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022-12-07 00:24孙雪萍
中文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培育医学营养

孙雪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当前人们对营养和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重视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培育显得十分关键且必要。当前,《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已经发布,在这些文件中也对如何实现居民营养保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可以说,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出色落实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也为百姓实现健康、营养饮食提供了支撑。而且这些文件的发布,也意味着我国开始关注百姓的健康和营养,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重视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育显得十分关键且必要[1-3]。结合社会现状来说,当前百姓对健康、营养有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在这种情况下,为充分契合百姓的需求,实现出色的医学营养人才培养,也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在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培育上,其核心的目的是立足国民对健康营养的需求出发,从医学视角进行营养专业人才的培育,促使人才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营养知识,同时也具备突出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充分领悟医学营养专业的核心知识,在进行人才培育上,不仅要求人才能够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同时还应该具备出色的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临床营养等专业知识认知。通过专业人才的培育,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出色的营养指导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进行卫生保健、配餐以及烹饪指导,从而实现一批有较为出色专业素养的营养管理人才培育。为此,重视对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的优化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实习教学现状

从现状来说,当前随着百姓对健康营养需求的不断提升,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也纷纷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的设置。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说,医学营养专业本身是医学边缘学科,该学科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实现营养专业人才的培育。

从现状来说,随着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的设置,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医学营养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上,无论是从整体的课程规划和设置,还是从课程教学体系规划上,也都经过了很多的优化和变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当前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在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置上也逐步步入到完善发展阶段。对于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培育来说,当前也有不少专家学者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综合评估来说,我们认为,对于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规划来说,要充分立足实践出发,基于就业为核心导向,在进行专业人才培育上,不仅要求人才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强化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上,要实现理论和实践并重。在进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上,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此,这也就对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依据以及课程设置内容规划

在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充分迎合当前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实现专业的医学营养人才培育。结合现状来说,高职院校在医学营养专业课程的规划上,其核心的依据以及对应的课程内容规划如下。

1.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据

在进行课程设置上,对于医学营养专业而言,其是充分结合《高等职业学校医学营养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来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在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落地上,立足基础知识教学出发,充分关注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医学营养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对医学营养认知的开展。

为此在进行课程的规划上,立足以上的依据出发,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布局上,主要进行了营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烹饪营养学、药膳食疗学、运动营养学、临床营养学等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的规划。通过这些课程教学,促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拥有较为出色的专业技能。在进行课程的规划上,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布局上,还结合学生就业方向需求进行了与之对应的选修课程规划,基于此促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选修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

2.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内容规划

通过对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汇总和分析,发现在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规划上,其包含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限选课及任选课五大模块。在每个模块中都会涉及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4]。

二、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课程实习教学的现状

从目前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对理论知识教学有较高的关注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较少会涉及实习教学的内容。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虽然医学营养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当前在进行该专业人才的培育上,还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入探索。但是从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来说,其是为了更好契合当前百姓对医学营养知识学习需求,强调在进行人才培育上,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较为出色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真正立足不同人的健康和营养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必要的营养健康指导。但是从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显然在进行人才的培育上,难以达成这个目标。可以说,高职院校在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培育上,对实习教学工作较为忽视。

1.在学生教育上缺乏明确的社会需求指引

医学营养专业是营养学范畴的一个分支。对于整个营养学科而言,其涉及较多的知识和内容。而且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营养行业有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其和医学专业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催生了医学营养专业。可以说,医学营养专业的诞生源于人们对医学营养知识的需求。所以在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培育上,要充分考虑到医学以及营养两个领域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相应教学内容的规划,合理地进行教学方式的筛选,并要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但是结合现状来说,当前社会对医学营养人才的需求虽然越来越高,但是对人才需求缺乏清晰的目标设定。这也就导致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育上,难以真正立足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开展针对性的学生实习教学。

而且从学生的就业方向来说,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在完成高职院校阶段的知识学习后,其更多是从事营养指导和健康服务相关的工作。由于当前一些医院本身在进行人才引入上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导致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真正进入到医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培育上,缺乏清晰的社会需求目标导向,在进行人才培育上,难以真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教学支撑。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医学营养知识,但是其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不清晰、不明朗,致使学生很少有参与实习实践的机会,很多学生对该专业的知识学习也失去了兴趣[5-6]。

2.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力量支撑

当前,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多人对健康营养有更高的需求,以及营养理念的日益普及,在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营养舆论。由于不同人有不同的认知理解,所以不同人对营养也有不同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人们对营养产生错误的认知。而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所培育的人才往往要求人才必须对营养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但从实践情况来看,由于舆论的影响,以及当前医学营养专业本身是一个新专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力量支撑,导致很多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受到社会上一些言论观点的影响,难免会对医学营养知识理解产生偏差。加上学生缺乏有效的实习机会,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即便是完成了高职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依然不到位,存在偏差。

目前,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在师资力量建设上,缺乏高职称的优秀教师人才,更多是由讲师或是助教来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的教学。由于这部分教师本身自身资历有限,在医学营养知识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加上他们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生教育上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更难以为学生提供出色的实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更好培养。

三、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方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职院校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育来说,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所以在进行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教育上,要尽可能推动当前教学模式和教育机制的改革,加大实习教学的占比,尽可能为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习机会。通过丰富实习机会的提供,促使医学营养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大量的实习或是实践,夯实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效果。

1.引入优秀师资,深化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为实习教学奠定基础

在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教育上,高职院校要立足医学营养专业的教育教学需求出发,引入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优秀师资的引入,为学生提供更出色的教育资源支持,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扎实进行医学营养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后续更好引导学生参与实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上,要引入更多优秀的高级教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医学营养专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进行清晰就业目标的规划。基于此,促使学生能够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更好地实现专业优秀人才的培育。在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后,方可有充足的理论支撑,确保其在后续的实习中取得较为出色的实习效果。

2.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

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培养综合型、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这同时也是确立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理念的依据[7-8]。本校医学营养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课程设置也以此为导向,重点培养的是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非服务于学科建设的学术型人才,他们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些技能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职业素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专项能力等,其中专项能力中又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实验技能操作能力等。为了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具体的专业能力,本校开设了很多配套课程,包括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烹饪营养学、药膳食疗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学业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之后的工作岗位。

结语

总之,高职类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着重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操作、重点突出学科特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营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培育医学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医学的进步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