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笑容教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证经验

2022-12-29 04:31林晓红曾维嘉罗玉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厥阴腮腺炎外感

林晓红 曾维嘉 罗玉君*

1.广东省中医院罗笑容名医工作室,广东 广州 510120;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染腮腺炎病毒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以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颌下腺、舌下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伴或不伴发热。腮腺炎病毒亦可侵袭性腺、乳腺、胰腺、甲状腺等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引起卵巢炎、睾丸炎、乳腺炎、胰腺炎、脑膜脑炎、心肌炎等[1]。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研究[2]显示2004~2016间3~14岁的儿童占总发病人群的81.16%。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高发,其他季节散发,可见于各个地区。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仍无明确的特效药,一般预后良好。如不及时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时预后不良。2007年底我国开始普及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发病率有所下降,近年来又呈回升趋势,2018~2019年的报告病例数均超25万,发病率高于18/10万,2020年报告病例数约13万,说明仍普遍流行[3-5]。罗笑容教授从医7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应用纯中医治疗腮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笔者有幸侍诊在旁,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流行性腮腺炎在中医可归于“痄腮”“大头瘟”“蛤蟆瘟”等范畴。中医传统上多将痄腮的病因病机作内外之分,外感风寒热毒,郁久化热;内伤肝胃积热,湿痰内生,或情志失调,同外邪互结,壅滞于少阳经脉,凝结于耳下腮颊,发为腮腺肿痛[6]。

隋巢无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肿之生也, 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 使血涩不通, 壅结皆成肿也。”它认为本病是由风寒热毒侵犯经络而成肿结。《活幼心书》、《疮疡经验全书·痄腮毒》均认为此乃风毒流经体内,最终结于腮颊之间或耳根骨节、牙根、耳聤处。《外科正宗·痄腮》中曰:“痄腮乃风热、湿痰所生,有冬温后天时不正感发传染者多,两腮肿痛”,在此强调了其病因为“风热、湿痰”。 《温疫论》曰:“温热毒邪,协少阳相火上攻耳下,硬结作痛。”《时病论·温毒》言“温热之毒协少阳相火上攻,耳下硬肿而痛,此为发颐之病”,阐释了其致病经络主要为少阳经脉。

罗笑容教授认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因而感受外邪后阴阳容易失调;小儿阳常有余,风热毒等温邪传入,同气相求多从阳化热;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失节,湿聚痰凝。外感邪毒,合于内伤痰湿,阻结于半表半里之少阳开阖枢,循经扰于耳颊部。外感邪毒初起在表在肺卫,故可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互为表里,邪毒从少阳下传厥阴,扰动肝风,致头痛、痉厥、昏迷、颈项强直等;足厥阴肝经循绕阴器,故可见睾丸炎、卵巢炎等。邪毒可内传伤及心阳。

综上,罗笑容教授认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因为风寒热毒,基本病机为外感邪毒,痰湿互结阻遏少阳,可下传厥阴。

2 临证经验

2.1 初起邪犯肺卫 罗笑容教授一直奉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其治疗基本原则,配合此类中药外敷效果更佳。外感邪毒初起在表在肺卫之轻症,可用轻清宣通之剂,不宜过用攻伐。感邪初始,除腮颊部酸胀外,有发热怕冷、头痛、轻咳、鼻塞流涕等卫表轻症,舌稍红苔薄黄白,脉浮数,治可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可用银花、菊花、蝉蜕、芦根、荆芥、防风之属。银花、菊花为花类,质轻味芳香,均可清气分之热,银花还可解血分之毒;蝉蜕疏风清热,芦根清热生津、祛痰排脓;荆芥、防风疏风解表、透达热邪。

2.2 邪毒蕴结 若邪毒蕴结,半表半里或已入里,除腮部漫肿,疼痛灼热,兼见发热或高热,疲倦烦躁,咽喉肿痛,食欲不佳,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常用普济消毒饮,药可予柴胡、黄芩、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夏枯草、大青叶、桔梗、浙贝、玄参、生甘草等。柴胡、黄芩清解少阳郁热,和解表里;连翘破血结,消痈肿,散气郁,宣通十二经脉,以达到散结消肿止痛。《用药法象》中连翘有曰:“散诸经血结,十二经疮药中不可无此,乃结者散之之义。”板蓝根、蒲公英、夏枯草、大青叶、玄参可解瘟疫时毒,凉血散结消肿;桔梗、浙贝化痰排脓,散结消痈;其中蒲公英为治疮痈热毒之要药,配伍味甘性平的生甘草,益增其解毒消痈之效力。

2.3 邪毒内陷厥阴 若邪毒内陷厥阴肝及厥阴心包经,肝风内动,心阳受损,症见耳下腮颊肿痛拒按,伴持续高热,躁扰不安,甚则昏迷,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可以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开窍,方可用清瘟败毒饮,酌加镇肝熄风、开窍醒神之品。可用菊花清肝、蝉蜕息风止痉,石决明、栀子清泻肝火,淡竹叶散热清心除烦,用麝香、冰片、石菖蒲、苏合香开窍醒神。本病还应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预防内传。

罗笑容教授常用的外敷中药有青黛散,其主要成分有青黛、甘草、煅硼砂、冰片、薄荷、黄连、儿茶等,青黛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效。冰片辛、苦,微寒, 清热解毒、防腐生肌、止痛醒神之功,局部外用可轻微刺激感觉神经,达到止痛和防腐的功用。甘草、黄连可清热解毒。薄荷可明显抑制组织炎症反应。以醋调匀青黛散形成浸膏外敷, 有清热解毒凉血之效, 同时又能软坚散结、兼以止痛。

3 验案举隅

患儿张某某,女,6岁,2020年7月29日初诊,因右耳下腮部肿痛半天至罗笑容教授门诊就诊,当时症见:无发热,少许咳嗽,纳可,眠尚可,大便调,排尿不尽感,无尿痛尿频尿急等,舌稍红苔白脉滑。诊查:咽充血1+,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及异常。右侧耳下腮部局部肿胀,压痛,双侧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断:痄腮,证属邪犯肺卫,治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为法。方药:野菊10 g,连翘10 g,蝉蜕3 g,板蓝根9 g,浙贝10 g,公英10 g,生薏仁10 g,土茯苓10 g,桑白皮10 g,芦根10 g,生甘草3 g,淡竹叶5 g;3剂,水煎服,日1剂,青黛散约5 g加醋调成糊状,均匀地涂于消毒敷料上,厚2 mm,外敷于右耳下腮部肿痛处,用胶布固定,一日2次,一次约6小时。

2020年8月1日复诊:右耳下腮颊部肿痛明显好转,排尿不尽感消失,中药予前方减连翘、板蓝根,加谷芽、芒果核,用法同前。

按:患儿外感邪毒,初犯肺卫。邪毒侵袭右耳下腮部,致局部气虚郁滞,发成肿胀,不通则痛;肺卫受邪,肺气宣发肃降失司,可见少许咳嗽;外邪入里化热,下移膀胱,可见排尿不尽感,结合舌稍红苔白脉滑,符合邪犯肺卫之证。

罗笑容教授予自拟方治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中药用野菊清热解毒、泻火平肝,有防下传厥阴之效;连翘性寒凉,疏风清热的同时,配合板蓝根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用;蝉蜕疏散风热、熄风止痉;浙贝味大苦,性寒,《本草正》云其入手少阳,足厥阴经,可通邪毒所至之经,以期散阻滞之结;蒲公英为解毒消痈之要药;生薏仁清热排脓,土茯苓清热解毒,淡竹叶配合芦根散热清心除烦,诸药兼有通利小便之功;桑白皮清肺止咳利水;生甘草有解毒消痈之效,兼以调和诸药。配合青黛散(青黛、甘草、煅硼砂、冰片、薄荷、黄连、儿茶等)外敷局部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患者用药后右耳下腮颊部肿痛明显好转,排尿不尽感消失,复诊时调方减去连翘、板蓝根等寒凉之药,防清热太过而伤正,考虑小儿脾多不足,酌加谷芽消食导滞、芒果核行气健脾,收效甚佳。

4 小结

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小儿传染性疾病,多为急性起病,症状明显,可出现难治性并发症,应早期干预,及时治疗。西医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罗笑容教授中医儿科临证经验丰富,根据患儿发病情况,四诊合参,对此病辨证论治,初起多为外感邪毒,侵犯肺卫之表;随后容易邪毒蕴结,半表半里或已入里;或因邪盛正虚,可出现邪毒内陷厥阴。中药内服配合外敷局部用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同道借鉴。

猜你喜欢
厥阴腮腺炎外感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伤寒论》“灸厥阴”探析
从“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论治经前期综合征探析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应对?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马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治腮腺炎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处方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