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构建路径探析

2022-12-27 08:31汤丽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大数据技术融媒体

摘要:文章采用访谈法,探究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构建复合能力的可行性路径。文章在采访多名记者编辑并汇总采访信息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融媒体时代的记者编辑应具备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热点搜索、视觉审美和多角度思考等复合能力,才能满足当下的岗位要求;提升记者编辑复合能力有助于维护受众的知情权,增强记者编辑自身的岗位胜任力,以及提升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文章随后提出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培养路径,具体包括坚守职业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保证新闻质量;接受并学习使用新媒体技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等。在此基础上,为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编辑提升职业素养、保持岗位胜任力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融媒体;记者编辑;复合能力;大数据技术;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2-0157-03

对于记者编辑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项重大挑战。一方面,记者编辑可以借助于新媒体、互联网以及各种应用软件,更加方便和快速地获取新闻资讯,减轻了搜集新闻素材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记者编辑迫切需要提升复合技能,从而突出新闻时效性、内容丰富性、形式新颖性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在这种复杂环境下,记者编辑是否具备过硬的复合能力,成为决定新闻产品质量和媒体竞争实力的核心因素。

一、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应具备的复合能力

(一)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而且降低了新闻制作与发布的门槛。在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背景下,每天都会出现海量的新闻信息。但是这些新闻并非都具有报道价值,而且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也难以得到保证。一些自媒体为了博取关注,甚至会故意夸大其词或片面报道。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编辑需要具备更强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才能从海量的新闻中筛选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具有报道价值的、能够引起受众兴趣与共鸣的新闻。另外,记者编辑在挑选新闻素材时,还应利用自身的职业经验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准确分辨新闻的真假、判断新闻是否全面。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方求证和去芜存菁,确保最终报道出来的新闻内容客观、真实、全面,为观众还原完整的新闻事件,满足观众获取新闻的诉求,这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新闻热点搜索能力

以往记者编辑需要赶往新闻发生现场获取第一手消息,获取的新闻素材还须经过加工、审核、播出等一系列流程,严重影响了新闻本身的时效性。而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互联网为记者编辑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这种情况下,记者编辑需要提升自身在新闻热点搜索方面的能力,才能第一时间获取热点新闻的相关资讯。然后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将碎片化的新闻资讯进行拼凑、加工、整合,得到一份内容真实、完整的新闻报道[1]。记者编辑要熟练使用各类新媒体工具完成热点新闻的搜索,例如通过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臺,可以了解到当事人发布的新闻图片或短视频。这样一来,记者编辑就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在表明身份后进行线上采访,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使新闻迅速成为热点,引发全网讨论,从而提高新闻产品的知名度和播放量。

(三)视觉审美能力

新媒体的出现,使用户收看新闻的习惯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相较于大篇幅的文字报道,以短视频形式呈现新闻内容,更容易受到观众的青睐。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观众来说,他们很难读完一篇以文字为主的长新闻,将新闻内容压缩成两三分钟的短视频,更符合当下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因此,记者编辑要基于受众的实际需求,提升自身的视觉审美能力,在保证新闻内容完整、真实的前提下,优化新闻版面设计,带给受众更加愉悦的新闻收看体验。例如,对于文字类新闻报道,可以穿插几幅新闻现场的图片,保证图片与文字有较高的契合度,既可以增加新闻版面的灵活性,又能让受众通过照片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而对于短视频类新闻报道,记者编辑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涵盖新闻的全部要素,并且配上字幕,满足观众的视觉审美需求。

(四)多角度思考能力

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了提高新闻的可看性,记者编辑在制作新闻时也应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看待新闻,这样才能确保最终报道出来的新闻能够激发观众讨论的热情,从而提高新闻热度。一方面,记者编辑要立足于本职,从专业角度和既有工作经验出发,保证新闻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又要主动跳出职业思维,将自己带入不同的角色、职业中,将自己想象成来自各个行业、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从多个角度思考从新闻中能获取哪些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新闻是否通俗易懂[2]。例如,如果新闻的主要受众是年轻受众,那么记者编辑需要在新闻内容中加入一些网络热词,避免新闻内容过于严肃,拉近与青年受众的距离;如果新闻的主要受众是农民,那么记者编辑则要选择生活化语言,保证农民受众可以看得懂。

二、融媒体时代增强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受众的知情权

记者编辑的责任之一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内容客观、真实、全面,让受众通过观看新闻了解事件的全貌,避免让受众产生歧义、误解。但是融媒体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真假难辨的新闻信息,如果受众的辨别能力不强,或者没有养成认真求证的习惯,就容易被这些虚假新闻所传递的信息误导。在这一背景下,提高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就是要让每一名记者编辑都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求证。对于新闻真实性存疑的,坚决不进行报道;只有在多方求证、确保新闻信息真实可靠后,才将其呈现在受众面前,切实维护受众的知情权。

(二)有利于提升记者的岗位胜任力

以前,记者编辑只需要遵守部门规章制度、做好分内之事即可;而进入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承担的任务更重,岗位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例如,新时期的记者编辑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获取新闻资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以及操作各种应用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通过培养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一方面能够使记者编辑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业务水平的提升,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记者编辑紧跟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新的行业环境和岗位需求下,保持较强的岗位胜任力,这对于提升新闻产品质量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融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追求“流量为王”,为了提高新闻的点击率和播放量,故意发布夸张标题、虚假内容,放松了对新闻质量的要求。虽然短时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但是会极大地影响受众的观感,不利于媒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升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就是要让记者编辑自觉抵制这种“流量至上”的不正之风,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坚定职业素养,将全部的心思放在如何提升新闻品质上[3]。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与新闻质量直接挂钩,提升复合能力有助于产出更多精品新闻,进而增强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三、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构建路径

(一)不忘职业使命,传播主流价值

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而且对于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记者编辑来说,要专注于写作、编辑等专业基本功的提升,更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优良的职业素养也成为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对媒体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一部分媒体人为了博取关注、获得流量,使用夸张标题、散播低俗内容,长此以往,将会对媒体行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记者编辑要始终保持初心、牢记使命,从自我做起,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展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良好风貌。

例如,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使用互联网、新媒体获取新闻资讯、搜集新闻素材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记者编辑应当从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角度出发,对新闻素材的来源、新闻信息的真假等进行判断、求证。对于来源不清、真假不明的新闻信息,不得进行公开报道,从而维护新闻的客观性、权威性。

(二)坚持“内容为王”,保证新闻质量

无论媒体行业如何变革,记者编辑都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原则,只有保证新闻质量过硬,才能在迎合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新闻产品的竞争力。对于记者编辑来说,应当保持危机意识,认识到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然后大胆尝试、敢于创新,从新闻产品的形式、内容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考虑如何进行跨界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受众。记者编辑需要珍惜各种业务培训机会,通过定期的技能学习、业务培训,加强自身的复合能力。同时,记者编辑还要借助于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渠道,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听取受众的建议、了解受众的诉求,及时补齐自身在新闻写作、编辑中存在的短板。通过呈现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树立创新思维,适应技术驱动

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记者编辑也需要树立创新思维,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从数据意识、产品意识、服务意识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复合能力,打开采编工作的新局面。在数据意识方面,要求记者编辑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报道价值的内容,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对新闻事件的独到见解;在产品意识方面,记者编辑要运用好新媒体、大数据等工具,搜集更多的新闻素材,挖掘时事热点,打造出能够反映社会动态、引领主流价值观念、挖掘社会发展问题的新闻产品,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记者编辑自身的产品生产能力;在服务意识方面,则要坚持“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思维,基于用户需求,了解用户收看新闻的习惯,然后提供与之匹配的新闻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提升[4]。总而言之,记者编辑要开拓思路,适应技术驱动,在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將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才能突出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丰富性、客观性,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融媒体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推动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记者编辑来说,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写作、编辑等基本功,另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提高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近年来,许多传统媒体相继开展了数字业务,例如人民日报上线了人民日报APP、央视推出了央视新闻客户端等。相应的,记者编辑也要通过加强技术学习,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在融媒体时代保持较强的岗位胜任力。记者编辑要主动学习数字化采编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PS、SPSS、AE等应用软件,从而加快实现从传统记者编辑向数字化、复合型记者编辑的转型。除了利用单位提供的集中培训机会外,记者编辑也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密切关注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借鉴其他优秀记者编辑分享的心得与经验。将记者编辑的传统能力与新媒体时代的智能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相融合,成为融媒体时代提升记者编辑复合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五)转变工作理念,迎合大众诉求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消息,没有太多的选择,这种情况下记者编辑只需要把好新闻质量关,为受众提供优质新闻即可;而进入融媒体时代,受众有了多元的选择,如果记者编辑只关注新闻质量,而忽视受众诉求,就很容易因为新闻内容无法满足受众需求,而造成受众的流失。因此,融媒体时代的记者编辑,也要将倾听受众个性诉求、转变自身角色定位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复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这就需要记者编辑转变工作理念,明确记者编辑是为广大受众服务的角色定位,实现从新闻资讯的传播者到新闻事件的参与者、表达者的角色转变。

记者编辑需要仔细揣摩不同受众的心理,了解不同受众的新闻获取需求,这样才能站在受众的角度,整合、加工获取到的新闻素材,从而保证新闻报道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泛滥增加了受众筛选信息的成本,这种情况下受众更加渴望获得符合自身需求与兴趣的优质新闻。如果记者编辑能够从大众需求角度选择话题、确定内容,就可以让新闻的传播效果达到最佳。从这一角度来看,迎合受众、服务受众也是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提升复合能力的途径之一。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作为决定新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影响新闻产品的内容与质量,进而对媒体的行业竞争力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记者编辑需要提升自身的复合能力,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足够的岗位胜任力,在实现职业生涯成长、提供优质新闻产品、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到共赢。目前,还有一些记者编辑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身的思维观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相关的业务技能还不够熟练。基于此,必须将提升记者编辑复合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深入了解受众诉求、树立创新创造思维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增强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为受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参考文献:

[1] 刘奥.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全能记者”趋势:以重大新闻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26-27.

[2] 郭天一.编辑记者要具有复合型业务素质:网络发展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探讨之五[J].军事记者,2020(7):206-208.

[3] 丁惠炯.复合型人才需求语境下职校“校报”记者培养诸问题[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4):89-90.

[4] 王宇静,王志鑫.超媒体时代对复合型记者的要求[J].当代传播,2019(4):16.

作者简介 汤丽,本科,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大数据技术融媒体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