构建立紧密、持续的联系,经常举行展览、沙龙或竞赛。通过一系列适合年轻人特点的有趣活动,发现、选拔、培养一批有特殊天赋、迷恋中华传统文化、有活动能力与组织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践行中华文化的先锋与组织者。在学期间,让他们参与有关中华文化的专业活动与社会活动,在假期带领他们深入城乡,体验我国的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的火热场景,感受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与对外交流合作的广阔空间,并让他们将所见所闻分享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与好友,做好中外交流的联系人。其次,要发挥他们熟悉东南亚社情民意、了解华人华侨生活体验深的优势,为我国各地对外关系部门、华侨事务部门及社会组织提供调查报告、意见建议,开展“献计献策”活动。例如,我国对东南亚各国国情与华人华侨的认识和实际情况是否匹配,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立场、文化行为与东南亚有关国家的意愿是否匹配,我国未来的相关计划如何与东南亚的社会需求相匹配。

其次,要尝试建立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协会。通过该协会培养青年骨干,并将华裔留学生与分布在东南亚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往届毕业生联结起来,促进其互通信息、互相帮助,分享各地留学生及其亲朋好友的智慧、人脉、场所等资源。通过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协会,还可以与其所熟悉的东南亚其他族群的留华人士建立联系,形成更广泛的文化生态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华裔留学生参与专家学者的研究项目,就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守正创新进行全面、深入探索,对华人华侨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与当地各个族群守望相助、同甘共苦、包容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与新经验,进行认真疏理、总结提高。此举有助于探求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思路,有利于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为“一带一路”提供思想资源、文化资源与智慧资源。

再次,着力增强行为建构的创造性。分享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传播与创造性转换的生动事例,特别是华裔留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可以使其产生价值感、主体感,改变被动接受教育的机械状态,增强学习、领悟与践行中华文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发挥华裔留学生的特长,让他们讲东南亚华人的故事,做华人常吃的美食,弹唱华人喜欢的曲调,传授流传在东南亚华人中那些已经在中国失传的传说、技艺、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应当让他们与中国师生一道在汇聚、提炼海内外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创造与创新,增强华裔留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被动心理。在文化分享过程中,要广包容、多鼓励,不要随意评判高低,要怀着“百花争艳才是春”的心态对待奇特的事物。事实说明,留学生发挥优势越大,越有乐趣;分享越多,越有自信心;控制感越强,越有合作意愿。

东南亚华裔留学生的行为建构要延续到毕业之后,应在其返回居住国以后,将他们介绍给当地华人组织与有关侨领,推荐给我国驻外机构与企事业单位,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骨干以及联系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纽带,成为连结居住国民众与我国驻外机构、援外组织与企事业单位的桥梁。未来他们在居住国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可将遇到的问题与实际需要反馈给原来就读的我国高校,使高校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调整、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认知建构、情感建构、理想建构与行为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认同建构系统,既要分别推进各个建构,又要加强协调与互动,形成认同中华文化的生态圈。此举事关东南亚留学生当前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事关“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只有建构成功,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或消除迷茫、烦恼、痛苦,才能复活民族文化“基因”并实现“再华化”,才能真正从心里认同中华文化、在行动上自觉践行中华文化,从而在东南亚讲好“中国故事”并构建新的华人社会网络,成为联结我国与东南亚海丝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华裔东南亚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