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创新策略

2022-12-22 05:47应青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创新

应青

[摘 要] 近年来,针对群文阅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群文阅读打破了教材设计的局限,更重视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师通过整合梳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群文阅读对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的作用尤为明显,合理利用群文阅读形式能够降低以往诗词教学的难度。文章从小学中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意义入手,简要分析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创新策略。

[关键词] 群文阅读;古诗词;创新

古诗词作为我国经典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篇幅较为短小,十分适合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围绕同一作者、同一题材的主题进行群文阅读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体会到诗词蕴含的情感。要保障群文阅读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需要创新群文阅读形式。

一、小学中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形式

在以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三段式”教学法,结合某一首古诗词,从词句、作者到内容进行全面解析。从诗词整体教学角度来看,这种教学的系统性不足。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讲解,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从形式新颖、系统性更强两个方面使教学效果得到改进。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中对诗词学习形成整体认识,降低了后续学习的难度。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然后在课堂讲解,如果教师对内容不够了解,就会造成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不足。群文阅读模式,由学生围绕共同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而且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诗词的内涵,能够带着兴趣去识记。这种识记相较于机械式记忆,不仅记忆更深刻,而且不容易遗忘。学生主动探索诗词,会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三)通过系统梳理,提升古诗词学习思维能力

在古诗词学习中,除了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是这种规律性在传统的诗词学习中并不明显,而在教师讲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及一些表现手法时,学生只是针对当下学习的诗词了解知识内容,但是在学习新诗词时又要重新認识,这是因为学生未能形成针对诗词的鉴赏思维。采用群文阅读,能够促使学生了解不同知识内容的底层逻辑,并逐步形成诗词鉴赏思维,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丰富学生古诗词知识储备

群文阅读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第二个层次是整合教材内容,第三个层次是结合课外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通过对群文阅读内容的不断改进,引入课外知识内容,能够在改进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丰富。以往小学倡导学生掌握必背课外古诗词,但是教师通常没有时间对这些课外古诗词进行讲解,而通过群文阅读,能够保障学生有意义地了解课外古诗词,从而提升学生的诗词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创新策略

(一)综合教材诗词内容,合理设计群文阅读主题

群文阅读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并且突出教学主题,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整合中高年级的全部诗词内容,按照题材、作者、背景等多个角度对诗词进行分类,并吸纳课外诗词,保障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如在对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古诗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乡村四月》进行讲解时,教师群文阅读的设计思路包括多种,如描写田园景观的诗词、描写四季景象的诗词。如果选择第一个主题,则可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主要讲解内容,引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以及目前小学没有涉及的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对描绘农家生活、田园景观的诗词进行统一讲解,感受不同写作手法下的乡村景象。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拓宽学生学习范围。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引入拓展内容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安排上,需要以教材中的一首诗作为重点讲解对象,其他同类别诗词作为补充。由于小学语文教材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设计的,因此需要以教材内容为主,结合学生接受能力以及诗词的难度,逐步引入拓展内容。如前文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如果进行系统讲解,难度相较于《清平乐·村居》等更高,而且可能会涉及许多新知识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违背群文阅读的初衷。教师需要结合诗词中的某一个点进行讲解,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课外诗词的功能,而且能够保障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三)创新利用传统文化节日,赋予教学内涵

在群文阅读上要保障其创新性,需要遵循因势利导原则。教师需要紧抓生活中的机会,灵活调整教学形式,以达到教学目的。如在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教师可以调整以往按照教材部署开展教学行动的计划,以节日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赋予教学更深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使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更浓。在围绕节日主题进行诗词教学设计时,在教材中有合适的诗词可加以利用,但是在相关诗词不足时需要突破教材限制,拓展教学思维。如重阳节,人教版只有三年级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这首诗,并引申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也可以重点讲解其中的诗句,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词。

(四)发挥小组学习优势,拓展学生思维

群文阅读可与小组学习相配合。这种创新搭配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充分遵循引导性原则,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如在对《泊船瓜洲》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他们了解的关于思念的诗词,如思念国家、亲人、朋友的诗词。然后进行比拼,看哪一组了解的诗词更多。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预习环节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诗词。通过学生有意识地识记,以及整理汇总,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并营造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对照其他小组的内容,拓展自身的思维,达到学生知识储备、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诗词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障群文阅读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对群文阅读应用策略进行创新与改进,通过采用综合教材诗词内容,合理设计群文阅读议题,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引入拓展内容,创新利用传统文化节日,赋予教学内涵,发挥小组学习优势,拓展学生思维等一系列方法,保障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创意物化的能力培养[J].汉字文化,2022(2):126-127.

[2]乔顺芳.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多元评价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199-201.

[3]谢旭琴.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2):25-27.

[4]官飞燕.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J].格言(校园版),2021(27):60-61.

[5]吴舒莹.“知行合一”理念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以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为例[J].第二课堂(D),2021(12):26-27.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古诗词创新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