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终极代表
——塞尚的画面构成

2022-12-19 11:34李海涛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艺术品鉴 2022年32期
关键词:塞尚静物物体

李海涛(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在贡布里希的艺术史书籍《艺术的故事》中,曾经说过塞尚是个难题。这句话我们非常容易理解,但同时却又非常难以解释,因为这个难不仅仅难在绘画本身,我认为其背后相关的思想的复杂性、关联性都难以厘清。然而塞尚作为一个艺术大家,被很多后来的批评家、画家所崇拜、研究、模仿。但是当大家在介绍塞尚的时候却显得如此小心、谨慎。我也并不知道是否是大家不想说,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形容,但确实塞尚对于我一个学习绘画经历尚浅,特别是进入美院后才正式体系化、正规化地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不敢说能够去分析塞尚,但是我希望能用所学习的知识去解释他以及他的画面。

一、错综复杂的艺术

(一)西方历史发展脉络

纵观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可以得到一条很清晰的脉络,从古希腊的艺术的敬慕,到罗马的崇高,到中世纪镶嵌画、哥特式玻璃拼贴画带给人们的神性,到文艺复兴对万事万物的研究,再到学院派、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印象派……到了塞尚。

(二)为何?何为?如何?

在这些绘画发展的路途中,我们似乎遇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问题:譬如写实如希腊罗马雕塑、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绘画,他们所临摹或者创造出来的东西是真的写实吗?还是基于创作者对绘画一瞬间的感受,加上自己理念化的东西对其加以改造,那这样的写实是否能够是真的写实,抑或者自己理念化,甚至情感化的东西,与客观事物真实的联系是什么样子的?印象派的色彩在光影的影响下,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物体在光线下颜色的交相辉映,这相比于写实主义绘画,在画面中我们能看到真实的光线带来的色彩,但是物体的形状、体积、空间乃至物体的本身的颜色在光的影响之下也已经分崩离析,印象派画家记录的是看到在看到风景时那一瞬间激越的感受,但也为了记录画家仅仅存在一瞬间的感受,甚至不加修饰,或融入自己的思想、理念(不仅是我们绘画的理念,可能还包括对我们的一些相对浅层次潜意识的隔绝)。所以我们在观看时获得的画面信息也是一瞬间的,仅是纯粹的光线和色彩。画面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更多的是灵动吗?绚丽,但是长时间地观看下来却发现画面也是凌乱的、松散的(画面结构的松散与凌乱,并非之印象派所刻画物体本身)。那对于塞尚而言,什么样的绘画属于真实的呢?究竟什么样的颜色是真实的颜色,什么样的造型属于真实的造型,什么样的画面结构属于稳定永恒的画面结构?

二、塞尚的画面结构

(一)三角形构图

毕达哥拉斯与塞尚艺术理念:首先我们先引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看法,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数学,美学属于数学的理论体系,希腊古典雕塑的敬慕稳定正是在于他们对于三角形结构稳定的研究与发掘,对于人体理想比例的美的研究,也是利用了黄金分割的方法,数学问题也许是美学家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当我们看到塞尚的许多静物画构图时,我们似乎看到,在塞尚的画面中,不仅仅是画面大框架以三角形构图为主,每个局部的组合,局部里面的局部组合,甚至不同局部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用三角形框出来。在不同的三角形的框架中,虽然塞尚画面物体内容繁杂丰富,但是在稳定的链接下,一切物体似乎各得起所。正如塞尚的很多局部都可用三角形将其框出来,但是许多局部连接在一块的物体并不会单纯地用直线将其排列,而是会利用一条浅浅弧线将其串联,其弧线的弧度似乎在三角形的转折之处进行适当的预告,给我们的视觉变化留有余地,所以我们在欣赏塞尚许多静物作品的时候更多是随着物体的排列,缓慢而均匀的排列而感受,视觉刺激感极少。

虽然塞尚曾说“我要回归普桑式地均衡”,但是就以我们熟悉的《阿卡迪亚的牧人》为例子,普桑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元素都是三角形,能以直线的形式串联起来,所以普桑的画面更多是稳定,庄重。然而塞尚的曲线代替了三角直线的边界感,从而使画面中在庄重之余多与几分柔和。

(二)曲线运用

曲线的运用也是塞尚的画面的一个特点,比起塞尚的三角形构成元素,其曲线的特点带给人的感受难以言状,似乎显得神秘、深幽。安格尔的曲线将不同的物体连接起来,使画面较少棱角,安格尔认为,圆形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形状,因为圆形的边缘线既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它的趋势却始终不变,变与不变的相互结合使得画面在同时带有新古典主义的宁静与烂漫主义“s”“x”构图的动感中取得微妙的平衡。

(三)圆形运用

圆形我认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纯粹地使用圆会使画面显得轻浮,说法源自于我的个人感受。其更多地源自于我对达维特与安格尔绘画的直接比较,两者均有良好的造型基础,但是我个人更喜欢达维特的人物肖像,感觉更加厚重一些(厚重并不纯粹是画家对于人物体积感的塑造,更多是在画面视觉上带给人一种庄重、沉甸甸的心理暗示)。但是如果我们在原有的其他的几何形的基础上将边缘线和边缘角弧度化,或许是一个折中的选择。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现实的例子,我们手机App 的图标,早期智能手机的App 的图片都是正方形,而如今,我们App 的图标都变成正方形为主,四周角弧度化。我认为这种改变,背后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而塞尚的画面中似乎早早地暗示着这一趋势,由苹果组成的三角形,物体连接的弧度以及物体本身边缘的弧度,形成了弧线相连的三角形。

三、柏拉图对“写实”艺术的反思及康德理念与塞尚的真实

在谈论此问题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我们当今美术生中出现的一个思维现象。我们很多人对于绘画上“写实”和“真实”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区分,人们觉得写实即真实。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利用柏拉图的床与距离来解释,他认为神创造床的概念,然后工匠通过床的概念,制造出一个个具体表象的床。所以哪怕如客观实在的床,它与最真实的床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画家创造出来的床,又是客观实在的床的复制品,所以画家所创造出来的一件写实作品与最真实的床其实隔着两层界限(柏拉图原话是三层)。所以写实的作品是否是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物体,柏拉图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塞尚理解)何为真实?这里我想试图引用康德的思想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物质体概念,当人们在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表象的世界,由于我们作为人类的局限性,始终没办法去看到(了解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但是塞尚似乎想绘画出来我们视觉与物体之间的本质。即我们当看到这个物体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在解释这个问题的。

(一)塞尚人物的结构

塞尚的人物在于结构。当我们看到一个有颜色有体积有空间的事物的时候,它首先在我们的脑海里是有结构的,事物的明暗,颜色的变化,其实际是结构带来的变化(此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而是将整个画面中的所有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以此来结构剖析)。所以塞尚的画面体现出绘画的真实在于对结构把握,似乎结构是绘画的“物质体”,而且塞尚不但找出每个物体的结构,还用颜色直接去塑造画面的结构,因为颜色与体积从来就不是分开的两种概念。所以我们发现,哪怕是一大堆苹果的静物组合中,我们看到的苹果并不是理念的苹果,每一个苹果显得都如此有个性,如此于与众不同。这种不同来源于对于客观世界不同真实物象的客观把握,这种真实感带给人们的写实画的真实更加真切。同时塞尚对于细节的理解也不是纯粹的细节,而是对于画面结构的深入剖析,同时我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视觉联系”。“视觉联系”在于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如果把物体归纳为许许多多的结构线,可以发现塞尚的画面中,某些局部物体虽然受到物体本身形状的制约,中途断开,但是沿着结构线往两头延长,可以很惊奇地发现它能够贴合其他物体的边缘线和结构线。这种视觉上的结构串联感很好地保证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结构元素与其他结构元素相呼应的和谐。著名艺术评论家沈语冰在塞尚有关专题讲座上曾经说过,塞尚会在一张画中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一组事物,同时在每一组静物中,用最合适的视角刻画出来。我个人认为,塞尚的这种观察方法,可能其最终目的是表现出画面结构的和谐。

(二)格式塔心理学与塞尚画面研究

很多专家对于塞尚的绘画的解释显得格外小心谨慎。可能从绘画正面的角度来剖析塞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难题,但是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也许能够解释这一现象。格式塔心学研究的是我们视觉的感知元素,它的一个特点是在于发掘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美感来形成的一套美学视觉规律,正如当我们眼前看到的是8个大小相同,但是颜色分为黑与红的圆形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自觉将黑色的圆形分为一组,然后将红色的圆形分为一组。虽然是8个圆形,但是我们心理会将它们暗示成两组。或者是我们阅读书籍的习惯,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的时候,往往会从左往右看,从上往下看,所以当我们看一些影视剧的崩盘长镜头时,镜头中的人物如果是从左往右奔跑,我们会感受到顺畅,反之,我们却会有一种阻塞的感觉。塞尚可能发掘到背后的原理,在画面中,采用了视觉延伸的方法让画面带给人一种充分的稳定。

(三)塞尚对于边缘线的理解

当我们看到塞尚的边缘线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事物的边缘线并不是一条纯粹的曲线,而是断断续续的线条交错相连。按照塞尚的说法,当我们看待一个静物的时候,静物是有生命力的,是会呼吸的。我认为这里塞尚并不仅仅是在说明让我们去感受事物的特征,同时还强调我们人也是一个活着的个体,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投入视觉情感于物体中。事物会呼吸,不如说我们人会呼吸,当我们时时刻刻在呼吸,我们的视觉上的那个静物并不能绝对静止,所以我们观察到的事物也处于相对模糊的边缘线之内。所以当我们在观看塞尚的绘画的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观看,塞尚的不同线会随着我们观看时眼睛角度的细微移动,总有一条边缘线是处在相对合适的位置。所以塞尚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但在作画过程中通过笔触毫不保留地跟观众展现出自己的作画痕迹,同时通过维度角在一张画布上刻画一组静物,前面两者更多是体现了作者绘画的时间,然而边缘线的处理不仅是将作者绘画的时间展示在我们面前,同时也给我们观众的观看也保留时间,使原本记录一瞬间的画面感,变成与观众对话。如此便能解释塞尚的画面造型的真实性、画面的结构性。

(四)塞尚绘画与其他绘画名家的绘画对比

很多人都认为塞尚的绘画是现代绘画,但其实塞尚也比我们想象的古典,其中有新古典主义绘画代表大师大卫的油画,也有著名艺术家莱昂那多的同学桑德罗的蛋彩画,我们可以看到,比起我们熟知的印象派莫奈大色块分割画面不同,在塞尚的画中既可以看到传统的画家利用物体的堆叠将画面不同事物进行有效的串联,将画面的不同事物牢固地粘在一起(如图1),同时不同物体分割而出的三角形在增加了画面的疏密节奏感的同时,也保持了画面的稳定性。但很神奇的一点在于,塞尚的油画,不管是相较于之前的莫奈还是后面马蒂斯,其构图显得稳定而均衡。如果我们找两张塞尚的油画来分析,塞尚的构图确实又回去了,而且相较于之前的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构图,塞尚的构图细心经营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在图中可以发现,塞尚在的物体处于三角形框架之下,每个局部处处有着联系,这样的画面安排其实复杂程度已经远远地高于达维特和桑德罗(此处并不是说现代绘画的画家并没有画面经营构图,而是说现代画家的构图并没有结合那些古典美术理论,更多的是利用人们直觉的层面进行构图)。

(五)光影

图1 静物苹果篮子(来源:作者自绘)

塞尚的光影并非纯粹的交代光影:本文提过,塞尚要用色彩造型,这句话我们要怎么理解?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塞尚在绘制自己的油画时,他想用印象丰富的颜色的绘画手法,来填充自己的画面问题,但是我觉得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也许从绘画思路上,塞尚和印象派有着本质区别,但是跟传统的利用光影来表现物体的体积空间也并不一样。在我看来,莫奈要画的,更多是光通过物体反射出不同的颜色。所以莫奈在刻画的并不是单一的某个事物,而是在刻画不同环境下的光本身。而塞尚刻画的既不是物体的丰富的光线,也不是利用光表达物体的造型,塞尚关注的是物体本身的颜色,在光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属于它的颜色。例如水果的暗部,并非纯粹压重,而是在观察它的固有色,以及周围环境色的双叠加,即此时此刻物体是什么颜色。比起我们高清相机拍摄的照片,塞尚水果并没有那么整的光影,但是他笔下水果的分量感,却远远地超过相机拍摄的照片。所以塞尚的写实,其实比古典油画的写实也许从某些层面上更胜几筹。塞尚在艺术史上有着卓绝的地位,他的作品和理念影响了20 世纪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他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然后加之自己主观思想的概括,他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空前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作为当代艺术大家,更应该去解放思想,去思考何为?为何?如何?去发问,去思考。

猜你喜欢
塞尚静物物体
潘明达作品
静物写生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静物(节选)
怎样写静物
左拉“贬低”塞尚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