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根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

2022-12-28 02:11撰文谢敏振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求贤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管体制领导

撰文/谢敏振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使得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党管人才,基础是党聚人才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我们党立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代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类人才。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从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各个阶段,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方针政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正式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是党关于人才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并明确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重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021年5月,党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和体制机制,规定各级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人才工作的领导。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及时出台《意见》和《条例》,召开中央层级的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健全和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工作格局、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号召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这些举措必将更加有力地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增强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管人才,核心是“四管”职责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口、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才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要抓好这种资源,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那么党管人才究竟管什么呢?是统揽还是包揽?是宏观还是微观?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还是单纯遵循市场规律?在党务实践中,地方许多部门简单套用党管干部的方式,用具体的、微观的行政管理方法来管理,不仅使党管人才原则变形走样,也束缚了人才的创造活力,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而不是由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所有事务。这“四管”概括地讲,就是2017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中所指出的: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2]各级党委(党组)应分层分类确定人才管理模式,在宏观上把控、政策上保障、协调上作为、服务上到位,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政治上充分信任是指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信任各类人才,在重大活动中邀请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参加观礼,在重点活动中广泛宣传各领域的先进典型,在作出重要决策之前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思想上主动引导是指要加强思想引领和意识形态工作,充分了解各类人才的教育背景、思想波动和特点,根据思想问题的不同类型加强引导,善于运用沟通、协商、谈心等方式做好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工作上创造条件是指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营造优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生活上关心照顾是指要关心各类人才的正当物质利益,遵循生活习惯、解决生活困难、关注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化解思想困惑和不良情绪,让他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

党管人才,关键是完善体制

人才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必答题”。一是健全和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建设。健全的人才工作机构和高素质的人才工作队伍,是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地方党委应该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的成员配置应由地方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坚持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创新开展省、市、县三级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起抓的人才工作领导责任体系。二是突出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用人主体,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要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改革人才管理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党管人才同党管干部相比,对象更广泛、人员更复杂、层次更多样,传统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开展人才工作的需要。为此,要把握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人才工作分类指导和宏观把控,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培养开发和吸引使用政策措施,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总之,新时代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的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协调、督促落实体制机制,为党管人才工作规范运行提供坚实制度保证。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四管”职责,抓住影响全局和人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宏观协调,注重区域统筹,突出改革创新,狠抓督促指导,确保党的人才强国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日益完善了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猜你喜欢
党管体制领导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量效益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声音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