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

2022-12-20 04:12黄家辉
中国药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槲皮素

黄家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药剂科,福建 福州 350000)

白花蛇舌草属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干燥全草,为民间常用传统中药材,味苦、甘,性寒,其叶形如舌,花白色,又名蛇舌癀、羊须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湖南、云南等地[1-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含环烯醚萜类(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酸酐)、黄酮类(槲皮素、芦丁和山柰酚)、三萜类、有机酸类(阿魏酸、4 - 香豆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及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3-4]。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是化学模式识别常用的技术手段,具有直观、可视化的分类效果和高精度的预测性,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5]。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复杂,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广泛,但缺乏法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仅收载于各省的中药材炮制规范。虽已有文献报道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该药材中槲皮素、熊果酸、车叶草苷等多种成分的含量[6-8],但未报道不同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变化。为全面、整体监控白花蛇舌草整个生长阶段的质量,本研究中采用HPLC 法分析白花蛇舌草的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3 个生长阶段指纹图谱的差异,筛选差异标志物,并通过PCA 及OPLS-DA法分析白花蛇舌草的最佳采收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e2695 - 2998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沃特世公司),配有2998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AL105A 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精度为0.01 mg);Elmasonic P 型超声波清洗器(德国Elma公司,功率为350 W,频率为40 kHz);QYSW-20A型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

1.2 试药

对照品车叶草苷(批号为181117,含量≥98.0%),去乙酰车叶草酸酐(批号为190121,含量≥96.0%),山柰酚(批号为180928,含量≥98.0%),均购于成都瑞芬思科技有限公司;对照品4 - 香豆酸(批号为112037 -201801,含量以99.3%计),阿魏酸(批号为110773 -202015,含量以99.2%计),槲皮素(批号为100081 -202010,含量以 98.3% 计),芦丁(批号为 100080 -202012,含量以92.5%计),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2 批白花蛇舌草(编号为S1-S12)来源于安徽亳州皖北中药材种植基地,阴干,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黄叶方教授鉴定均为正品。采收时间与生长阶段见表1。

表1 12批白花蛇舌草采收时间与生长阶段Tab.1 Harvest time and growth stages of 12 batches of Hedyotis diffusa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9-11]

色谱柱:ShiseidoCapcellPakMGC Ⅱ-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 0.15%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0~19 min时6%A,19~35 min时6%A →10%A,35~42 min 时 10%A → 35%A,42~62 min 时35%A → 65%A);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38 nm(0~10 min 时去乙酰车叶草酸酐,19~35 min 时车叶草苷),306 nm(10~19 min 时 4 - 香豆酸),323 nm(35~42 min 时阿魏酸),369 nm(42~62 min 时槲皮素、芦丁及山柰酚);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2.2 溶液制备

分别取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酸酐、4-香豆酸、阿魏酸、槲皮素、芦丁、山柰酚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25.4,196.8,162.7,200.1,207.9,151.5,181.5 μg/ 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取粉碎过2 号筛的白花蛇舌草1.0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提取(功率为350 W,频率为40 kHz,温度为30 ℃)40 min,放冷至室温,再次称定质量,并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精密度试验:取白花蛇舌草(编号为S11)适量,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结果以11号峰车叶草苷为参照峰,17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17%~0.65%(n=6),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29%~1.02%(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白花蛇舌草(编号为S11)适量,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于室温下放置0,5,10,15,20,24,36 h时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以11号峰车叶草苷为参照峰,17 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28%~0.77%(n=7),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46%~1.83%(n=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36 h内稳定性良好。

重复性试验:取白花蛇舌草(编号为S11)适量,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6 份,按2.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以11号峰车叶草苷为参照峰,17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67%~1.23%(n=6),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89%~2.44%(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4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参照峰选定:取12批(编号为S1-S12)白花蛇舌草各适量,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色谱图中11 号峰车叶草苷的保留时间适中,峰面积最大且分离度好,故以车叶草苷为参照峰。

相似度评价: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分析12 批(编号为S1-S12)白花蛇舌草的色谱图。以S11为参照图谱,多点校正全峰匹配,12批白花蛇舌草HPLC 叠加指纹图谱见图1。标定了17个共有峰,以对照图谱为参照进行相似度计算,12批白花蛇舌草的相似度分别为 0.735,0.717,0.755,0.763,0.862,0.818,0.835,0.849,0.942,0.936,0.953,0.937,表明12 批白花蛇舌草在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3 个不同生长阶段间存在一定差异。

图1 12批白花蛇舌草高效液相色谱叠加指纹图谱Fig.1 HPLC superimposed fingerprint of 12 batches of Hedyotis diffusa

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12批(编号为S1-S12)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21%~1.83%,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为3.73%~39.18%,表明12 批白花蛇舌草共有峰的出峰时间相对稳定,峰面积相差较大,白花蛇舌草不同生长阶段间存在差异。

共有峰指认及相关分析:通过保留时间指认出7个色谱峰,分别为3 号峰去乙酰车叶草酸酐(保留时间7.896 min)、5 号峰4- 香豆酸(保留时间17.058 min)、11 号峰车叶草苷(保留时间32.288 min)、12 号峰阿魏酸(保留时间37.045 min)、15 号峰芦丁(保留时间45.187min)、16 号峰槲皮素(保留时间48.966 min)、17 号峰山柰酚(保留时间53.884 min)。详见图2。

图2 混合对照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s of mixed reference solution

2.5 PCA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导入17个共有指纹峰数据,采用因子分析项下PCA 分析12 批不同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的主成分,并生成因子得分系数(FACn)。将提取的3 个主成分(特征值 >1.0)通过权重系统组合,可得综合得分公式F=0.513f1+0.196f2+0.102f(3f代表3个主成分得分)。F值越高,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综合得分越高。由表2可知,白花蛇舌草3个生长阶段的综合质量排序为结果期>开花期>生长期。

表2 主成分因子得分系数及综合得分Tab.2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PCA

2.6 OPLS-DA

为快速识别出3 个不同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筛选出差异性成分,将17个共有指纹峰面积导入SIMCA 16.0 软件,对12 批白花蛇舌草进行OPLS-DA。结果见图3 和图4。为综合分析白花蛇舌草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提取3 个主成分,设置分类Y矩阵变量随机排列进行置换检验,结果见图5。模型解释率参数(R2)= 0.984 > 0.5,预测能力参数(Q2)=0.968 > 0.5,表明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较强;R2拟合直线和Q2拟合直线在Y坐标轴的截距分别为0.041 1 和-0.349 0,表明所建模型不存在过拟合现象。

图3 OPLS-DA荷载散点图Fig.3 Loading plot of OPLS - DA

图4 OPLS-DA VIP图Fig.4 VIP plot of OPLS - DA

图5 OPLS-DA模型置换检验图Fig.5 Permutation test of OPLS - DA

由图3 可知,OPLS - DA 模型中所有数据点均在95%置信区间内,表明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3个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同一生长阶段样品的相似度高。由图4可知,峰13、峰12、峰4、峰16、峰3、峰17 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均大于1,分别为2.02,1.64,1.23,1.19,1.08,1.01,即为差异标志物,这6 个化合物对结果权重的影响率大于50%。因此,引起不同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含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分别为峰13、峰12(阿魏酸)、峰4、峰16(槲皮素)、峰3(去乙酰车叶草酸酐)、峰17(山柰酚)。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优化

最佳检测波长选择:用DAD 对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酸酐、4 - 香豆酸、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对照品甲醇溶液的紫外- 可见光(200~400 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全波长扫描,得到最大波长分别为车叶草苷及去乙酰车叶草酸酐(λmax= 238 nm),4 - 香豆酸(λmax=306 nm),阿魏酸(λmax=323 nm),槲皮素、芦丁及山柰酚(λmax=369 nm),故选择分段变换波长检测法检测上述7种成分。

流动相选择:由于白花蛇舌草中7种化学成分的极性相差较大,本研究中选用不同流动相体系[乙腈-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乙腈-醋酸溶液(0.10%,0.15%,0.20%)]进行梯度洗脱,以优化色谱条件。结果表明,流动相体系为乙腈-醋酸溶液时对色谱峰峰形和保留时间均有明显影响。不加醋酸时,色谱峰出现不同程度拖尾;加入醋酸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色谱峰的对称性增加。考虑到色谱柱的耐酸范围,最终选择乙腈-0.15%醋酸溶液为流动相。

3.2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指纹图谱作为一种综合的可量化技术手段,能反映中药内在化学成分的多变量信息和数据,但目前所采用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缺乏多维立体性[12-13]。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迎合指纹图谱的整体性和模糊性要求,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所含成分进行分类,可对指纹图谱进行多维综合分析,实现数据的识别功能[14-15]。本研究中通过PCA 模型间接反映了不同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的综合质量;OPLS-DA 模型判别出白花蛇舌草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3 个生长阶段的指纹图谱,筛选出6 个差异标志物,并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出4 种成分,分别为3 号峰去乙酰车叶草酸酐、12 号峰阿魏酸、16号峰槲皮素、17号峰山柰酚。

3.3 方法评价

本研究中建立了3个生长阶段白花蛇舌草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出了17个共有指纹峰,经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确定最佳采收期为结果期,并筛选出6个差异标志物,可为完善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白花蛇舌草槲皮素
Yi Qi Jie Du Formula and Salinomyc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Mediat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tem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Apoptosis via CD44/Ras Signaling Pathway
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的抗癌机制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槲皮素与贯叶连翘提取物合用抗抑郁作用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