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12-16 05:07朱振峰周竞奋
婚育与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朱振峰 周竞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对象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10月,共选择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为各40例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实施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比常规组低,健康宣教知识掌握评分和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便于减轻其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运用。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生活质量;个体化健康教育;负性情绪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acute leukemia nur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quality of life

ZHU Zhenfeng, ZHOU Jingfe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acute leukemia nursing and its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Methods: The subjec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were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April 2020 to October 2021.A total of 8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of 4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ventiona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routine nursing.Based on this,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rried out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and evaluated and analyzed th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mastery,depression score,anxiety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and conducted a comparison.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scores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mast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acute leukemia nurs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patient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of health knowledge,reducing their negative mood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and facilit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Key Words】Acute leukemia; Quality of life;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Negative emotion

急性白血病屬于凝血系统障碍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化学、病毒侵害以及电离辐射等,上述因素均容易使骨髓造血细胞恶化和克隆,继而使造血发生异常。目前,在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中,治疗难度比较大,多数患者症状表现有贫血、发热以及出血等,实践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急性白血病的认知上还不是很高,因受疾病折磨,加上治疗难度大,故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各种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或者抑郁等,这些均容易使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受影响。有文献报道研究表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有效且合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认知度,缓解其心理压力,便于预后的好转[1]。本次试验在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选择了40例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了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该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显著较优,下面就具体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研究的病例对象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10月,共选择80例,纳入标准:①均满足《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南》中关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在标准[2],资料齐全,能正常沟通和焦虑,无精神病史;②患者和其家属均在知情下在同意书上签字,自愿配合。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力衰竭、免疫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内分泌系统疾病、急性感染以及贫血患者;②处于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③有精神障碍和严重认知障碍者;④缺失齐全的资料者;⑤中途由于自身因素退出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为各40例的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3.23±2.31)岁,病程2~4d,平均病程(3.29±1.11)d,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以上29例;常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3.21±2.34)岁,病程2~4d,平均病程(3.31±1.13)d,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以上30例。通过分析,实验组与常规组在男女比例、平均病程、平均年龄以及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结果有比较性。

1.2 方法

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按照医嘱用药,监测其生命体征,常规宣教等。实验组在该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操作如下:(1)入院时,热情接待,保持微笑,且穿戴整洁,基于患者家族史、家庭情况、工作单位以及文化程度等情况的了解,全面掌握患者基本情况。(2)以开展讲座、一对一宣教、播放宣教视频、制作宣传手册等不同形式实施健康宣教,讲解内容包含有疾病发生机制、诱发因素、临床症状表现、不良反应、治疗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等,保持耐心的态度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患者和其家屬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3)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予以有效疏导,介绍预后良好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在治疗护理期间,医务人员不可嬉笑和喧哗,不可随便讨论关于治疗方面的话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吸氧。嘱咐患者以清淡饮食,确保营养摄入充足,根据其饮食习惯和治疗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采取少食多餐原则。此外,加强生活宣教,每天以淡盐水漱口,防止口腔感染,嘱咐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

1.3 观察指标

以本院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认知度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实施调查分析,评价分值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越高。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实施评价分析,焦虑评价分界值为50分,抑郁评价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低,说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也就越轻[3]。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即GQOLI-74)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实施评价,该量表包含74个项目,共有20个因子,即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所得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也就越好[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负性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通过软件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各指标(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比常规组高,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低,二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关于白血病的原因尚无明确的定论,比较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离辐射。X射线和Y射线等电离辐射都能引起白血病,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接受原子弹爆炸或者X线诊断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显著提升,且发病率的高低和年龄、放射剂量以及时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化学因素。抗肿瘤药物(比如烷化剂)、苯等都能引发白血病,同时吸烟和染发也可能和白血病的发生相关,尤其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病毒和遗传因素。研究表示,T淋巴细胞病毒可经母婴垂直传播,或者经性接触或者血制品输注等传播。若家族中有白血病史,则其发生率相对于其他人群而言要高出3倍。除此之外,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疾病、淋巴瘤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疾病最后也可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该病的症状表现以骨关节疼痛、发热以及出血等为主,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胸骨压痛、肝脾肿大等,由于大部分伴基础代谢疾病,因此,治疗难度比较大。急性白血病发生时,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不断繁殖,储积于骨髓中,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浸润重要脏器。由于急性白血病所需治疗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还比较浅显,故很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继而影响疗效和预后[5]。有学者表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基于其文化程度,开展讲座、一对一宣教、播放宣教视频、制作宣传手册等不同形式实施健康宣教,同时加强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6]。本次研究表示,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常规组优(P<0.05)。

综上可知,在急性白血病的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运用。

参考文献

[1] 余韵韵,刘永华.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75-178.

[2] 周娟霞,蔡瑞娜,张丽平,等.健康促进模式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癌症进展,2021,19(5):530-532,536.

[3] 任卫兰,谭美仲,区准珠.赋能式健康教育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J].健康必读,2021,22(6):172-173.

[4] 刘天,吴秋琳.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措施结合持续营养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营养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1):3958-3961.

[5] 邢双双,顾则娟,蒋秀美,等.医护人员对急性白血病护理质量评价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9): 3056-3060.

[6] 汪茜.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护理对患者自我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2):94-96.

猜你喜欢
急性白血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