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促进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8 09:49陶纯樊小静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陶纯,樊小静

(洛阳市中医院西工院区 妇产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主要由盆底支持组织的缺陷、损伤引起盆底功能障碍肌肉松弛[1],同时也引发了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等一系列病[2]。其中盆腔器官脱垂所表现的病理特征为压力性尿失禁,此种疾病不会影响女性生命安全,但它对女性的正常生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分娩和妊娠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对产妇开展积极的盆底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从而恢复盆底功能,最终对提高产妇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理疗和功能锻炼的逐渐应用,有研究证实,通过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这一治疗手段会极大提高产后盆底肌功能[4]。本研究旨在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洛阳市中医院西工院区分娩的11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6.36±2.59)岁;孕周39~41周,平均(40.25±0.54)周;体质量指数20~31 kg·m-2,平均(25.36±1.52)kg·m-2;顺产38例,剖宫产20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6.45±2.67)岁;孕周39~41周,平均(40.28±0.51)周;体质量指数19~31 kg·m-2,平均(25.42±1.45)kg·m-2;顺产36例,剖宫产22例。两组产妇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初产妇;(2)盆底肌力在Ⅰ~Ⅳ级;(3)产前无器质性疾病;(4)临床病理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不能配合治疗中途退出;(3)生殖道存在炎症;(4)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在产后第42天开始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患者采取站、坐、卧等体位,以深而缓呼吸,吸气时尽最大可能收缩肛门及尿道,大腿或臀部不参与收缩,使盆底肌有向上提的感觉,持续5~8 s,呼气时处于放松状态,反复练习10~15 min,练习末进行3~5次快速收缩,每日2~3次。连续训练8周。

1.2.2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产后第42天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上海诺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型号:XCH-C1)治疗,在治疗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排空后平卧10 min,调节刺激频率为50~80 Hz,脉宽为250~320 μs,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调节电流大小,使产妇能感受到肌肉的收缩,根据患者未感受到痛楚和盆底肌肉有反应为宜,盆底肌肉收缩训练状况的呈现由生物反馈仪来实现,其仪器能够由压力波动来判断训练情况。采用由浅入深的训练方式,同时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来综合性进行训练,一次对产妇盆底肌肉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收缩锻炼,每次维持20~40 min,每周2次。连续训练8周。

1.3 观察指标

1.3.1盆底肌相关电压 在两组产妇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使用阴道探头获取肌电图,记录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和最大电压值。

1.3.2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程度 在两组产妇治疗前和治疗后根据Oxford盆底肌力评分[5],对括约肌评分,对盆底肌力的收缩力量和回缩能力进行评估。分值为0~5分,其中0分为盆底肌力无收缩;1分为盆底肌力只有抽动;2分为盆底肌力有收缩迹象,能够感受微弱力量,但是无压迫或者上提感觉;3分为盆底肌力普通收缩,存在轻微压迫和内缩向上提的感觉;4分为手指按压时有收缩感觉,且收缩正常;5分为盆底肌力强力收缩。专业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专业阴道指诊法诊断。尿失禁程度评分[6]:根据每周漏尿次数分为5种程度,1分为漏尿次数≤1次;2分为漏尿次数为2~3次;3分为漏尿次数为3~7次;4分为每天漏尿数次;5分为一直漏尿。

1.3.3性生活质量 在两组产妇治疗前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7](the 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自评量表评估两组产妇性生活质量,共有6个维度,包括产后的性高潮、阴道润滑、满意度等,共有19个项目,每个项目为0~5分,其中正向条目评分和性生活质量的关系呈现正相关,而逆向条目评分表反之。

1.3.4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产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盆底肌相关电压治疗前,产妇盆底肌的平均电压值和最大电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和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同组内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盆底肌相关电压

2.2 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程度治疗前,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和排尿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排尿状况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程度分)

2.3 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产妇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满意度、性高潮、阴道润滑、性兴奋、性欲望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情况治疗前,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情况[n(%)]

3 讨论

盆底肌包括肛提肌、肛门括约肌、闭孔肌等,是盆腔底部的肌肉群,能将盆腔周围气管固定于盆腔底部,维持人体生殖器官的正常运行[8]。另一方面盆底肌还能协调排便,若盆底肌肉松弛,影响排便功能,严重者将出现大小便失禁。女性产后盆底肌松弛,主要由于在妊娠过程中孕激素及松弛素的影响,盆底支持结构减弱,使盆底肌受压变形,常常表现为尿频、尿失禁和阴道松弛等症状[9]。若产后盆底肌肉松弛不及时治疗会存在后续问题,如性生活不满意、漏尿等,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些老年人盆底脱垂非常严重,导致阴道壁溃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10-11]。因此,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为重要。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产妇术后恢复中,能有效加强尿道括约肌、肛门和阴道附近肌肉的收缩能力,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产妇与对照组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产妇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和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同组内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排尿状况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分析原因是对照组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因此对于改善盆底肌功能具有一定作用,但依旧存在一定问题,观察组的治疗手段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通过刺激尿道,增强控尿能力。电刺激肌肉和神经,这种刺激治疗手段还可以加强储尿能力,同时抑制收缩,增强容量。而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将压力感受器放置于阴道内,通过计算机收集产妇盆底肌收缩压,再通过光和图像等模拟信号结合得出信息,使产妇获取盆底肌实时的状态,能够及时纠正盆底肌的错误收缩,使盆底肌进行正确的训练,对协调局部肌肉和器官具有正向作用,效果显著。与周赵等[13]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女性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后,有利于恢复产妇盆底综合肌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阴道润滑、性高潮、满意度、性兴奋、性欲望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上升,且数据上观察组较高;治疗后,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法能恢复性功能,促进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出现尿失禁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朱玲等[14]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联合治疗法能够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减少尿频发生,提高性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有效帮助产妇改善盆底肌功能、促进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出现尿失禁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