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及其措施

2022-12-29 23:39周香
成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政治

周香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230039)

1 前言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影响深远,我国始终坚持对大学生群体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于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当中又以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觉悟影响最显著,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积极推动文化环境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更新进步,国内外整体环境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一定冲击。为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含义和特征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含义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的全部外界因素的总和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1]。高校校园环境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在高校校园中,一切能够对高校师生产生思想变化的外部影响因素。根据对师生思想产生作用的领域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其划分为经济、政治和为文化环境。其中,文化环境主要由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组成。高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走廊等一切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思想影响的自然物体和文化设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直接影响。精神文化环境既包括高校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又包括高校的精神风貌、学习氛围、人际交往等方面,需要依托于一定的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指的是对于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校园文化因素的综合。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特征

第一、开放性。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作为社会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其他的环境[2]。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通讯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国内外的各类资源源源不断输入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生动地体现出了校园文化环境的开放性。

第二、导向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始终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灌输[3]。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以此为方向指导,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此,我国在许多重要会议上,都有明确指示。早在20004 年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布的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强调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紧要的位置,加强人才培养[4]。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 年1 月在全国教育总结大会中明确表示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5]党和政府始终把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政治观点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第三、可塑性。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由高校师生内共同建造的成果,不同时代的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产生不同影响,因而,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反映出校园文化环境极强的可塑性。师生塑造着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态,反过来,校园文化环境也对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产生影响作用。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的必要性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完善。由于建校传统或者现实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对于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优化没有足够的重视,依然存在着建筑布局不合理、绿化水平不达标、公共开放区域管理不善等问题,未能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6]。

第二,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高校开设的思修课程是面向所有的学生进行传授,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到,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少数专业的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其他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完成考试任务去学习,学习态度很差。课堂学习参与度差,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这是高校课堂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网络环境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干扰。高校大学生思想还未成熟,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包容开放、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等优势,利于信息在短时间之内的快速大量传播,但其中存在的消极的、负面的、落后的文化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地干扰作用,不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沉溺于网络环境之中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弱化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不但造成大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高校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之中,而且给传统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巨大的冲击。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优良的高校文化环境可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大学生的“三观”在思想中自觉认同,在行动中自觉遵循。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移入大脑的存在[7],同时他也指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深化课堂知识的基础之上,激发自身的求知欲,使自身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加。同时,使得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国情,知晓国家政治政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充分理解政府决策之后发在内心地拥戴党和政府决策,利于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

2、有利于高校创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不仅对于高校学生大有裨益,对于高校自身是一个有利的提升机会。近年来,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自身积极进行改革,在建设过程之中尤其突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高校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加强校园环境的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从物质文化环境来看,高校校园内的教学设备、绿化环境、文体设施等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促进师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感染和陶冶。良好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绿化水平利于精神文化环境的进步。

3、有利于我国能够抵御国外不良思想的侵袭。在校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思想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相对地比较单纯,是非判断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袭。为了将大学生群体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需要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这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极大地提高了抵御国外不良思想的能力。通过使得大学生群体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政治立场去影响周边更多人,在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及时发挥自己的思想教育能力,多方位地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思想素质。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原则和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于高校文化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远远不够,必须要能够指导实践才有现实意义,而实践的有效开展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进行。因此,高校师生需要整合校园文化环境的有关资源开展活动,依据科学的原则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优化。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必须同时整合宏观大环境和微观小环境,始终坚持整体性原则,综合各方面因素,达到最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求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始终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积极维护党的主张,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教育的设定目标。同时,要立足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微观建设,对于高校师生进行高于社会环境的启迪、教育,使高校人才具有高于社会一般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任何背离社会宏观环境以及校园微观环境具体情况的做法都不值得提倡,必须始终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

第二,方向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方向不是盲目随意的,必须与我国社会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有统一的方向才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使大学生群体能团结在一起,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宣传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进行的是共产主义事业[8]。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在此过程中一刀切、简单化倾向,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一元主导,但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可以灵活多样,有利于有力地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思想进校园,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成果。

第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在的环境达到更优,最终是为了影响人的变化,“人”在当中既作为参与者又成为其最后想达到的目的。高校教育者们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提出了如何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这个问题,而要良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使校园的文化环境达到更新的一个阶段。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措施

第一、保障物质条件,做好基础工作。物质条件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积极做好相应物质保障,利于校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的各种因素需要相互协调,在突出一定校园文化特色的同时,达到布局合理,整体和谐的目的。学校的场馆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计划的推进,合理利用资金,致力于为师生建造一个更适合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学校的文化设施也应当投入更多金钱和精力去完善,给师生更好的思想体验。学校还可以投入一定资金将学校的特色文化、标志建筑等反映在明星片、信封、徽章上面,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在此过程当中就已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

第二、多样化课程设置,丰富思政教育形式。高校要本着建设复合型人才的理念设置大学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思想政治课程选择。例如哲学与社会思潮、中国近代史、西方美学史、传统民间工艺等课程,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有关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红色文化经典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可以通过组织观看电影、话剧表演、舞蹈歌唱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我国不同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陶冶了自身的情操,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强了抵御外国不良思想的能力。

第三、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充实思政教育内容。高校应当鼓励学生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学习西方文化成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鉴别、吸收西方文化成果[9]。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具有密切联系,这些学科的研究理论成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总体来说,国外对于这些学科的研究早于我国,研究成果更加成熟完善,有很强的借鉴性,值得我们去学习参考以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进步。这些都对于高校文化环境的优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四、利用不同教育载体,加大思政宣传力度。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采用语言文字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力更强的活动载体和网络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青睐,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竞赛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高校进行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体育比赛等,都具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其中,深入感受“主旋律”文化活动对自身的激发和感染。此外,高校的开展社团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社团还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去纪念馆、博物院等场所近距离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除了活动载体,网络载体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贴吧等大学生经常浏览的平台,发布更多积极有效的官方正面信息,为大学生及时答疑解惑,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指导。同时,高校需要加强本校校园网站建设,在本校校园网站中开展一些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化专栏,并激励在校大学生积极投稿发表专栏文章,有利于积极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环境政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