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两优713在泉州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21 05:42张远如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米质中稻泉州市

张远如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技术站,福建泉州 362000)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 ~22℃,常年雨量充沛、温暖湿润。耕地面积102 173 hm2,近几年每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基本在85 000 hm2左右,粮食产量在490 000 t 左右,适宜双季稻或单季稻种植,南安市、惠安县等2个县(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耕地的39.63%[1,2]。

泷两优713 是海南神农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科企合作以湖南正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两系不育系“泷S”为母本,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强恢复系“泉恢7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品种,2016—2018年参加海南神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绿色通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96136)[3]。泷两优713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33.7 d,生育期比对照丰两优4 号早熟1.0 d,2 a 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608.43 kg,有效穗数16.7 万,株高130.3 cm,穗长28.7 cm,每穗总粒数206.5 粒,结实率为81.3%,千粒重25.2 g。表现丰产稳定性好,群体整齐,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弹性好,穗大粒多,抽穗期耐热性强,米质达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13)标准二级。总结了2021年泷两优713 在泉州市德化县、永春县及南安市等地示范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 产量表现

2021年泷两优713 在泉州市3个县(市)进行示范种植,分别是德化县龙门滩镇苏洋村作中稻示范种植,示范面积8.87 hm2;永春县湖洋镇玉柱村作晚稻示范种植,示范面积8.33 hm2;南安市乐峰镇湖内村作晚稻示范种植,示范面积5.8 hm2。

福建省德化县绿园农业综合专业合作社组织专家现场实割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为598.1 kg,比当地主栽品种中浙优8 号增产0.47%。永春县湖洋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专家现场实割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为530.7 kg,比当地主栽品种晶两优534 增产1.30%。南安市乐峰镇大发林家庭农场组织专家现场实割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为564.2 kg,比当地主栽品种晶两优534 增产5.62%。示范种植结果表明,泷两优713 在泉州市种植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表1)。

表1 泷两优713 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泷两优713 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作中稻示范种植播种期为5月5日,秧龄25 d,始穗期为7月30日,齐穗期为8月6日,全生育期148 d左右。作双季晚稻示范种植,播种期为6月28日,秧龄23 d,始穗期为9月12日,齐穗期为9月20日,全生育期130 d 左右。

2.2 农艺性状

泷两优713 在泉州市种植表现为:丰产稳产性好,茎秆粗壮,较有弹性,株型比较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较好。作中稻种植平均每667m2有效穗数15.84 万,每穗总粒数185.2 粒,结实率达87.55%,千粒重25.5 g,穗长26.7 cm,株高125.7 cm;作晚稻种植两地平均每667m2有效穗数16.65 万,每穗总粒数167.5 粒,结实率达82.54%,千粒重25.5 g,穗长24.3 cm,株高123.4 cm。其中在永春县湖洋镇百亩示范片作晚稻示范种植,结实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在抽穗盛花期遭遇连续的降雨天气。

2.3 米质指标

泷两优713 米质优良,口感松软,米质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检测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13)标准二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4%,长宽比3.4,垩白度2.9%,透明度2 级,碱消值为6.2 级,胶稠度85.0 mm,直链淀粉含量14.1%,感官评分值为84 分,米质外观好,适口性好[4]。

2.4 抗病性及适应性表现

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泷两优713 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可在福建省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根据田间实地调查显示,泷两优713 在泉州地区作中、晚稻种植均表现综合抗性较强,未发现稻瘟病、纹枯病及白叶枯等病害,且未发生倒伏,较适合在泉州地区作中稻或者晚稻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泷两优713 的特征特性及在泉州市的示范种植表现,为实现产量高、品质优及降低倒伏风险,栽培上应适当扩大种植的株行间距、保证大田的基本苗数、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建立适当的最高苗数,更好地保障有效穗数,提高成穗率,重视螟虫、稻曲病及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3.1 适期播种,培育带蘖壮秧

根据泉州市各中晚稻种植区的特点,一般中稻种植区播种时间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沿海地区晚稻播种时间在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上旬。播种前可将种子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先进行晒种1 d,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再用强氯精10 g 对水4 kg 浸种24 h,清水洗净后进行催芽,同时要控制好湿度及温度,使出苗能够尽量均匀。秧田播种量每667m2控制在9 ~12 kg,大田用种量每667m2在0.5 ~0.8 kg,采用湿润育秧方式培育壮秧,中稻秧龄控制在35 d 内,晚稻秧龄控制在25 d 内。秧田施足底肥,每667m2可施复合肥8 ~10 kg 作为底肥,种子稀播、匀播,秧苗长到2 叶1心时施用断奶肥,每667m2施尿素4.0 kg,保持浅水层促进秧苗矮壮带蘖。秧苗在移栽前的3 ~5 d追施送嫁肥,每667m2追施3 ~5 kg 复合肥作为送嫁肥,做到秧苗带肥移栽。

3.2 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

泷两优713 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在泉州市山区作中稻种植可采用合理稀植的方式进行移栽,插植规格株行距宜设为28 cm×25 cm,丛插2 粒带蘖壮秧,基本苗数每667m2可控制在3.5 万~4.5 万;在泉州地区作为晚稻种植移栽时每穴插1 ~2 粒谷,插植密度宜设为23 cm×20 cm,优先选多蘖壮秧,大田基本苗数每667m2需在4.5 万~6.0 万,插秧过程中做到浅插、稳插、匀插、无漂秧,促进低节位分蘖,提高秧苗成穗率,大田完成插秧后保持浅水,促进秧苗尽快返青生长。

3.3 科学施肥,做好水分管理

根据泷两优713 的需肥特性,在保证基肥足量的情况下,尽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中后期主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植株倒伏。

泷两优713 种植时应掌握每667m2施用10 kg纯N,N、P2O5、K2O 施用质量比例以1∶0.5∶1为宜,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的施用比例以5∶3∶1∶1 为宜。大田在秧苗移栽前施足底肥,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每667m2可用过磷酸钙15 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13-5-7)30 ~35 kg 及碳酸氢铵10 kg;此外插秧后7 ~10 d 每667m2施分蘖肥,可用尿素25 kg、氯化钾5 kg,并拌施10 ~20 g 的除草剂镰净(10%吡啶磺隆)抑制田间杂草的萌发;后期根据田间的生长长势可适当追施穗粒肥,每667m2可用尿素5 ~8 kg,氯化钾8 ~12 kg,促进水稻灌浆结实的饱满度及提高结实率。

水分管理上,根据泷两优713 全生育期需水特性,分蘖盛期浅水层促进分蘖;每667m2苗数达到15 万~18 万后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并且能够促进植株的主茎及优良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在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扬花期需保持浅水层;抽穗扬花期需保持水层勤灌;灌浆乳熟期进行干湿交替,做到灌水不积水,断水不缺水。黄熟时切忌过早断水造成早衰,一般在收割前10~15 d断水即可。

3.4 综合防治病虫害

泷两优713 全生育期的病虫害防治以绿色防控为主,加强田间调查,可关注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植保部门对水稻病虫害相关的预测预报信息,结合大田生长实际表现及病虫害实际调查结果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泷两优713 需重点防治的病害主要有穗颈瘟、纹枯病及稻曲病,需防治的虫害主要有稻飞虱、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等。农药防治应注意选用效果好、低毒及低残留的农药。山区中稻种植区中后期重点防治稻瘟病,每667m2可用40%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100 mL 对水50 kg 喷雾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每667m2可用5%井岗霉素水剂200 mL 对水50 kg 进行喷雾;应于破口前和齐穗后各防治一次稻曲病,每667m2可用50%氟环唑20 g 对水50 kg 进行喷雾防治。虫害防治需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的危害;防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时每667m2可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50 mL 以及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 mL对水50 kg 进行喷雾;防治稻飞虱可选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 g 对水50 kg 进行喷雾。病虫害防治时需抓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从而提高种植产量及稻米的品质。

3.5 适时收获,确保丰收

泷两优713 植株高度较高,如若栽培管理不善,易发生倒伏,应及时关注收割时间,当大田的整体成熟度达到95%左右时,整个稻穗展现泛黄,籽粒僵硬时,即可选择在晴朗天气及时进行收割,收割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晾晒,晒谷时需做到均匀翻晒,确保收获后的稻谷具有较高的品质,水分含量控制在13%左右,以提高存储后加工时的整精米率。

猜你喜欢
米质中稻泉州市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