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2022-12-07 00:24肖金卫
中文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环境农村课程

肖金卫

(贵州省电化教育馆,贵州 贵阳 550081)

一、微课程资源建设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开发,以及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逐步扑进,一些现今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地占据当前教育工作过程之中,作为新兴的教育方式,微课程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技术。所谓微课程是指将课程里的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做成微视频,每段时间不超过几分钟,实现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若干的微视频又可以连起来组成一个微课程,这就是微课程的基本形式。作为微课程主要的特点是时间段小,内容简单清晰,通过对微课程的利用,可以很有效地提升学生在预习、复习的效率,以及有效地开展课堂与家庭间的无缝学习[1]。

1.注重特色发展,按照需求建设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教学构建的组成部分之一,微课程要保证自身的特殊性和特色性,这在整个互联网共享的是时代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特色的资源是没有其建设意义和存在基础的,微课程也要秉承这个理念。注重自身的短小精炼,把控好时长,有利于微课程的使用和浏览方便,提升学生的使用率。微课程这类的在线教程的建设,一定要和学校以院校等所处的优势角度出发,对于优势因素分析整合,并与实际的课程相结合,合理规划,直指重点,将学科优势和专业的课程转化成为精品化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要注意保证微课程的特色,这不仅要表现在课程中,还要表现在对学校的特色资源和学科的专业特色上。通过对有特色的微课程的建设,学校可以加强学科自身的建设,还可以展示学校本身的科学建设成果,为学生提供学习、使用和参考的资料。

2.注重课程的设计,用质量来吸引学生

微课程其本身也是课程本身的一部分,在建设微视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课程本身的构建,只有将课程本身设计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才达到了微课程本身存在的目的,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微课程设计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微课程建设的根本,是衡量微课程构建质量和其所展现的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微课程在建设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本身,还要兼顾到学生怎样展开相应的同步练习,以及在线指导,还有跟踪测评这几个方面,要能够在技术上支持在线服务的形式设计,将不能进行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不利因素用科技的手段加以弥补。

3.注重科技发展,加强协作创新

微课程作为全新教育手段,是本质也是属于在线教程的一种,纵观在线教的发展过程,其经过了网络精品课程流行阶段,在线资源共享课阶段,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时阶段,直到如今的定制化在线课程阶段,这些都是伴随着教育教学技术和学习理念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而改变的,当前跟随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与最新的学习形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将已有的教育知识放到网上转化为可共享知识,这就为建设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团队协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共建是指大家一起集中力量,完成共同的目标,于微课程的资源建设来说,首先,要有优秀的组织者牵头,有效地完成对团队组织和管理的工作。其次,要有制作微视频用的优质的拍摄硬件和软件技术支持。再次,要靠一流的教师组成主讲团队,并将课程内容设计好。最后,还需要专业的视频处理编辑人员和网络推广人员,以及学习服务和相关支持团队来共同完成微课程的制作,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将事情办好。

二、农村义务教育当前的现状

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国家义务教范畴,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实际的现状,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城市的教育,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环境上相比较于城市的同等资源要落后很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党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不断重视,目前农村的教育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在一些边远山区的教育设施还是有些跟不上总体的环境,但是基本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网络工程的不断发展,很多的农村里也能上网了,移动互联网络也开始在农村铺展建设。这些大环境的改变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进步,但是由于一些传统的教育的观念并没有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而改善,所以在一些地方还是呈现教育落后的现象。还有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是变好了,但是相对的学校的基础教育环境改善还是不大,还远远不能和城市的教学环境做比较[2]。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所呈现的主要问题有几点。

1.师资力量依旧匮乏,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脚步

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可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目前农村的教师力量还是偏低,薪资待遇一直上不去,远远不能达到城市教育教学的师生配比,很多老师还是一人身兼数职,甚至在一些农村的寄宿学校里,教师除了管学习还要管生活,很多的任教老师都是一些老教师,虽然教学时间长,但是教育观念落后,已经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教育新理念,而那些刚刚走出师范院校大门的青年教师往往不能接受农村教师的待遇,所以不愿意到农村去,也导致一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技巧,不能带入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来。造成了目前农村的实际教育理念、教育技巧和城市的教育理念、教育技巧相比有很大落后,影响到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执行,更是会影响到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些师资方面的问题是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只能靠社会和国家共同努力来缓解,只有改善了农村的师资力量问题,将新的教育理念带入当前的教育工作中,才会令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根本性的改善。

2.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到新的科技知识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硬件环境总的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相对城市的教学硬件还是差得很远,一些农村学校有了实验室、图书馆、操场。但是实验室里只有一些玻璃试管和酒精灯;图书馆里只有少量的图书,而且所涉及知识面和知识点都很落后;操场有了,可是学生只能用来跑步,基本没有其他的训练设备;还有教师们基本都为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可是整个学校却没有相应配到的其他办公设备。对于教育硬件的更新一些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这些更新的硬件设施是否真正地跟得上时代发展,也没有正真地从促进学生学习生活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这些教育设施的改变提升了学校的教育环境,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没有什么质的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并不能对学生接受新的科学技能和科技知识有什么具体的改善。

3.整体的教育氛围不够,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将教育放在首位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环境影响,虽然国家一直再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能改变命运”然而在实际的现况中,一些农村还是没有将教育放在第一位,部分农村现阶段的重要工作还是发展经济建设,认为只要经济建设上去了,教育环境就能上去了,认为加强经济的振兴才是扭转农村面貌的根本办法,但是却忽略了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是一昧地将目光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却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会导致后续的发展乏力,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甚至还有一些农村家长还是觉得让孩子学会挣钱才是正道,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家长鼓励孩子读书,但是不满意农村的教育现状,花钱让孩子去城市读书或者去一些民办的私立学校读书,这样更导致了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困难,因为学生人数少,更得不到相对应的政策扶持,这种现状也大大地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发展。

三、微课程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前文说过微课程的建设是项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式,结合当地的优势,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团队协作的方式才能够完成的。而目前相对于农村的义务教育环境来说,按照固定微课程的建设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的。要想将微课程的教育手段带入到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活动里,就走一条适合农村,能够起到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起到均衡发展目标的全新的建设方法上[3]。

1.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

微课程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从优秀的自身资源方面做文章,作为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然环境保持得要比城市好,在人文方面能够保持较淳朴的风土人情,相比大城市的嘈杂环境和高速度的生活环境,这些更能有利用价值。可以将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地方优势展现到微课程的建设构建部分,发挥其人文的优势,自然风光的优势,使其形成特色。另外,由于都是采用的身边熟悉的环境,更容易将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情境中,更快速地融入微课程的内容里,有利于学生通过微课程掌握其中的知识。还有可以通过这类带有地方特色的微课程作品在网络上的共享过程中,让更多人开始了解目前农村的现状,了解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进而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的困难所在,想办法群策群力地为提升农村教育想办法做贡献,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带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设计结合当前情况的课程内容

微课程吸引学生展开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要对微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对微课程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学习。作为微课程的在建设,其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在课程的本身内容的构建上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然而就当前的条件来说,作为在农村教学环境里开展的微课程的内容设计,不能和城市的微课程编排走同一路线,最有效的还是结合身边的特色环境。将课程内知识点的内容与身边经常出现的事情相结合,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对微课程所呈现的场景有熟悉的感觉,从而产生兴趣,进而学习其中所教授的知识,将对知识的掌握融入日常的生活里,这样既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更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部分的了解和应用。还可以让其他地方的人了解到农村的生活劳动的情景,加强对农村的关注,从关注的角度来逐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地缩短农村与城市间教育方面的差距,进而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

3.用科技的手段,改善目前的教育状况

微课程的建设,要利用到许多的高科技,还有一些相关的环节,也需要一些先进技术的支持,在目前的农村环境下还是比较难以办到的。但是可以简化一些手段,不使用较为高端的摄影器材,只是用手机来拍摄,视频剪辑编辑部分也可用手机的软件来完成,虽然这样制作出的视频课程的质量或许不是很好,但是也能达到其所需要的目的,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给学生带来微课程的教育体验,让学生们可以接收到知识,还有一个层面的意义是通过共享网络平台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科技技术方面和硬件水平上的实际状况,了解到农村教育遇到的困境,伸出援手来帮助农村的科技振兴和教育振兴,还可以在教授学生利用微课程学习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先进科技的作用,从根本上转化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对与科学技术的重视,了解到知识力量的强大作用。从自身的角度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4]。

4.调动群众的力量,在微课程建设的同时推动农村教育

在农村,部分觉得教育就是教育工作的事情,做农民自己和教育能联系起来的就是家里有需要上学的孩子,其他的和自己无关,也帮不上什么忙,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也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遇到的普遍现象。而通过微课程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将这种状况加以改善。微课程的制作本不是一两个人单独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有效的团队来给予支持,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达成目的。然而在农村找不到相应的科技团队来支撑微课程的建设,只能依靠老师以及家长和一些社会力量的帮助。家长可以负责微视频的拍摄工作,老师负责内容的编排设计,以及知识点融入,部分的学生和社会力量可以作为拍摄内容进行参与,这样也可以通过团队的形式完成微课程的制作,还有一些学校的微视频制作,是由学校牵头,家长和教师作为拍摄的主体,是在校长的带领下来完成对于微课程的拍摄和最终剪辑的,并且上传到了网络。虽然简陋了些但也能达到效果。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微课程建设本身,更重要的是让这个团队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里了解到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所在,认识到通过自己出的那份力也能给教育工作带来帮助,从而改变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再觉得教育工作与自身有很大的距离感,可以从自身看到教育工作是和自身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进而逐步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从根本上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结语

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建设是彻底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脚步还是迟缓了些,只靠地方政府的扶持是不能改变其根本状况的,需要教育部门通过自身做出一些有效的改善,通过对微课程的建设以及使用,可以看到可以在提升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能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或许这将是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

猜你喜欢
环境农村课程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