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影响林木生长的病虫害

2022-12-13 06:46张培军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枝干营林林木

张培军

(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黑龙江 穆棱 157513)

森林环境受到天气的影响,可以生长茂盛,也可能受到损坏,过于干旱或者过于湿润的气候都不利于林木生长,且会导致病虫害侵害林木,面对森林病虫害的发展形势,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

1 营林生产中的病虫害

1.1 森林虫害

1.1.1 虫害的概述

林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储备能量,如果有不良的环境或者外界的生物破坏,就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更甚至会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损失乃至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经过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教训总结,林木病虫害多数为寄生性,主要寄生在林木枝干,导致植株枯萎。在我国已被发现的害虫大概有2 400余种,可防治的仅仅400余种,在不同的森林土壤等环境下,会存在不同的病虫害[1]。

1.1.2 虫害的种类

病虫害从苗木移植初期开始寻找机会,有的是从苗木移植时就跟随而来,如果在栽种后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虫害措施,种下植株的同时也有隐藏的虫卵,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过于干旱或者潮湿的环境,给病虫害提供温床,使植株受到进一步侵害。比较常见的鞘翅目的天牛、吉丁虫、象甲;鳞翅目典型的透翅蛾;膜翅目的树蜂等。这些害虫从虫卵、幼虫、成虫各阶段对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果实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当自然灾害造成的风倒木变多时,这些害虫就大量寄生在此,等待时机攻击周围的林木甚至整片森林,因此要对森林进行定期巡检,及时清理有害苗木,修剪多余枝干,除此类人工干预外,还可以进行高空直升机药物喷洒来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详细的分类有根部害虫、干部害虫、枝梢害虫、叶部害虫、果实种子害虫。地老虎、金针虫大多栖居在土壤中,以刚发芽的种子和幼苗幼芽为食物,这些害虫主要依靠土壤类型和林木种类生存,地老虎就比较喜欢湿润的粘壤土;天牛见图1、吉丁虫、象甲都是比较常见的干部害虫,他们的虫卵、幼虫、蛹在树皮下或者树干的裂缝中生存;钻蛀害虫和刺吸害虫都是枝梢害虫的种类,他们蛀蚀苗木的枝梢对树木主干的生长危害极大,导致木材利用率降低,如严重枯死则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刺吸害虫则是以树木汁液为生,他们的传播导致林木枝叶萎缩枯黄,形成瘿瘤;叶部害虫的种类最多,毒蛾、尺蛾见图2、刺蛾等都是鳞翅目的害虫,据统计在我国松林中最大的害虫是松毛虫,叶部害虫顾名思义在林木的树叶上生存,随着适宜的环境他们的扩散和繁殖力极强,传播范围极广,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是,当叶部害虫将叶片侵蚀到一定程度后,干部害虫就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破坏行动;果实种子害虫的主要危害是导致收成变少,一些典型的鳞翅目卷蛾、麦蛾等,在果实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取食,使果实种子产量变低质量变差[2]。

1.1.3 虫害的研究

森林昆虫的研究从19世纪初开始,通过对森林昆虫的研究得到一些很重要的结论,我国从建国开始就设立了专门研究森林昆虫的机构,对森林昆虫进行分类并进行森林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在森林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森林害虫与其他物种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当某种生物物种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被打破,害虫就会有机可乘大量繁衍对森林林木进行破坏。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研究出了森林虫害的预测方法,例如物候法,通过对害虫的生长周期和相对环境变化进行分析,掌握时间周期推断其发生的时间或季节,像马尾松毛虫就是幼虫在桃花盛放的时节出现,根据这些推断就可以提早进行防治。积温法就是用积温公式计算害虫的成长温度到发育成虫的时间,通过对害虫生长周期的计算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时间他们将对林木产生危害,进而进行提早的干预。还有一种比较原始的方式,是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统计,在有可能发生虫害的时机,用灯光诱捕害虫,也可以对害虫的体态进行监测,因为有些害虫在幼虫时期是不具备危害性的,在其成虫时期才会对林木造成危害,所以观察害虫体态的变化分析其在什么时间周期变成成虫,根据时间对害虫进行治理[3]。

图1 天牛

图2 尺蛾

1.2 森林病害

1.2.1 病害的概述

森林病害在营林中对森林资源的危害不亚于森林虫害,大片森林被森林病害摧毁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很多参考资料中,都可以看到大家对板栗疫病的介绍,他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摧毁了五千多万亩的美国板栗林,使这个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在营林生产中几近消失。通过这个经验教训大家开始对森林病害产生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研究,德国人对森林病害的研究是比较早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通过对致病因素的分析,主要发现了病毒、细菌、真菌等类型,其中最多的致病害类型是真菌,大概要占到森林病害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几乎所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诱因都是真菌[4]。

1.2.2 病害的种类

根据对营林生产中病害种类的调查监测,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森林病害:最为常见的立枯病也叫作幼苗猝倒病,几乎可以算是苗圃中最大的病害威胁,不夸张的说所有苗圃都有感染的可能,它的病原主要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镰刀菌属(Fusarium)以及腐霉属(Pythium),它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宿主的范围比较广,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可以长期寄生在土壤中很难根治。典型的苗木出苗期,如果恰巧多雨或者灌溉过于频繁,加之苗床排水性不好,使土壤粘重,不能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就很大概率会发生立枯病了。在松树的幼苗阶段最易感染的就是松类疱锈病,它从针叶开始逐渐向枝干进行侵蚀,根据病菌种类的不同,枝干的症状表现大多为溃疡或梭形肿大,在春夏两季得病的皮层裂开,表现为黄色疮状物,当疮破后就产生很多黄色粉末,这就是病菌用来传播的孢子。五针松疱锈病在欧洲、北美以及亚洲东北部流行时,曾经造成过大量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毁灭,这无疑是营林工作中的灭顶之灾。我国东北地区的红松林也遭受过严重的损失,在美国南部湿地松和火炬松林还有一种梭形疱锈菌使幼苗枯死、生长不良。在各种针叶林、阔叶林中多发真菌引起的烂皮病,当病斑围绕枝干一圈后植株就会枯死。病菌通过枝干上细小的伤口侵入到枝干内部,进而在枝干上引发烂皮病斑,当拨开病皮时会发现扇形的菌丝。枯萎病也许是所有森林病害中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在发病初期白天植株会呈现萎蔫状态,到了晚上随着蒸腾作用的减少会有一些恢复,当病害加剧就会产生永久性枯萎。当维管束被真菌或者细菌感染后,水分不能从根部输送到枝叶,也可能病菌随之输送到枝叶直接造成枝叶枯死。在林木枯萎病中也有比较典型的一种榆荷兰病,在树的嫩梢和嫩枝开始萎蔫,而且会很快速度蔓延到大的枝干,整株会在大概一到两年死亡,通过对病株进行分析,发现外层年轮会有很多黑点,呈圆圈状排列,在国外有很多植株死亡的案例,不过在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我国也一直对此项病菌进行重点检疫和监测。在营林生产中还有一种病害是比较常见危害也较小的,仅仅是叶片生长会受到影响,导致树木落叶或者枝叶生长量变小,这是叶斑病的主要病症。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人工落叶松林里普遍存在着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在每年六月病菌对针叶开始侵蚀,叶片上会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斑点直到红褐色斑块,到了八月的中下旬开始有大量病叶掉落,虽然正常的落叶也会在秋季发生,不过病害的落叶数量更多时间更提前,即使进入冬季第二年的春季病害依然会对新叶进行侵害,此类病菌主要由风雨夹带传播蔓延速度极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喷洒化学药剂[5]。

在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中主要是温度过低、干旱、涝、盐碱或者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另外环境的污染也逐渐成为森林病害的元凶,随着工业化发展的加快,大型工厂的排放对空气、水的影响逐渐变大[6]。

2 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多年来我国对营林生产中林木病虫害多秉承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治措施主要在苗圃、经济林、防护林或者庭院绿化植物中,天然林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面积大、地形复杂很难做到高效的防治[7]。

2.1 提高苗木质量从源头做起

在林场中苗木受到病虫害侵蚀的程度首先要取决于苗木自身的抵抗力,在营林过程当中,有效利用营林技术、提高营林水平,可以大大提高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混合种植,将对病虫害抵御能力强的树种跟较弱的树种混合种植,既能提高种植的多样性又可以让病虫害相互克制。很多成功的案例表明,将落叶松和阔叶松混合种植可以降低落叶松感染落叶病的概率,也有将根瘤菌树种和无根瘤菌树种混合种植,这样可以发挥树木各自的性能,调整各自的生长状态[8]。

2.2 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在林业营林的过程中,主张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这样可以降低化学制剂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给林木生长创造相对良好的基础生长环境,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制剂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还会对树木生长环境和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适时合理有针对性的施肥,配合人工除草除虫,形成一套高质量的管理体系,使营林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带来高收益[9]。

2.3 将受害植株隔离,保护未受病林木

在常规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因为病虫害的感染扩散能力极强,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就会很快对大片林木产生危害。在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立即设置隔离装置,将未受害林木保护起来,同时对易受害植株采取有效的消杀手段,否则那些迁徙或者繁殖能力强的病虫就会以迅速的蔓延到整片森林中[10]。

2.4 建立生态保护屏障

可以利用天敌的互相克制方式,比如放养一些可以捕食害虫的鸟类或者昆虫,但要有针对性否则这些鸟类昆虫过度繁殖也将对林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加大宣传力度,让林木营林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工作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名优秀的护林员,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么重要。为了可以让林业营林工作进一步发展,也应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相关技术的学习,对林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对,提出高质高效的营林发展规划。

3 进一步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

立足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必不可少,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必然是要一以贯之的,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也要有新的应对方法,制度要可以长效常态化贯彻下去。结合林业营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有详细的应对预案,让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全身心参与到其中从而提高林业营林效果。

4 结语

林业营林生产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生态循环带来的良好环境显而易见,因此要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探索和研究,进而改变营林方式、丰富病虫害防治工作手段。采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保护森林资源,使林业营林生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枝干营林林木
何 芳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