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群众文化的措施路径探讨

2022-12-07 00:24
中文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站群众活动

李 艳

(临沭县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67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各个地区都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比如,广场舞、全民阅读等,但是这些活动仅限于城区,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未得到普及。所以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文化馆更需要结合多种手段,创建多元文化活动,保证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一、群众文化

1.群众文化内涵

经济、文化、政治三者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也是人民的精神产品和活动。群众文化内涵十分广泛,其具有的人文韵味更浓厚,还无法更准确地定义文化。群众文化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其包括更丰富的文化含义。基于物质角度分析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因素比较多,如文化、自然等,在这些过程中是群众文化创建的主要项目,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但是群众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人民群众也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对象,在整个活动中,进行文化素养、文化水平的提升十分必要,都能为各种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条件。

2.群众文化特点

群众文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广泛的影响范围,群众文化不仅深入到每个家庭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内也能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第二,群众文化内容也十分丰富,能结合人们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参与,也可以邀请其他的同志参与进去。第三,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会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具备的灵活性更高,不会产生硬性条件,能对所有的群众要求综合考虑。第四,群众文化不仅具备包容性,也展现了一定的传承性特点,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1]。

二、群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了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丰富,需要加大力度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一定计划进行先进公民的积极培养,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全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能积极参与进去,实现文化和谐生活的有效构建,在人民群众得到传统文化影响下,也能体会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确保为现代和谐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条件,也能促使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在改革开放建设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开始增加了与经济建设相关的政策,群众需要有效分析经济发展机遇,但是还有部分相关部门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近几年,各界都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且人民群众生活更丰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充分得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有利于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质的增强。

3.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中华文化历史久远,且人民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在现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群众文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十分丰富,会为现代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较强的推动力,在文化作用积极发挥的情况下,也将为经济事业的稳定进步提供强大保障[2]。

三、群众文化现状

第一,缺少专项文化活动经费,还无法促使群众文化工作的常态化发展。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影响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配套基础设施的缺乏,一些地区因为缺乏资金投入,资金拨付问题严重,导致基层地区的文化建设趋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使基层的群众文化管理工作比较困难,无法提升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利于总体效果的良好获取。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因为群众文化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基层人员缺乏专业精神,且专业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少,部分上级领导人员对培训工作不重视,也未构建符合的学习平台,从而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实现经验沟通和交流,不利于自身能力的增强,导致群众文化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逐渐降低,甚至还有一些地区的文化管理部门因为人力资源的缺乏被迫和其他部门合并,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3]。

四、群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的实施路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人们的精神保障。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各族人民相互团结,共同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为中华民族的壮大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能给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群众文化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贯穿于我国整个历史中。为了促使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递,保证全民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增强我国的整体文化潜力,在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条件下,也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丰富。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升,人们不仅仅要满足温饱需求,还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条件,能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欣赏、自我表演以及自我教育等,能促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也能使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被人们喜爱和接受。因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出丰富群众文化实施的主要路径十分重要。

1.纳入社会力量

在文化活动积极开展过程中,如果仅仅依赖群众的单方力量还无法保证效果的良好发挥,还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使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文化活动中,能为人民群众主动进行文知识的宣传。比如,将草根文化作为榜样,指导群众深入生活,共同创建多元化活动。如增加广场舞比赛、唱歌比赛、拔河比赛等,保证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从目前的文化工作分析,一些工作人员有些工作不认真,也有人无私做了很多贡献。所以,文化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中,增强认识,保证在文化建设期间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也能使群众在活动参与中增强积极性,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保证全民素质的有效提升。

2.进行民众的思想素质教育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讲座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活动质量的重视。如进行环保、法律等方面的讲座,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使人民群众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掌握和了解,使人民群众具备较高的防范意识,确保群众文化内涵更丰富,以促使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在新时期建设背景下,为了促使群众文化更丰富,不能只停留在文化方面,还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予以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锻炼等,保证人民群众都能向着常态化方向进步,确保服务工作得到多元化和正规化发展[4]。

3.以人文本理念的融合

在群众文化实际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十分重要。期间,工作人员要予以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水平的思考,保证提供的文化服务不同。例如,结合中老年人的活动范围,能决定社区内的活动。为了能满足多种文化建设需求,可以组织群众参与到剪纸、戏曲、书法等活动,也可以增加篮球、跳绳等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集体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大力度打造图书馆、少年宫等,为青少年的精神活动创建主要阵地,这样不仅能使群众文化逐渐丰富,也能构建更充足的文化活动,这些都有利于政府部门积极作用的发挥和实现。还需要为居民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结合群众的发展需求展开“电影下乡”活动,且文化馆内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积极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

4.对文化宣传内容进行创新

在为群众创建文化活动中,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十分重要,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优化,能确保其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满足人民的活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对文化宣传内容进行创新,也能使群众文化活动的设立更科学、更合理,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确保创建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更健康。并且,还需要打造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利用广播、新媒体的方式进行知识宣传,在群众文化宣传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将保证群众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5.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书法比赛等。也可以将传统戏剧、剪纸、中国服装等文化作为主题,利用丰富的形式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魅力。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结合群众的实际发展需要,促使文化专员、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确保在有效指导下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多为民众思考,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大的贡献。

6.实现配套设施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为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工作卫生服务工作等投入更多资金,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是我国的精神文化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无法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一些高要求的专业用地较少,且多存在落后的现象。虽然在市级和县级地区为群众的健身场所做出了相关的规划和建设,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相关部门还未给群众的活动场所予以科学规划,未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缺乏相关设施,相关部门重视度不够。所以说,针对农村地区的群众,特别是没有享受到与城市群众对等文化资源的区域,更需要加强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7.基层文化站作用的发挥

通过基层文化站作用的发挥,能促使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且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增强。文化站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部门,是促使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沟通的主要载体,不仅要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还要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强大保障。在新时期发展下,需要基层文化站积极发挥作用,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重要条件。实际执行期间,要在以下几方面完善。第一,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文化建设工作具备长期性、系统性特点,能为群众传递先进的政策方针,给群众更多喜悦。文化站要保证顺利发展,需要各项工作的积极融合,通过强大的资金支持将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第二,增加专业人才。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群众中去,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充分掌握,遵循为群众服务的原则,构建文化平台,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群众文化的宣传。第三,促使文化站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如图书馆、演奏室等,能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文化站也可以创建不同的文化活动,指导人们参与到活动中,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

8.现代媒体平台的充分发挥

在群众文化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为文化站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且通过现代媒体平台优势的使用,为群众打造具有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在实际执行期间,要在以下几方面完善。第一,对每个基层的情况详细掌握,加深对文化含义的分析,特别是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都能为群众文化工作的稳定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也能为文化站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指导,打造先进文化品牌,以保证文化活动获得较强的感染力。第二,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比如,使用抖音、微信等平台对特色文化进行宣传,实现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结合,这样群众不能在其中给予自我定位,也能对区域内的文化产生共情。不仅如此,为了使群众文化在精神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为群众提供良好服务,相关部门还需要为文化站设定合理指标,能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开展独特的文化活动,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9.增强群众文化凝聚力

为了促使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开展,要增强群众文化的凝聚力。其目的是保证基层文化工作的稳定开展,构建和谐社会,使群众获得精神保障。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力,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文化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其经济发展也不断进步,且当地群众也会获得更多是收益。所以要保证群众文化工作的稳定实施,需要增强群众文化凝聚力。具体执行期间,第一,为群众提供优秀产品,打造高质量服务。文化站在期间需充分发挥职责,为群众打造高质量服务,在长期活动下能使群众感受文化,逐渐受到文化的熏陶,也能使群众的不良行为逐渐改善。第二,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中先进人才的培养。通过先进人才的培养,能对文化站的人员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在整体上增强人才队伍凝聚力,确保为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新时代发展下,群众也开始呈现多元化模式发展,所以人才的作用较高,为了应对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问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群众文化的工作技巧,也促使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实施。第三,积极和民间文化团队相互合作。民间文化团体工作非常灵活,将其作为平台能使民间艺术家和群众积极沟通、共同进步。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创建群众文化活动,需要调查分析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逐渐深入到群众中去,利用多种手段使群众文化含义、形式和内容更丰富,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力量,保证文化工作素养的提升,展现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以保证为我国的文化进步提供强大保障。

猜你喜欢
文化站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