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先进技术+资源禀赋”帮扶模式辐照育种技术打造中药材产业振兴新引擎

2022-12-28 11:23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杜仲项目组提质

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

航天育种

十九大以来,国防科工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陕西省略阳和宁强两县的定点帮扶工作。自古“秦巴山地无闲草”,两县地处秦岭地区,秦药资源丰富,是中药材的传统种植区。两县都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两县的资源禀赋特点,国防科工局积极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特色与优势,依托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及中国农科院等9 家单位开展科研项目《中药材核辐射育种》,项目经费2400 万元,围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培育开展技术攻关,服务当地中药材提质增效,助力当地中药材产业振兴。

“技术+资源”模式 培育中药材优良种质资源

一直以来,辐照育种技术在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登记在册利用辐照技术育成的优良作物品种已达3000 余种,其中我国1000 余种,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有效支撑了作物产量提升,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在中药材辐射诱变育种方面,已成功选育出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多种新品种,如岷归3 号、渭党2 号和陇芪2 号等。

本项目以杜仲、天麻、黄精、柴胡、火麻等秦巴山区特色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利用更安全、更高效的高能重离子辐射技术,开展中药材辐照育种研究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共计11 种中药材,超过18万粒种子和2 万个块茎组的高能重离子辐照。现已进入辐照后培育阶段,其中杜仲、火麻、黄精、柴胡相继出苗,天麻块茎、蒴果发育良好,火麻的品种选育已经进行到第二代。部分辐照后植株优良性状明显,如:柴胡植株长势较快;杜仲叶子呈明显紫色状,呈现花青素等有效成分增加的优良性状;火麻出现早熟、矮化优良趋势。依托略阳和宁强县分别建成智能化阳光温室育种大棚1500 平米和1800 平方米,辐照育种扩繁基地980 亩,联动育苗大棚10 个,育苗单棚20 个。项目研究成果对于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潜在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科研+人才”模式 打造当地中药材培育专业人才

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项目组依托科研工作,积极为两县造就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使之成为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助推两县走出一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振兴致富之路。项目组通过调研和考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对两县从事中药材育种、栽培、生产等总计200 余相关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深了相关人员对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理解,增强了两县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的育种专业能力,提升了当地中药材生产专业化水平。

“成果+产业”模式 助力当地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产业效能也是项目组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项目立项之初,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组织相关技术单位分别与两县签署四方协议,明确科研成果将重点服务于两县中药材产业提升。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持续推动相关先进成果在产业提质增效中的应用,积极组织相关承研单位为两县引入新的资本和资源。其中,国药种业和中国医科院在宁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淫羊藿优良种源,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国药种业加强与略阳、宁强地方企业和种植大户联系沟通,发挥药材收购优势,解决药材种植户销售困难等问题,并提升当地中药材的经济增产。黑龙江瓦维洛佳科技发展公司与略阳邦农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杜仲籽协议,通过先进的提取技术,变废为宝,将杜仲籽壳二次利用,提取高纯度杜仲胶,并于2021年10月完成了设计年产能杜仲胶100吨,消耗杜仲壳400 吨,能够完全承接略阳杜仲籽深加工市场,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 万元的产业链,为略阳杜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技术和经济支撑。

国防科工局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扎实组织开展中药材辐照育种科研项目,推动两县中药材产业升级,助力两县乡村振兴工作。

辐照育种

猜你喜欢
杜仲项目组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当归药对中5种成分
略阳杜仲
殃及池鱼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