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探微

2022-12-07 00:24张贝宁
中文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流行语译者语言

张贝宁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引言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是近年来一个新型的翻译领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末以来,网络流行语翻译的研究、实践和理论发展蔚然成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作为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应的翻译研究几乎屈指可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流行语的可译性和幽默信息的补偿,从目的论理论角度或顺应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为切入点,探究中国网络流行语与字幕翻译的结合,总结这种结合的必要性与优缺点[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语的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流行语广泛使用在校园、餐厅、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而年轻人则是现代社会流行语的主要受众,不仅绞尽脑汁创造新词,反过来,这些独特的流行语又增加了他们交流的兴趣,无一不显示出年轻人旺盛的创造力。他们敢于挑战传统,善于打破常规,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创造了大量新的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的来源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网络成为了跻身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即网络语言诞生了,而在网络语言中使用次数频繁且点击量较高的网络用语便成了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社交话题,无论是热点时事还是冷门话题都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如同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民众对社会活动的认识不断增强,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可以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正是民众参与政治生活和关注社会热点的具体表现。网络流行语不是来自互联网,而是来自现实社会,并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也就是说,互联网只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载体,但网络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流行以及使用,实际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

二、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目前,相关研究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网络流行语是青少年在聊天室聊天时,由网络语言构成的“键盘语言”。(郑丹娘,2011)也就是说,网络流行语属于网络语言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口语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时经常使用的时髦、活泼和新鲜的词汇。网络流行语是指因现实社会事件而在网络上同时产生的热词,这些流行语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互联网上的时尚,热度很高,但并不持久。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主动传播,被大多数网民认可和使用的流行语,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容忽视。网民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因此,匿名的网络空间无疑为年轻网民提供了空间。同时,由于青年受过高等教育,了解英语和计算机语言,因此网络流行语一旦形成,就会迅速在互联网传播开来[3]。

三、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

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现实生活,是根据网络交流的特殊需要而创造、演变和发展的。一般来说,网络语言将语言的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语言结构简洁,语言风格幽默,但同时语言使用存在不规范、粗俗的问题。

1.语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任何语言的进步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语言系统达到传承之上。毋庸置疑,网络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大部分网络流行语的构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及书面语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读者通常没有阅读困难。而创新是网络流行语的一个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现有词语的可变性,创造新的词语和话语,二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网络流行语在出现之初就广泛传播,其语言的呈现往往带给读者或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即使是人们熟悉的词汇或短语,其本义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另外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包括英文缩写、外来词、方言、同音异义词和同音异形词等,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胆量[4]。

2.语言结构的经济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传递手段。网络流行语的简化正式了满足网络传播的需要。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网络流行语必须简洁简单,便于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网民普遍使用各种拼音输入法,在现有输入法的功能范围内,对部分汉语拼音、汉语词汇、英文字母、词汇或句子进行转换,形成拼音缩略语、英文缩写、同音异义词、数字编码,甚至错别字等。此外,网友更倾向于使用短句、省略句,有时甚至用表情包取代语言。在句型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经济性。例如,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使用短句而非长句或复杂句,省略句也屡见不鲜。这些无不体现网络语言简洁精炼的特点[5]。

3.语言风格的幽默性

人们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会受到各种压力的影响。为了缓解身体的不适与心理的郁闷,不少人选择选择网络这一途径宣泄。各种文字与符号是网上交流的媒介,特点是活泼、动感、新奇、夸张、俏皮,与网友们追求幽默的表达效果,力求放松身心的需求不谋而合。网民通常根据网络交流的特殊环境挑选词汇,使用生动的谐音字或者使用键盘符号组成表达情感的图像。幽默使得网络流行语更具感染力与吸引力,这是网络流行语的另一个特征。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流行语的更新迭代更加频繁,他们创造了许多活泼反叛的网络语言,营造出幽默的语言效果[6]。

4.语言使用的不规范与庸俗化

网络流行语为了实现快速传播,大量使用字母、缩略语或者用数字、符号代替,有时甚至用错误的字符或其他不规范的符号来表达其意义。汉字、英文、数字、符号和图形混合使用,使得网络流行语变得不合语法,尤其对于尚处于汉语学习阶段青少年来说,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负面影响。网络流行语词条更新频繁,虽然部分现有的词语不断消亡,这些流行语在热度消退后就慢慢不再使用;同时大量新的网络流行语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补充丰富每年的流行语词汇表,因此总的来说,网络流行语总量急剧增加。这就造成了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也必然存在不规范的使用问题。在经济大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环境中,新媒体内容碎片化、信息获取速度快等优点满足了人们现下的阅读需要,日渐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的诞生之地,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热衷讨论的议题[7]。

四、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色及翻译原则,有利于促进中外民间交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及时顺应语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初良龙,2017)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要充分体现灵活应变的原则,根据流行语的不同来源,采取不同译法。比如,对于来源于近期热点社会事件的流行语,宜保留其娱乐性,选用简明易懂、易于传播的词汇;而对于来源小说或者影视作品的流行语,考虑到这部分小说基本上都是畅销小说,严肃文学较少,而影视作品也多为商业类型的作品,比较少有专业性和学科性较强的词汇。因此,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紧贴当下流行趋势和热点社会事件,在翻译过程中亦可倾向于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作为典型的应用型文本,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具有明确的预期目的与功能,应体现本地化、幽默化、潮流化这三个翻译策略。

1.本地化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需要充分关注原语与目标语所属的不同文化系统,对于文化差异要给予充分尊重,着力于适度的翻译本地化,既要摆脱原语的干扰与负迁移,又要避免误译文化信息而导致文化冲突。以情景剧《生活大爆炸》为例,其中出现的一句台词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就被翻译为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猫和老鼠”,有效强化了原影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再次演绎。虽然与原文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采用了意义相近,中国观众相对熟悉的内容进行替换,帮助中国观众理解原语的内核,因此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过程中可以为不同文化间的联系提供渠道和桥梁,为交流与互动提供帮助。

2.潮流化

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集中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余义勇,2010)网络流行语往往与热点新闻事件紧密联系,在当年具有非常高的流行度,其流行不仅体现在网络上,也体现在传统纸质媒体上。网络流行语往往形象生动,这使得表达极具视觉化,让人初看忍俊不禁。译者在翻译相关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把内容与当下的流行文化相结合,给予目标观众一种新颖潮流的体验。既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又使目标语读者通过一种简洁生动的方式接收其中的信息,同时表现目标语的生动鲜活。

3.幽默化

人们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会选择使用一些幽默的网络流行语。译者从这一需求出发,力求表现网络流行语的幽默感来吸引更多的网民与流量。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网络流行语,增加了作品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在情景剧《生活大爆炸》中,译者将其中一句台词意译为中国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生动,节奏感强,体现了中国北方人直接豪爽的性格,东北方言出现在许多文化节目和影视作品中,全国观众都耳熟能详,印象深刻,并被这种方言独特的口音和节奏所吸引。观众从诸多小品里都寻到东北方言的影子,其中最有名的有赵本山、小沈阳等人的作品。这些语言节目与电视作品中出现的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句子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开来,便成了网络流行语。观众看到这句字幕翻译,不由得就会想起小品里的搞笑段子。情景剧与东北方言的结合,瞬间拉近了观众与情景喜剧剧中人物的距离。

五、网络流行语在翻译中的优势与不足

网络流行语进入翻译作品并无问题,一部外国作品中出现本土网络流行语的身影,观众会觉得很有新鲜感,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同时,作品中出现网络流行语也会引起广泛讨论,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但为了取悦观众,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就背离了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初衷[8]。

1.优势

译者在翻译作品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使作品紧跟时代潮流,用本土网络流行语代替原语文化,不仅不会失去原作的幽默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在目标语文化中的接受度。当观众听到或看到网络流行语出现在外国的作品中时,自然会感到亲切,这些翻译都符合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口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网络流行语,不仅不会使翻译作品显得粗俗,反而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又不失原语作品的幽默效果。电影和电视本身就是以娱乐为目的,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因为流行词汇的使用增强了这些作品的现代性和娱乐性。

2.不足

译者使用当下中国的网络流行语,一方面,可以进行语言创新;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在针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滥用网络流行语会适得其反,使电影呈现低级趣味的倾向。语言的发展决定了语言处在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中,因此网络流行语只会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很快就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所取代。网络流行语对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人们宣泄情绪,有助于疏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影响人们的日常交际,不利于养成运用规范汉语的习惯。粗俗、低级趣味的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果翻译作品中频繁出现低俗的网络流行语,不仅会给观众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有可能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网络流行语翻译标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常常出现多种版本,翻译效果差异很大,导致一些翻译可能让人啼笑皆非,更让目的语观众感到难以理解。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翻译无法达到传递有效信息和传播原语文化的目的。

结语

网络流行语的幽默性和娱乐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不必严格遵守“忠实”“对等”等翻译标准。要根据原文本的文本类型和特点,选择适合的翻译标准并遵循其原则。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译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体现了外来作品与当前中国网络流行语相结合的趋势。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与中国当前的流行语相结合,但也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娱乐搞笑都可以,但以嘲笑他人为目的只能适得其反。一般来说,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以沟通的目的为基础,以准确的信息传递为标准,目的语读者或观众接受翻译版本为合理版本。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准确桥当地把握,考验着译者的翻译水平和专业素养,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慎之又慎,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受众,还要着眼长远。网络流行语不应为了幽默的效果而呈现出低级的庸俗倾向。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译者语言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巧借 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