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牛羊检疫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2022-12-13 04:55马晓东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牛羊检疫养殖场

文│马晓东(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畜牧兽医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牛羊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畜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但是,在牛羊养殖过程中,暴发出来的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多且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无疑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难题。做好牛羊的检疫工作,既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又发展了畜牧业经济,保障了牛羊畜产品的安全。目前,对于基层牛羊检疫监管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广大的养殖人员去学习与总结,才能更好地发展养殖业。笔者从基层的牛羊检疫工作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对策,希望对广大养殖人员有一定的帮助,提高牛羊的养殖水平和畜牧业的经济,保障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牛羊检疫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力度薄弱。由于当地各项工作发展缓慢,监管人员对于检疫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未能及时完成工作,工作质量未得到保障,一旦养殖场暴发疫情,养殖人员对疫情掌控不到位,很容易导致疫病大规模的传播,造成养殖场的重大经济损失。牛羊的检疫相关工作未得到政府的重视,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敷衍了事,没有真正落实自己的工作,养殖户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找到问题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导致事态发展严重。

2.监管人员队伍较单一。由于当地的牛羊大多为放牧模式,养殖住户较散,牛羊随意采食,不能确保饲粮的安全性,分布范围较广,但是监管人员数量有限,所以监管人员的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且监管不到位。监管工作人员往往兼顾多项工作,对于养殖场牛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到位。检疫监管工作人员往往都是当地的牧户,缺乏专业的防疫知识和技术水平,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

3.检疫监管执法力度较轻。基层的牛羊检疫监管工作难度较大、养殖人员素质水平较低,经常存在不配合检疫工作,工作人员大部分选择大事化了,往往造成疫情潜藏,导致病原微生物在适宜的时机下突发疫情。有时也因为检疫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疏忽,缓报疫情,疫情控制不到位,造成养殖场较大的损失。

4.检疫制度不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养殖工作实行同期发情,同期配种,需要引进质量较高的种公牛及种公羊。但是,由于牛羊检疫监管制度不完善,相关养殖人员没有进行报备,导致对种公牛及种公羊没有进行相关的检疫工作,有时会携带病原微生物危害牛群和羊群。在牛羊的运输过程中,检疫部门没有设置专用的消毒场所,容易导致跨区传染,养殖场没有固定的疫病监测场所,监测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导致疫病的监测不到位。

5.检疫设备缺乏。无专业的疫病检测仪器,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对于病情严重的牛羊无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随意进行处理,导致疫病潜藏甚至散播疫情。专业的检疫设备投入资金较大,养殖场缺乏固定的资金来源,不愿意花费多余的资金进行投入。

6.规模化养殖防疫不到位。规模化的养殖管理难度较大,一旦暴发疫情,控制疫情的难度将比散养的难度较大,规模化的养殖需要更专业的养殖人员,设备、人才、养殖等都是一笔较大的投资,若处理不当,养殖防疫工作的难度将会增大,也会增加更多的损失。规模化的养殖对于防疫的投资比较大,一些养殖户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一般简化防疫措施,不注重牛羊的防疫,导致牛羊的生活环境容易滋生病原,引发养殖场的疫情暴发。

7.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牛羊屠宰场的检疫设备不健全,检疫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仅靠经验来判断。屠宰场的监督体系不完善,基层的检疫工作人员无正确的认识,屠宰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正规的检疫程序,无法及时发现牛羊肉的肉质问题,导致患病牛羊的畜产品流入市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潜在的威胁。

二、 牛羊检疫监管的建议对策

1.加强检疫监管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对相关检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定期举行考核制度,加强工作人员对检疫知识的学习,提升检疫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通过人才政策引进专业人员,提高检疫部门的人员素质水平,扩大检疫部门人员力量,选择专业的人员强化牛羊检疫工作,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避免更大的损失。检疫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定期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让养殖人员了解更多的防疫制度和防疫措施,对养殖场进行奖惩制度,以此来监测检疫监管的工作完成度。

2.加强检疫设备的完善。相关政府应加强对养殖场检疫设备投资,对养殖场的检疫监管工作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并支持相应检疫工作的开展,牛羊病畜的无害化处理、牛羊检疫工作等都需要专业的大型设备,养殖场对于这种设备的配备一般都不作重视,只有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才会调动养殖人员配备这些专业设备的积极性。

3.规范牛羊检疫监管工作。首先应先加强相关部门对检疫工作人员的培养及引进,建立专门的检疫部门和规划检疫人员,建立健全检疫监管部门。对于外来引进牛羊品种,养殖工作人员应先上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及检疫,进行合格的检疫流程和归档,保证牛羊品种的安全引进。还应当定期让检疫人员检查养殖人员对牛羊疫病的防控,检查相关疫苗接种情况、养殖场的养殖环境、养殖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等。

4.加大宣传力度。相关的牛羊检疫部门应定期去基层去开展宣传学习工作,加强基层人员的防疫措施,提升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知识,帮助基层人员了解牛羊检疫监管的重要性及疫情控制的关键措施,从而提高牛羊检疫监管水平。由于基层防疫水平较低,存在逃避检疫的行为,可通过电视新闻、微信公众平台、海报等宣传方式进行宣讲,提高养殖人员的检疫意识。在宣讲检疫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普及法律法规的知识,让基层人员自觉执行检疫流程,让养殖业走向绿色发展。

5.做好规模化养殖的防疫。规模化的养殖一般养殖数量较大,养殖规模也较大,选址时应选择离居民区较远,光照、排水等条件都较为方便的地方进行。在疫情高发时期应做好牛羊的防疫措施,定期给牛羊接种疫苗,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工作,对养殖场进出的车辆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携带病原微生物。规模化养殖应将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区管理,工作区的疫病防控工作应更加严格,出入养殖环境的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6.完善屠宰检疫工作。制定合理的牛羊屠宰检疫标准,确保牛羊肉的食品安全保障,检疫人员应定期排查牛羊屠宰场检疫设备及程序,确保牛羊屠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检疫工作还应进行全程的监管,检疫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宣传牛羊检疫的鉴别方法,设立举报热线,政府和公众一起监督检疫工作,确保牛羊检疫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检疫工作更加标准。对于未按规定进行饲养或不能及时提供饲养记录的牛羊不得进行屠宰,进入屠宰场的牛羊应该具备完整的检疫合格证明和耳标,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屠宰。对于屠宰后的畜产品流通也需要进行落实,避免畜产品流通停滞,造成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和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7.规范牛羊产地检疫。相关部门应该对当地的养殖牛羊品种、数量、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调查和监督,对当地的养殖牛羊进行建档和归档,做到有迹可循。对于外来的引进品种,应先进行隔离饲养,检疫合格之后才可进行合群饲养,对于引进的产地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确保引进品种的安全性,一切都按相关部门的防疫制度来执行,加强牛羊的检疫工作,完善市场的牛羊产品供需,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高质量追求。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当地基层牛羊检疫监管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检疫人员、检疫制度尚未完善、基层养殖人员防疫意识较为薄弱、与检疫人员不配合等都会造成检疫工作开展的困难。基于以上种种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检疫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引进更多专业的检疫人员,在当地宣传防疫的重要性,完善检疫设备与工作,提升基础牛羊检疫监管工作的水平,保障牛羊畜产品的健康流通,提高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绿色高效发展畜牧业。

猜你喜欢
牛羊检疫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检验检疫学刊
牛羊各几头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