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备战中考 出华章六步三法

2022-12-09 02:37陈楠于颖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语句范式审题

陈楠 于颖

编者按:2022年,我们全新推出“本刊策划”栏目,旨在推介学校、名师作文教学的先进经验、成功案例及优秀成果。有基地,有名师,有主题,有解读,有方法,有指导,有佳作,有点评。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作文写作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作文向来堪称语文的“半壁江山”,然而面对中考这样一个极大的“阵仗”,很多学生却是一头雾水。于是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躺平”,反正也写不好,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不拖后腿就行;即使拖后腿,也干着急,没办法,索性由它去吧。一种是绞尽脑汁,铤而走险,“背”作文,考场上见了文题,生搬硬套,投机取巧,只要“蒙混”过关就偷着乐,混不过去就当“点儿背”。

其实,凡此种种,都不是作文的应有常态,甚至与真正的写作背道而驰。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是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形成写作动力,进而体验到写作的美好与快乐。

在近一段时间的写作教学中,我尝试了“六步三法”式作文教学,效果颇好,这里小作赘述。

完成一篇习作,通常需要“六步”:一是审题,明确方向;二是立意,确定主题;三是选材,充实内容;四是组合,搭建框架;五是加工,雕琢润色;六是修改,完善提升。

1.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决定作文的方向。审题准确,就能把握大方向,否则只会言不及义,甚至南辕北辙,偏题、跑题的现象会导致作文前功尽弃。审题这一步相当于制定标准,大局一定要掌控好。

2.立意。立意是文章的魂,决定作文的水准。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作文的立意要经过精心构思,以某种的独特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如果是板块式作文结构,就要形成系列,以搭建起素材与文题之间的桥梁,确保材料与文题的浑然一体,避免文与题的貌合神离,杜绝出现文与题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

3.选材。材料是作文的血肉,决定作文的档次。材料的选择必须依托于立意,服务于立意,而且要把握 “喜新厌旧”的原则,而且一定是最熟悉、最能灵活驾驭的。选择材料时,一要学会用眼——选择身边的人和事,不好高骛远;二要学会用心——选择有意义、有价值、有意蕴的材料,不粗俗空泛。

4.組合。组合是搭建作文的筋骨,决定作文的框架。材料的先后次序需要考虑,材料的详略处理需要斟酌,文章的呈现方式需要筛选。比如,是按部就班写成传统的形式,还是采用小标题、板块式、题记式、书信式等新颖一些的模式?如果是叙事,在记叙的顺序上是否采用倒叙或插叙?点睛式的语句放在材料中的什么位置?总之,要根据内容主题合理安排,尽量避免随心所欲的材料堆砌。保证中心主题的突出,作文结构的严谨。

5.润色。润色是增辉的法宝,决定作文的风范。有人说,写作如同造屋,立意是创意风格,内容是建筑材料,结构是外观框架,那么润色就是精美装修,有了语言上的精心打磨,作文就会摇曳多姿。

6.修改。修改是提升的后盾,决定作文的成色。俗语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4000字,改动却达90 多处。

修改可从“文”和“义”两方面入手,大到中心主题是否正确和明确,材料是否翔实和丰富,内容是否切合中心;小到字词、标点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是否恰当;纵观全文,有没有突出重点,是否平分笔墨而缺乏详略处理,等等。通过诵读、推敲、求助等多种方式,对症下药,习作的面貌定会焕然一新。

在实践“六步”的过程中巧妙落实“三法” ——包装 + 化妆 + 盛装。

1.包装。所谓包装”,就是要给作文一个范式。写作虽是个性的张扬,但确实也需要一个范式。如果把写作的素材比作饮品,那么这个范式可以看作是杯具,不同的饮品需用不同的杯具盛饮,韵味和情趣才能相得益彰。这个范式可以是模仿的,可以是自创的。作文的立意与素材不同,采用的范式也应该各具风骨。怎样搭建范式模板,写好评价性和感受性语句是关键。有了评价与感受,作文就有了魂,中心主题明确,有了桥,文题内容一致,也有了骨,结构框架严谨。评价和感受性语句可以用同一形式,演绎不同内容,也可以用不同形式演绎同一内容。评价与感受的模式推陈出新,作文的容颜也会随之亮丽起来。

(1)模仿文本,巧作修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有这样的评价,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主要从三个身份入手,加了修饰性词语,不仅总结了全文,而且升华了主题。

(2)运用修辞,增其文韵。如《玄奘之路·乱世孤旅》解说词: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3)引用经典,丰富内涵。“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文学艺术的长河烟波浩渺。经典文字,可以浸润到写作的每寸空间。

写真情,我们可以这样写:

时光总像“林花谢了春红”,脚步“太匆匆”,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里有“荡胸生曾云”的旷达,有“潇潇雨歇”的怅惋,有“长太息以掩涕兮”的悲悯,也有“悠悠我心”的真情。

写友情,我们可以这样写: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多少真诚的友谊,因诗词而长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激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真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温暖;“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告慰;向古今伟大的友谊致敬,让阳光照进生活。

(4)打造格式,增強气势。写好评价与感受要有一个格式,同一话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格式,不同话题也可以采用同一格式。

如以“青春”为话题:

示例一:

青春是生命的乐章,欢乐是高音,悲伤是低音,拼搏奋斗是乐章的主旋律。

示例二:

拼搏是青春的利剑,开创了多少辉煌的明天!

勤奋是青春的法宝,成就了多少美丽的梦想!

执着是青春的画笔,描绘了多少缤纷的未来!

写作时根据内容主题的表达需要,采用适合的语言形式,为文章铸魂。

评价感受性语句的打造,可以凭借自己的语言功底精心自创,也可以仿拟经典,模仿再创。写好评价性语句,或放段首用于总领,或放段尾用于收束,可以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了这样的语句,文章就有了“开路先锋”和“坚强后盾”。如果在不同的素材前后加上相同模式的评价感受性语句,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明了,整齐悦目。

2.化妆。如果说“包装”是在外围上的宏观调控,那么“化妆”则是在内容上的微观雕琢,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使其具有文学的韵味、语言的魅力。

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完成语句的“化妆”。

(1)放缓节奏,细处慢说。如付依卫同学的作文《你的名字印在我的心里》中,有这样的文字:

冬季的校园好像是进入了梦乡。飘落的雪花为它盖上了一层棉被。有时风淘气地掠过雪面,卷起一层层雪浪,路过一个楼角就会顺势盘旋升空而去。没有学生时,操场是一位沉静温婉的女子,而只要学生冲进她的怀抱,这里立即变成了战场——有的几个人一起把另一个人摁到地雪里,在雪里滚作一团;有的两个人拿着雪团互相瞄准,雪团同时出手;有的正一个人揪着另一个人,将雪团塞进脖领子里;有的则像造雪机似的,顺势扬起一堆雪阻碍对方的视线。最后学生们踩着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带着快乐回到班级。

冬季校园的动静对比,景致的素洁,人物的鲜活,在娓娓道来中展现了校园生活的勃勃生机。

(2)旁征博引,他石攻玉。如《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羡慕我的同桌李华,他成绩平平,可是说起父母却眉飞色舞;我更羡慕那些从书里知道的大师和他们的孩子。鲁迅让他的儿子周海婴“完全的解放”,“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拂逆他的喜爱”。梁启超对他的女儿说“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补考通知书给父亲看,父亲只看一眼就还给儿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些小孩受了信任与激励,后来都有了出息。妈妈,你可知道我羡慕他们?

小作者引述三则名家教育子女的实例,拓展了思维空间,恰当地表达了渴求妈妈理解的强烈愿望。

(3)展开联想,大胆铺陈。

高岗有了草庐,好像广阔的湖面飘过一片风帆,辽远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草庐有了主人,好像小小的石洞飞来神仙,浅浅的溪水藏卧蛟龙。

通过相似联想,草庐的灵性以及草庐主人的卓尔不凡就鲜明地表达出来了。

(4)细腻描摹,全力渲染。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细腻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提供了广阔的背景,烘托了人物的孤独, 衬托了人物内心的迷茫。

3.盛装。“盛装”就是在选材方面场面够大,选材充足,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选好素材永远是写作的硬道理。可以跨越时空,向历史要素材。历史的天空,繁星闪烁,豪气纵横,可圈可点的史事和人物俯仰皆是,是素材的宝库。可以审视社会,向生活要素材。社会生活是个万花筒,绚丽缤纷,多姿多彩,是素材的海洋。

优秀的作文并不是水中月,镜中花,它就在身边,就在手中,就在心里。带一束寻觅的目光上路,携一颗善感的心出发,眼中有世界,心中有招法,笔下可生花。

写作迷茫时,不妨试试“六步三法”。

猜你喜欢
语句范式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重点:语句衔接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三招”学会审题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