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校园数据标准规划与实践研究

2022-12-28 07:56丹,李俊,肖琴,刘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编码标准统一标准

王 丹,李 俊,肖 琴,刘 姣

(1.江苏科技大学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江苏 镇江 212000;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 网络操作维护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0 引言

智慧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数据的推动。 2021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科信函〔2021〕13 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以数据为驱动力,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数据实现“一数一源”,打通数据孤岛,充分发挥数据效能[1]。 因此,制定一套符合高校的数据标准迫在眉睫,对数据标准进行管理,使得各部门之间可以更好地协调数据的管理,满足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高,实现数据互换与共享,同时使得数据在学校各个层面更好地展示。

1 问题与现状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智慧校园的信息化不断提高,也增大了跨部门之间业务数据交换和共享的迫切需求。 虽然各部门系统不断加强建设中,但是因建设水平不同,各建设单位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编码类型、数据定义、数据命名等,加大数据在校内共享的难度;同时,应用系统及对应的数据归属各个部门管理,数据信息较为分散且存在数据多源问题,致使数据使用时需花费很多时间来沟通。 这些问题使得智慧校园建设在底层数据通道方面存在不少“障碍”,智慧化校园建设需要数据的交互共享、校内数据标准统一、高质量的数据沉淀等。 当今正处于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发展的核心,各关键技术领域在不断地加强数据标准的研究。 2021 年中国电信提出《数据标准管理实践白皮书》,结合国内外数据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对国内各行业从事数据治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蒋东兴[3]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设计出学校的数据标准、代码标准及信息交换标准,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张聪[4]的《高校数据标准的制定与落地》探索符合高校实际的数据标准制定和落地方案;王永生[5]的《高校数字化校园中信息标准的建设研究》以实际高校为例说明了信息标准编码规范及代码集的建设过程。

2 数据标准的制定

数据标准主要是针对底层数据的相关要素进行规范,包括数据资源和数据交换共享。 其中,数据资源包括数据目录、元数据、数据字典和数据元素等。 校内数据资源和数据交换共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临各样的问题,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数据需求,但是数据标准的建设必须以多方位进行协调统一,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的数据标准。

根据笔者从事数据治理以来的工作经验,以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江科大”)为例,根据系统的建设、数据在各业务系统的交换和共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江科大的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模型如图1 所示。数据标准分为接口标准、代码标准、编码标准和系统建设标准。 代码标准是数据标准重中之重,由国家标准、教育标准、高校标准形成,根据校内师生业务情况分为人事管理标准、教学管理标准、科研管理标准、学工管理标准、资产管理标准等。 当代码标准无法满足校内使用时,根据校园使用情况制定编码标准,例如学工号、单位编号、班级编号等。 高校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必须以数据安全为前提。 同时,为减少沟通成本,不同厂商数据的对接和推送使用统一数据规范,根据校内数据安全要求和数据规范制定接口标准。 高校业务系统因建设方建设能力不同、数据存储方式不同,制定系统建设标准进行统一约束,尽量避免出现一词多义和不遵守其他标准的问题。

图1 高校数据标准模型

根据高校数据相关行业标准规定组建数据标准管理组织和数据标准管理办公室,并制定数据标准管理办法。 在组织和管理办法的保障下,数据标准建设实施步骤如图2 所示。

图2 数据标准制定过程

2.1 数据现状调研

本研究对江科大当前已集成数据和已掌握各部门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数据信息和系统现状整理和收集。 本研究调研了解数据集成和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情况,从而达到摸清数据建设现状,对数据基础调研,了解数据管理情况、数据的质量情况、数据标准使用情况等,充分了解各业务流程。 调研情况如下:(1)部分业务系统因建设较早,公共信息较为陈旧,出现代码标准未使用国家标准、教育标准,人员编号和单位编号等重要信息独自使用自身系统自变量编号等问题。 (2)资产、后勤等部门外聘工作人员(包括对校内退休教职工返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人员管理系统不互通,人员标识的不唯一,一人多聘,导致一人多数据来源。 (3)业务系统登录方式不统一,同一用户需在多个账号和密码之间切换使用。

2.2 初定数据标准

根据当前学校数据治理情况和业务部门的基础数据调研结果,参考国家标准、教育标准和其他院校数据标准建设,结合江科大实际情况,本研究制定统一校标、通用代码标准、开发规范、编码规范、数据申请使用规范、数据存储及命名规则等数据标准规范形成数据标准。

2.3 数据标准审核与发布

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干事和数据专家组成数据标准管理委员会。 数据标准委员会对初定数据标准文稿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学校业务和管理需求,如果不符合需求,发送到对应业务部门进行修订,直至符合学校业务和管理需求。 数据标准审核通过后,由数据标准管理办公室进行标准发布。 数据标准发布后,对现有系统及业务数据的影响做好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4 数据标准落地与维护

对数据标准及学校业务系统及数据做好映射关系,注明数据标准对数据模型的影响。 学校在新建系统时直接使用数据标准,对已建设完成的业务系统可根据数据标准进行数据映射转换,逐步实现数据标准落地。

数据标准落地实行后,需随着校内业务发展、国家标准及教育标准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在数据标准维护阶段,江科大建立《江苏科技大学数据资产管理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数据源手册》《江苏科技大学数据编码手册》等一系列的数据管理规章制度及数据使用标准流程。 学校利用数据标准管理工具对数据标准进行维护管理,实现规范化管理并实时监控数据标准动向。

3 数据标准应用实践

数据标准制定落地后,江科大对校内现有系统和新建系统要求统一数据标准管理,增加应用系统之间密切性与数据信息统一性。 江科大数据标准主要从业务数据和应用系统两个方面实施。

在业务数据方面,因应用系统归属各业务部门管理、数据分散、建设标准各不相同,为了实现数据集中统一标准化管理,学校建设了统一数据管理平台。 学校将各业务部门数据根据制定的数据标准进行清洗、转标,明确各类数据来源,将处理完成的数据集成到数据统一管理平台的主数据库中,在平台中可查看数据集成情况、数据质量、引用的代码标准和编码标准、数据来源,数据标准管理如图3 所示。 应用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统一使用清洗后的主数据库数据,且推送数据时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

图3 数据代码标准管理

在应用系统方面,在标准调研时,本研究发现部分应用系统的单位、学号、职工号和登录方式不统一。 江科大对应用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将各应用系统集中到信息门户并对接统一身份认证接口,同时,从数据管理统一平台的主数据库推送单位编码标准、学号编码标准到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清洗转换,从而达到校内所有应用系统使用统一的登录方式和编码标准。 新的应用系统建设时,明确要求遵守代码标准、编码标准、系统建设标准的数据标准,涉及数据共享需求时,需遵守接口标准进行数据交换,并在项目验收时作为验收条件之一。 系统建设完成后,从代码唯一性、数据准确性等方面使用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对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形成检测报告,如图4 所示。

图4 数据质量报告

4 结语

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工作的基础,是打通数据孤岛,构建高校共享数据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数据标准化,数据质量更加无法提高。 在数据标准制定过程中,调研学校实际应用系统和数据情况,以遵守国家标准和教育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符合校情的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落地后,需不断地维护与修订,形成一个稳定的数据标准。 在稳定的数据标准下,数据才能越准确,从而全面提升数据治理效果。

猜你喜欢
编码标准统一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贯彻执行15项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通知》
高校标准化主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
忠诚的标准
统一数量再比较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