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2022-12-12 11:14刘超王照昱
医学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症候高脂血症血脂

刘超,王照昱

(西安市高陵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1,脑病科2,陕西 西安 712000)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中老年常见内分泌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严重威胁中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1]。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多与饮食、运动、肥胖、酗酒等生活习惯有关[2],因此当以调整生活方式及降脂药物干预为主要治疗方案。但基于个体差异等因素,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治疗方式,而西药因长期使用后不良反应较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4]。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中西医结合为该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属“痰浊”“瘀血”范畴,其病理基础主要为“痰瘀互结”,可以化痰逐瘀汤等“活血祛瘀、清化痰浊”之方施治,效果确切[5,6]。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化痰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西安市高陵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2 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1 例;年龄43~67 岁,平均年龄(59.68±4.52)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13±1.46)年;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6 例,冠心病7 例,糖尿病3 例。观察组男16 例,女12 例;年龄44~68 岁,平均年龄(59.71±4.49)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22±1.51)年;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5例,冠心病8 例,糖尿病3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7]中高脂血症诊断标准;②原发性高脂血症;③入组2 周内未接受调脂药治疗。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半年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有重大手术史的患者;④由药物等因素引起的高脂血症;⑤合并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生活干预及基础疾病对症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辛伐他汀片(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10,规格:10 mg/片)口服,始服剂量5 mg/d,后视病情增加,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每晚睡前服用,疗程1 个月。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化痰逐淤汤治疗,组方:法半夏9 g、陈皮9 g、丹参10 g、红花10 g、茯苓10 g、山楂10 g、桃仁10 g、川芎10 g、柴胡5 g、枳壳6 g、甘草6 g,1 剂/d,和水煎服,100 ml/次,2 次/d,疗程1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8]:显效为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下降超过70%,TC水平下降超过20%,TG 下降超过40%;有效为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下降超过30%,TC 下降幅度在10%~20%,TG 下降幅度在20%~40%;无效为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9]:按无、轻、中、重进行评定,主症(肥胖、弦晕、胸闷、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心前区刺痛)记0、2、4、6 分,次症(头痛、心悸、失眠、心烦不安、舌胖、笞滑腻、脉弦滑或沉淫)记0、1、2、3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以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TC、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液粘度、FIB、D-D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而痰浊淤血为标[10]。脾胃失健,可致清升浊降乖乱,痰浊内生;肾脏失司,则蒸腾气化无权,津液停聚,灼津成痰,以上痰浊日久化淤,痰淤内阻,可进一步影响血液的运行输布,而血行不畅亦可致瘀,痰瘀互结以致脉络痹阻而发病[11,12]。因此,当以健脾祛痰、化痰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本研究中所用化痰逐淤汤是由血府逐淤汤加减而成,其组方中法半夏素有燥湿化痰、健益胃脾之效,可祛胸中痰涎,尤善化脏腑之淤[13];方中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属治痰之良药,与法半夏配伍应用可强化其祛湿化痰之功[14],此二者共为“君”药;红花善通利血脉,有活血、调血之用;桃仁祛淤力强,善治淤血阻滞诸证,此二者相须为用[15],同为“臣”药;此外,丹参能祛淤生新;川芎善行气,可助君药活血祛淤;茯苓有健脾之效;柴胡则可疏肝解郁,与枳壳同用,一升一降,可调理气机[16];山楂可通行气血、行气散淤,以上药材同为“佐”药;最后配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集燥湿化痰、活血通脉、行气祛瘀于一体,标本兼顾,可促使“气、血、水”三者均通畅条达,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化痰逐淤汤方案可获得更高疗效。同时,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化痰逐淤汤可进一步改善高脂血症症状,促使患者体征恢复。在血脂调控方面,两组治疗后TG、TC、LDL-C 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TC、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化痰逐淤汤方案的调脂效果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分析认为,化痰逐淤汤配伍严谨,化痰同时亦可祛瘀、调理气机,标本兼顾,对痰瘀互结证具有良好疗效。据文献指出[18],血脂异常可增加血管内壁的附着量,造成血管内壁损伤。因此,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是降低其心血管不良风险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液粘度、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化痰逐淤汤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其凝血状态,有助于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恢复。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化痰逐瘀汤的应用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化痰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确切,其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安全可行。

猜你喜欢
症候高脂血症血脂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你了解“血脂”吗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