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赋能融合 汇力融通创新 天津港保税区积极构建联盟发展新生态

2022-12-28 11:23撰文滨人才
求贤 2022年8期
关键词:天津港保税区天津

撰文/滨人才

天津港保税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联盟抱团凝聚、跨界融合作用,政企学研齐聚赋能,推动产业人才互动互融,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发展、联动提升。

组团凝聚,蓄力发展。天津港保税区以协同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联盟建设,促进产业链企业紧密联动、抱团发展,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深蓝(天津)智能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等14 家企业组建维修再制造产业联盟。联盟主席单位发挥主引擎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和重点项目聚集,带动企业一体化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发展能级和行业竞争力,维修再制造产业跃居全国前列。整合联盟优质资源,促进项目合作,延链、串链、补链,构建形成多要素、多产业链融合发展共同体。氢能产业(人才)联盟企业积极探索合作建设氢能示范产业园,打造优质示范应用场景,形成产业互补、项目互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实现研发—制造—市场推广链条全覆盖。联盟企业共同生产打造的氢能重卡、叉车、环卫车等多种创新产品参与国家会议中心(天津)首展,并在北京、广州等地示范应用,有效巩固市场地位,提升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

联盟赋能,踔厉创新。积极发挥联盟产业集群和创新资源集成效应,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培育联动发展、互促共赢,人才培养由“封闭”向“开放”阔步迈进。加速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集聚联盟企业、高校共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市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集智攻关,面向发展前沿,联合破解产业“卡脖子”问题,优化成果落地路径,推动科技成果直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校企互通融合,推动联盟内企业与高校院所有效对接300 余次,促成产学研合作百余项,畅通从高校、科研院所到高科技企业的高端人才和关键技术的流动机制。瑞普生物与天津职业大学共建“瑞普生物产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建“工程生物学院”,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后天”向“先天”过渡。提升人才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开展人才技术交流,发挥COMSATS 工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专题学术研讨会、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交流会暨焊接材料与技术供需融合论坛、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交流会暨激光切割供需融合会等多类型交流会作用,以多元化要素配置,推动联盟人才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

服务至上,勇担使命。坚持党管人才,扩充人才工作专业力量,明确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互依互存,将党群、招商、监管部门共同纳入产业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构建起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的产业和人才支持矩阵。借力外脑,开展常态化“揭榜挂帅”活动,充分发掘高等院校人才“宝矿”,加强技术交流和供需对接,协助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盟—校对接,解决发展期产业高端智力空缺难题,深耕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水下焊接、RFDI 通信等技术需求,目标性精准对接天津大学高端智囊团,助力联盟单位降本增效。多措并举,产业和人才配套服务升级扩容。通过开展联盟建设推动会和深入重点企业,搭建起交流直通桥。着眼创新成本、人才培养、婚恋入学等共性问题,强化政策服务保障。大力推行滨城人才服务证制度,基于集成化人才服务平台,专人专项包联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宜居乐游的链条式人才发展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化、精致化的优质人才生态,让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发挥联盟引领、协作、互助作用,通过政策集成优化,提升产业能级、做大创新能级、做强人才发展能级,推动形成联盟发展—科技自强—人才引育服高效互动体系,构建良性循环发展新生态。

猜你喜欢
天津港保税区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中国水上消防协会与天津港联合开展线上消防安全培训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港或将化解同业竞争困局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天津
天津港爆炸敲警钟:中国还需要多少教训?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