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视觉设计重构
——论新媒体对当代报刊版式设计的影响

2023-01-02 14:16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版型版式报刊

林 嵩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与发展。曾著《数字化生存》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学者尼葛洛庞帝表示,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艺术表现更为活泼、更具互动性的时期,人类将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新方式,来体验和传达多元的感官信号[1]。21世纪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媒体已然对作为传统印刷媒体的报刊在存在与发展上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下,新媒体特指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依靠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媒体形态。总的来说,新媒体包括了技术与艺术两大层面,新媒体技术主要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涉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HTML5等技术。新媒体艺术则是主要依托通讯网络、数字媒体、移动智能等前沿技术,充分融合民族和世界文明成果,充分融汇传统和现代艺术内涵,形成“大杂烩”但又在垂直范畴具备相对独立审美特征的传媒艺术。新媒体从诞生之初,就天然地具有碎片化、数字化、跨时空、即时性、强互动等物理特点,除此之外,在艺术传播实践中,还显现出主体平民化、语境娱乐化、内容定制化、渠道大众化等特点,这些或从面上、或从里子重构着当代报刊版式设计。

从积极的意义层面上讨论,“重构”是指从解构到建构的螺旋式上升的扬弃过程。众所周知,新媒体的出现和日渐成熟对传统媒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与其如此,倒不如说新媒体是衡量纸媒深化市场运营的参照物。新媒体一方面推动淘汰媒介市场中落伍的报刊,另一方面也助力纸媒的报刊与时俱进。从报刊版式设计来看,“解构”是指新媒体传播思维冲击传统报刊版式设计。当人类随着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进入移动通信时代后,社交短视频、手机交互页面、沉浸式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媒体产品,受到了媒体和普罗大众的热捧和喜爱。媒介的感知方式进入以视觉传播为主的时代,受众的审美趣味也趋向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传统报刊版式设计是以纸质媒介特性作为审美经验,相比于新媒体,纸质的弱互动性则显出平面媒介的渠道劣势。而“建构”则是指在媒体融合大潮中报刊版式设计更要建置个性。不断加速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在不断分散用户的注意力,由于人们集中阅读的时间减少,如何争取人们碎片化时间的注意力,成为许多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的运营策略。

新媒体的即时互动性和信息海量性,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完全失势、快速消亡。因此,基于新媒体的物理特点和价值特性,以及新媒体与报刊视觉设计的时代关系,下面从新媒体的碎片化审美、泛娱乐语境、报网联动思维、大数据浪潮4个角度,来探讨新媒体对当代报刊版式设计在版型大小、排版风格、传播形式、报道呈现方面的影响。

一、碎片化审美下当代报刊版型大小的精小化

碎片化,原有之义是指将一个完整的东西破碎成参差不齐的分散零块,这个概念在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等学术领域广泛使用。有学者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艺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的审美特征,具体来说即艺术的呈现形式多样化、消费市场多元化、接受群体平民化、审美方式大众化[2]。同理,如果把报刊版式设计作为一种艺术传播实践来观照时,可以发现,不断成长、发展的新媒体,渐渐培育了用户新的思维习惯,培养起受众新的接受模式,新媒体的碎片化导致人们审美感知呈现碎片化特点,当代报刊版式设计也开始尝试“碎片化”,最为直观的则是版型大小的精小化。

20世纪90年代,伴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报刊为了在单位面积内传播更多信息,从而吸引投资、发布广告,曾掀起了一股“开疆扩土”的浪潮,大多数报刊仍沿着大开版型的道路发展。传统大开张版型的报刊从阅读体验上构建出一种厚重和权威的仪式感,但在宏大叙事解体、移动传播的媒介环境中,这种仪式感与新媒体的后现代话语是相互抵触的。事实上,中国报刊上也发生了将版型向更精小方向改变的成功个案。例如在20年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南方周末》就将版式宽度减少了5厘米,使长宽比更近似“黄金比例”,被业内、市场戏称为“瘦报”。“瘦身”后的版型更具有携带的便捷性和翻页的实用性,使用户更容易阅读、更愿意阅读,如同翻看一本轻阅读刊物。当然除了“瘦报”,一些以都市报为定位的报刊,如《南方都市报》等,从其创立开始,就采取了四开小报的版型。小版型报刊规格轻巧灵活,富有人性化特点,有利于用户轻轻松松放入包中、口袋带出家门,利用上班通勤、公园闲坐等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资讯。

国外的一些报刊也在探索“小报”规格进行调整转型。2018年初,英国卫报传媒集团(Guardian Media Group)重新设计了《卫报》(The Guardian)和《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变成小版型的报刊,他们还将其产品设计理念与卫报的官方网站以及数字产品紧密联系。卫报传媒集团通过此次对版型大刀阔斧的调整,不仅让新媒体及其思想渗透到了传统报刊产业的运营模式以适应新媒体浪潮,而且转向小报还能够在印刷上面每年节省几百万英镑的成本。当代报刊版式设计上除了变“小”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精”,卫报媒体集团在具体的版面安排上也比较追求细致。改头换面后的《卫报》,其标题更加大方,配色方案更引人注目和充满时尚气息,图片布局也更加大胆,如全新的折页版块“日刊”,G2“艺术与文化”版采用“泡沫”创意进行图文布局。如此种种,皆旨在提高该媒体内容的可读性。

碎片化可以存在于新媒体的各个维度,可以是内容、形式上的,也可以是时间、空间上的,或者是用户注意力、受众反馈状态等。报刊版型的精小化,换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潜藏着碎片化的特征,这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报刊版型变革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调动了平面媒体在视觉设计上的创新活力,从而确保了报刊可以在未来的日常议程设置中博得广大广告主的关注,获得一定的广告收入和经济来源;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因其信息存在方式的虚拟性,通过虚拟空间的无限扩张,深刻转变了人们接触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受众的注意力成为了当代媒体争抢的稀缺资源;纸质媒体由于其二维空间的有限性,往往需要对内容进行筛选、编排,迫使编辑将内容篇幅合理缩短并突出重点,这成为未来报刊版式设计改革的应有之义。

二、泛娱乐语境下当代报刊排版风格的去模式化

作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者之一,拉斯韦尔曾在1948年发表过一份影响巨大的研究文章——《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并从政治学视角指出大众传播的三大功能是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3]。三大功能分别类似“哨所”“论坛”“学校”的功能。大约过了10年后,美国社会学家赖特在此基础上补充增加了“娱乐”功能。这里的“娱乐”功能包含生理和心理双重意义,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人们的感官娱乐提供了物质基础,有闲时间的增加促使人们愈发追求精神需求。而后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媒介批评家尼尔·波兹曼面对着电视音像将逐步替代书写语言的现状,提出了“娱乐至死”的残酷观点[4],他认为大众将会掉入肤浅的视觉消费陷阱中,无法自拔。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新媒体的泛娱乐传播已成为行业共识。新媒体生态所带来的视觉文化革命,媒体工作者要坦然接受、借鉴经验,而非固步自封、排斥抵触,娱乐不一定“至死”。新媒体的泛娱乐语境投射在报刊版式设计上,表达了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传播理念,即消解神秘、分解结构、去中心化、提倡多元化、推崇大众狂欢。中国报刊版式上的“神秘性”面纱从何而来呢?从历史溯源,它或许和我国近现代报刊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有关。我国最早期的近代报刊是在当时政局风云波动的大背景下,由西方的传教士们所创办。自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几次国内革命战争等,报刊发展过程几乎都随着我国的近代政局跌宕起伏。中国第一批办报的“政治家”是改良派,梁启超认为报刊具有“人民耳目”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新闻媒体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喉舌”地位和作用,使计划经济时代报刊政治宣传属性大于生活服务属性。于是,中国报刊便披上了宏大史观的神秘面纱,版式设计长期徘徊在一板一眼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报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获得了相对的经济独立性和市场运作的机遇,而且在新闻出版体制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在定位和题材上催生了一批较受欢迎的晚报、都市报、党报周末版。如今新媒体正蓬勃发展,从积极层面看泛娱乐语境下报刊再次“去神秘化”,不仅要求内容上落实“三贴近”原则,还要在图文编排、图形构成、图案风格等版式设计方面挣脱禁锢、去模式化,充分释放二维空间上的创造力,贴合用户的审美趣味。

一方面,当代报刊版式设计要有效利用图文结合原则,而且是广泛意义上的。新媒体时代审美习惯充分验证了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重大论断——世界正在进入图像时代,人们更倾向于从图像中轻松、直观地获取信息[5]。传统报刊常是一篇长文占据一大块版面,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反观新媒体对文字信息的处理更为灵动,或利用不受限制的页面空间补充相关图片;或适当加以不同的花边、装饰,使版面看起来更为生动活泼;或适度变换字体字号颜色,以达到提炼主题、强调主题之效;甚至还会制作动图、插入视频,让用户全面理解内容……因此,当代报刊版式设计要紧跟新媒体内容传播趋势,注重图文结合,且从广义上理解和把握图像,不囿于单纯的新闻照片。另一方面,在注意力经济背景下,当代报刊版式设计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眼球。互联网的“流量密码”就是要占据用户注意力,因此诸如“标题党”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实际上“标题党”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合情合理、合乎时宜地使用这些“流量密码”。一个版面除了文字和图形元素外,还有栏、行、报头、报眉、报花广告以及留白等构成要素,版面要想获取注意力,就要对各种细节进行最强战力地排兵布阵,考虑不同结构的受众群体,符合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审美习惯。在我国,《中国日报》《解放日报》《中国妇女报》等纸媒早已开始探索,也多次获得报纸版面类的中国新闻奖。比如《解放日报》在专题报道“9·3大阅兵”时,选择领导人重要讲话“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作为主打标题,选择领导人阐述的“人间正道”作为点睛之题,底下四分之一跨版铺开阅兵现场高清大图。《中国妇女报》2015年10月7日1至4版聚焦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主题,利用消息、评论等文字稿与图解新闻相结合的方式,便于读者全面掌握新闻背景。

放眼国际,许多海外报刊也在探索新的版式设计。以美国报业为例:有包围型版式的报刊,如《亚特兰大宪政报》《伊利时报》和《阿斯伯里帕克星期日新闻报》等,用了许多较小规格的图片环绕在新闻主题周围,别有一番新意;也有图衬型版式的报刊,如《圣保罗先驱报》《怀俄明州论坛报》和《威奇塔雄鹰报》等,将图片作为背景,正文和题目则浮在这幅底图之上,接近于印刷海报和网络页面;还有错位型版式的报刊,如《南卡罗来纳州报》《每日新闻》和《阿克伦灯塔报》等,将图片和文字在版面上错位布局,用户在浏览报刊版面时,有一种错落有致的视觉节奏感,让人眼前一亮;更有模块型版式的报刊,如《弗吉尼亚领航报》《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和《伯明翰新闻报》等,将文字和图形陈列为有序的“方队”,便于用户在观看报刊过程中迅速把握主要讯息[6]。

新媒体时代要想延续和提升报刊的生命力,就是要让用户在具有信息消费需要时,将报刊放入选项范围。在保证内容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当代报刊版式设计创新需要改变传统相对单一保守的排版模式,充分调度各种元素来优化报刊版面,获得读者的选择。

三、报网联动思维下当代报刊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曾在一次演讲中掷地有声地指出,未来,报刊不会走向灭亡,互联网将使传统报业“浴火重生”,信息时代将催生出拥有巨大市场的全新报业模式。默多克还预言,报刊将从新闻实体转向新闻品牌,报刊的核心业务已经不在于且不能停留于传统的平面印刷,而是应该赋予读者优质的新闻与判断。默多克是全球最大的媒体企业集团之一——新闻集团的掌门人,旗下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传播机构,包括《华尔街日报》《太阳报》《泰晤士报》等报刊,以及社交平台聚友网(MySpace)、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等媒体,他对报业的认知具有一定的远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将新媒体传播形式融入当代报刊版式设计势在必行。新闻从业者应该认清不同报刊的媒体个性,精准评估不同类型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考究传统报刊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异同关系,垂直化深耕不同版面的视觉传达,以提升传播效果。在当代报刊版式设计上,就出现了一些互联网反作用于报刊,或者报刊联动互联网的前沿热点现象。

所谓的“报网联动”,是指报刊和互联网依托其各自的媒介优势,实现内容、用户、渠道等资源的共享,通过通力协作共同搭建与受众良性互动的信息平台,从而使彼此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7]。在这一过程中,报刊要对自身的采编发业务模式进行相应革新,从而促进报刊传播力有“质”的飞跃。跟传统纸媒相比,互联网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报刊凭借着实体的触摸感、新闻的权威性、信息的集中性、保存的便利性等因素,延续着它的存在,部分读者依然保留通过报刊阅读新闻、获取资讯的习惯。当纸质媒体与互联网展开新旧媒体的反复较量时,也在加速报刊与互联网的融合,最终达到共生状态。所谓变则通、通则久,新媒体时代,报刊的概念已经不再仅仅指一个传统的、二维的纸质媒体,而是以报刊为旗舰母体,以PC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两翼,以其它新兴的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媒介为生力军的融媒体传播体系,也就是说,当代报刊已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数字化的传播平台。

过去的报刊读者可曾想过,手机还能跟报刊进行趣味互动?当人们用一部手机扫描报刊上的QR码时,就可以观看链接的新闻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这几年来,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报刊与网络的联动已成为一种潮流。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显然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机构展示媒体融合成果的竞技舞台,例如在2018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许多主流媒体就将新闻报道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像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腾讯公司就合作开发了一款“AR阅读器”,用户只要使用智能手机上的AR扫描应用,扫一扫报纸版面上的特定图像,就能够实现图像和文本几近逼真地立体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此外,《江西日报》在2019年世界VR产业大会期间亮相了全国首张AR直播报纸,读者只要利用“江西新闻”APP上的AR扫描功能,对准报纸上的主会场照片,这张照片就会浮现出该报直播团队从现场传回的大会实时播报画面。此次创新的关键就是在AR平台上首次导入直播流,实现了“报纸+AR+直播”的多维融合,打通不同的媒介技术实现打开报纸看直播,让版式设计为融媒体传播服务,由此在虚拟维度上使报纸充当电子屏幕的角色,奇幻又富有互动趣味。

当然,报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不能只是停歇在物理表层,不能只是盲目、蛮横地相加。“报刊+AR”的创新尝试让用户可以在报刊上观看视频、互动投票、参与抽奖、电商消费,不过这仅仅是工具功能的变化,没有涉及媒介的本质特征。“报刊+”的核心法则是完善报刊的传播渠道及其传播模式,以服务于更为良好的内容生产,构建报刊与用户的良性互动关系。伴随新媒体技术的演进与革新,人机交互的固有形式、边界和载体被不断打破,报网联动将在沉浸式、交互性、视听化等方面不断探索。

四、大数据浪潮下当代报刊报道呈现的数据化

新闻报道样式从对数字或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呈现方式来看,主要有“精确新闻”和“数据新闻”两种理念和形态。“精确新闻”早已开发成熟,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数字或示意图表来体现文章的关键性信息或补充性信息,给人以精当、直接、可观的阅读体验;“数据新闻”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闻采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前面提过的英国《卫报》等海外媒体,都在数据新闻的开发、采集、编辑和制作等方面有着非常成熟的操作机制。

当然,用数据说话,不仅可以理解为新闻报道从文字到可视化图表的转换,而且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数据”为报刊报道注入新的活力。首先,从行业生产上看,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都把数据挖掘当作无法忽略的职能构成。在未来,大数据昭示着新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浪潮,而数据化的新闻生产也应该在每一个新闻媒体中得到充分重视。大数据技术具有搜索、筛选、过滤、集合、分析、处理用户反馈行为信息的功能,新闻媒体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了解大众的态度,这不仅仅有利于报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继续维持和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权威,也有利于主流媒体为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反映网络上的社情民意,促进政策方针的有效出台[8]。

其次,从技术层面上看,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商业媒体、传统报刊媒体或者广播电视媒体,近年来都与专业的数据可视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如今的市场上,涌现出五花八门的数据新闻创作工具,而且可操作性较高,功能也比较完善和成熟。不论是从传统的图示、表格、舆图等类型,还是网感强烈、时尚潮流的“文字云”数据呈现,用户只要依赖这些功能强大的数据新闻编辑软件,都能够及时生成想要的可视化效果。例如将文本词频数据可视化的“图悦”“Wordle”,再如能制造交互数据信息地图的“CartoDB”,以及可以帮助制作具有一定交互性数据图表的“xDatainsight”“Google Fusion Tables”“infogr.am”,等等,新闻可视化成为了大数据浪潮中的一大旨趣。当然,数据新闻本身也伴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向前发展。例如翻看下10年前英国《卫报》所生产的数据新闻,文字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图表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数据基本还是以数字形式呈现。而近几年,气泡图、散点图等数据图表陆续出现;再如美国《华盛顿邮报》在2013年推出了以时间轴、数据地图为图示的融媒体新闻报道引发用户反响,这些在表达时间顺序、描述分布情况等信息上发挥了巨大优势,如今成为许多媒体的报道常态。

再次,从数据来源上看,不少官方机构与商业组织也在统计、挖掘和分析宏观数据、微观数据、群组舆论。比如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宏观数据来源之一的“世界银行”,在其网站data.worldbank.org.cn上,为主流媒体提供了可以使用的大数据信息。实际上,世界银行整合挖掘了其成员国的官方数据库,以便在给自身的金融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时,也为其近200个成员国的市场经济提供数据参考。在微观数据分析层面,专业的数据库则有如Integrated Public Use Microdata Series(IPUMS),是基于个体作普查的人口数据库,样本数量达到近7亿人。

总的来说,当代报刊视觉设计的重构,离不开互联网作为推手。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在不断引领新媒体消费市场、文化创意产业、传媒经济的变革。相比于传统“广播”属性的媒介,新媒体以其碎片化审美、泛娱乐体验、多元化分发、数据化呈现、跨平台分享、即时性互动、扁平化风格、个性化定制等艺术传播优势,越发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抢占舆论高地的最佳媒介类型。面对媒体融合的现实环境,当代报刊版式设计只有融入新媒体进行视觉设计的重构,报刊才能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谋求更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版型版式报刊
背带裤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连环混配现象研究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市州报特刊版式创新刍议
浪漫剪裁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
“永安五铢”的版式及分类研究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东西方服装版型的共性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