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真的有水

2022-12-09 07:41陈海波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板状硬壳祝融

陈海波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南部。一个星期后,“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在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此前,有人认为乌托邦平原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这也正是天问一号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之一。那么,这里真的曾经是海洋吗?

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數据1480GB。科学家对这些第一手数据开展研究,收获颇丰。

“祝融号”在着陆区巡视探测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岩石——板状硬壳岩石。板状硬壳岩石是在地下水涌溢过程中,由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岩化形成。科学家推测,板状硬壳岩石富含水硅或含水硫酸盐矿物。

进一步的研究支持了这种推测。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分析,科学家在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了含水矿物,而且,推测出了水活动的大概时间范围——距今10亿年的火星亚马逊纪晚期。

同时,结合相机影像和“祝融号”移动车辙等信息,科学家发现着陆区的土壤具有较高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表示,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除了发现水活动,科学家还利用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与地表侵蚀程度的关系、近火空间环境中离子与中性粒子分布情况,以及火星重力场等方面获得了一批科学成果。

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第一手科学数据。未来,我们将揭晓更多关于火星的秘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09月20日/图 雨田)

猜你喜欢
板状硬壳祝融
板状刚玉骨料气孔结构及性能分析
“祝融”落火——惊心动魄的9分钟
“祝融号”火星大冒险
“祝融号”冒险日记
祝融胜共工
奇奇小笨丛林历险(六) 夜幕下的“迷魂阵”
硬壳层软基特性综述
乌龟
上覆硬壳层的淤泥堆场极限承载力计算
矿用硬质合金WC晶粒均匀性及板状形貌异常长大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