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力行 描绘新时期统计发展蓝图 击楫勇进 统计现代化改革开拓创新
——访上海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民

2022-12-08 03:05朱民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朱民工作

记者:朱局长,您好! 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对统计工作来说也是重要的变革之年,对您来说,经历了从发展改革委到统计战线的工作转变,相信您对2021 年一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朱民:接触统计工作,对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但在全国“十四五”统计现代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我认为2021 年对统计事业来说也是机遇。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 《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一年来,上海市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统计改革创新,落实统计督察整改任务,强化统计监测分析,提升统计整体质量,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十四五”新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作为、展现了新气象,统计事业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

记者:我理解您提到的“新”并不是一蹴而就、横空出世,“新”是春华秋实,是厚积薄发。

朱民:你说得很对。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来时路”,更要走好”脚下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立足的新起点、奋进的新动力。2021 年,我们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统计现代化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对接国家战略,重点区域统计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推动统计数字化转型,优化数据生产服务的新方式;我们还开展了统计质量季活动,丰富了基层统计质量工作的新抓手。

记者:能否请您就以上任一方面给我们详细地解读一下?

朱民:为完成好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对接国家战略,开展重点区域统计工作方面,我们在浦东新区探索开展混业经营统计调查和金融业统计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统计监测工作,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报表制度,正式启用长三角数据共享平台;制定并实施 《上海非行政区区域统计工作方案》,并在虹桥商务区开展试点;持续深化临港新片区统计体系建设,提高临港新片区主要经济指标测算频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五个新城”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测算工作机制。

记者:听了您的解读,我对“新”又有了新的理解——“新”是突破,体现的是勇气和担当。

朱民:我想补充一下,我们统计工作的“新”是建立在坚守之上的——只有坚持依法统计,严守统计数据真实性的“一方净土”,我们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成果才真正有意义。在学法、守法、普法和执法这条路上,我们每个统计人都应该是坚定的践行者和捍卫者。我想,这种坚守,可能更需要勇气和担当。

记者:您说的太精彩了。的确,统计数据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法治是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统计法治建设还要持续深入推进。请您就普法宣传方面,和我们分享一下上海经验。

朱民:“普法”顾名思义就是要普及统计法,这听起来是一个“面”的工作,但我认为这实际应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对不同人群的法制宣传应该各有侧重点。

比如今年年初,上海市举办了“推进依法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国家统计局毛有丰副局长作了专题报告,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十个方面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进行了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加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方面的警示教育。这个培训面向的是各区分管领导、各区统计局局长等;又比如,我去年在市委党校为局级干部培训班作依法治统报告的时候,重点强调了统计部门不仅是业务部门,更是政治部门,统计事业始终应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

对内面向统计干部,我们强化统计法治系统培训,共组织6 期全市统计系统防惩统计造假和统计法律法规学习专题培训班,还编印了相关学习材料42 万本;对外面向普通民众,我们借助统计开放日主题活动,同时策划了多个系列专题,在官网官微上与民众互动。我们的“上海统计”微信公众号全年推送文章152 篇,其中不乏关于统计执法、普法的专题内容,关注用户数突破3 万,点击数逾45 万人次,是我们统计对外宣传的主要网络阵地。

记者:良好的统计生态环境下一定能孕育出丰硕的统计成果。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您传达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陈群副市长对统计工作的批示,领导的批示充分肯定了2021 年全市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朱民:去年一年,我们在统计数据生产、统计分析、统计监测等方面确实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广大统计工作者上下同心、砥砺奋斗的结果。以专报、要情为例,2021 年全年我们共向市领导报送了224 篇,其中获得市领导批示113篇次。全年,我们深入推进大调研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局领导带头,共走访企业941 家,形成了大量有内容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为各级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为本市“稳增长”工作提供前瞻性的决策依据。今年一季度,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大走访”工作要求,继续加强统计部门“跨前一步”主动服务意识,采用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倾听重点企业诉求,解决基层在统计方面的“急难愁盼”。

记者:成绩来之不易。春节刚过,各部门已经井然有序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看来朱局长您一定是提前就对2022 年的统计工作有了安排和部署吧。

朱民:我们在年前已经印发2022 年全市统计重点工作安排,主要聚焦高位推进改革强统、创新推进数字助统、重点推进服务兴统、系统推进依法治统、全面加强系统内部管理五大领域,包含了10 个板块,共64 项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牵头人与责任部门,把抓重点工作与抓队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激励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担当作为。国家统一部署的工作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探索试点的工作要力争实现创新突破。结合去年年底的上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上海“新赛道”布局,积极抢占数字经济赛道,抓紧部署绿色低碳赛道。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到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实体经济。通过深入开展终端带动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强化“终端带动”效应,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前瞻研判,是我们在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中的探索。数字化员工是挖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统计工作中应用场景的有益尝试。我们以打造统计数字化员工为抓手,优化统计工作业务流程,进一步减轻基层统计机构和调查对象负担,提升统计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动统计工作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促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变革。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探索第三方支付数据在消费中的应用,探索建立微观数据实验室,进一步做好“七人普”后续数据开发利用工作,利用大数据开展超人口数据评估工作,建立全国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等。

记者:通过今天对您的采访,让同为统计人的我深感自豪,深受鼓舞,统计工作大有可为。

朱民:新形势提出新任务,新格局催生新思路。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数据质量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汲取党史力量,胸怀时代大写意,绘好统计工笔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锚定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耕统计沃土,致广大而尽精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朱民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IMF副总裁朱民即将卸任 继任者正在确定
IMF副总裁朱民将于7月底卸任
IMF副总裁朱民将于7月底卸任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