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藤县狮舞”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3-01-02 23:44李燕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藤县舞狮技艺

李燕曼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梧州 543300)

0 前言

狮舞又被称为舞狮,总共分为两个派系,分别为南师与北师。藤县隶属我国广西东部地区县城,属于典型的南派狮舞,是我国有名的狮舞之乡,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藤县舞狮文化的鼎盛时期总共有300支民间组织的舞狮队伍,几乎遍布藤县各个村落,甚至有些村落同时存在多支舞狮队伍,这些舞狮队伍通常以村、庙堂、武馆等组织形式存在。到了目前为止,经常开展舞狮活动的团队只剩下了十几只。藤县舞狮中大多数采取传统的青舞狮,通过青舞狮生龙活虎的舞动,将南狮的传统技艺精髓更好地展现出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入,人们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才培育缺乏重视。藤县狮舞艺人的增长速度已经跟不上藤县狮舞事业的发展需求,所以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创新狮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藤县狮舞人才培育十分必要。

1 “藤县狮舞”人才培养重要意义探究

我国历史优秀文化丰富,民间传承众多的娱乐活动,舞龙舞狮就是我国较为古老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舞龙舞狮活动是将传统的体育、舞蹈以及音乐进行融合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人们用来庆祝节日热闹的方式,同时也是正义威武的象征。每到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人们就会使用舞龙舞狮的方式渲染气氛,营造一种热闹非凡的场景。藤县的舞狮技艺主要形成与唐朝时期,在乾隆年间得以盛行,发展创新阶段处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有将近千年的历史,世代相传进行创新改革,最终形成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藤县舞狮目前已经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藤县舞狮中具有族群文化基因以及特定的民族精神特质等内容。藤县舞狮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具有多重功能,即为历史叙事、情感抒发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等。随着我国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藤县舞狮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锻炼青少年道德伦理、锻炼青少年意志品质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活动的追捧,是的藤县舞狮焕发新的升级,具有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场景。近年来藤县舞狮更是被当地学校纳入课程体系中。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对藤县狮舞的学习,更好地传承与学习狮舞精神,了解掌握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形成文化自豪感,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家级非遗“藤县狮舞”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探究

首先,藤县中等专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狮舞发展方向)学生人数下降。根据藤县地区相关统计,目前藤县舞狮队中的年轻群体锐减,狮队也近乎瘫痪。尤其是随着一些藤县老艺人的减少,目前的藤县狮舞团队仅有十几支,能够正常开展演出活动的也只有六支。狮队人数也由最多的百人,到现在的十几人。从人数的锐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切实解决藤县狮舞人才培育的困境,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增加藤县中专运动训练专业(狮舞发展方向)的学生人数尤为迫切。

其次,舞狮文化自觉衰退,年轻一代学生群体缺乏重视。文化自觉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同时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反思。随着多元化经济的发展,藤县人民更多的热衷于网络活动,对于舞狮的文化自觉降低。以前藤县狮舞是村民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最为重要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孩子,听到舞狮队来了,就会追舞狮团队一直到演出结束。但是近年来,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时,很少能够听到狮队的锣鼓声,学生一放假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玩手机和看电视上。由此可见,藤县狮舞文化正在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因此要想促进人才培育,使更多的人知晓藤县狮舞文化,提升舞狮文化自觉十分必要。

3 国家级非遗“藤县狮舞”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3.1 加大藤县狮舞文化宣传,提高学生传承意识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应该积极加大对藤县狮舞技艺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基于此,藤县中职学校就应该加大利用方式加大对藤县狮舞的宣传工作的开展,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络、班级微信群等等方式。除此之外,组织藤县地区各级学校学生到校内狮舞场馆进行参观和体验,切实使学生感受到藤县狮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以此使藤县地区的各级学生群体形成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斗志。这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藤县各级学生都能了解到传承藤县狮舞技艺的重要性,明确藤县狮舞技艺在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藤县中专对狮舞文化的推广宣传行为,将切实提高学生的传承意识,为培育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切实发展藤县视为,就要加大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切实将藤县狮舞的实用价值体现出来,更好地提高狮舞的文化自觉,促进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促进人才培育。

3.2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除了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外,藤县中等专业学校需要充分了解社会中对藤县狮舞技艺的实际需求与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等,然后切实结合社会体系、社会需求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藤县舞狮之后,能够学有所用。与此同时表达建立双师型的中职院校教育团队,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与技能。切实保证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先进性。此外,还要让运动训练专业(狮舞发展方向)的教师团队深入企业、社会团体,切实了解企业和社会团体对于藤县狮舞人才的要求,根据企业和社会团体的不同需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制定藤县狮舞人才的培育方案。

3.3 “一依托二对接三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国家级非遗“藤县狮舞”,藤县中专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狮舞发展方向),把藤县狮舞技艺纳入学校教育,培养相关人才。但是近年来,无论是报读人数还是生源质量都有所下降。狮舞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学员,需要训练场地,更需要具有独特狮舞文化底蕴的传承场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单靠中职学校传承发展,力量是有限的,必需联合普通教育的力量,以共建社团的方式进行国家级非遗的传承,才有可能进行最大限度地推广非遗。对此,对狮舞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形成训练依托藤县中专的运动训练专业(狮舞发展方向),出路对接企业和高校,招生实行中专学校、初中学校、社团三方联动的“一依托二对接三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藤县中专强势专业即运动训练专业(狮舞发展方向)引领,以藤县中专的实训基地和师资条件为依托,与各初中签订协议,共建职普融通狮舞民族文化社团,挖掘培养初中学校舞狮优秀苗子。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大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教育制度的改革,规定学生在进行完义务教育之后,即可直接进入到中职院校开展狮舞技艺的学习,更好地为藤县狮舞活动提供人才基础。这有别于以往的招生方式方法,既宣传了中职学校的狮舞专业,向普通教育的学生推广宣传国家级非遗“藤县狮舞”,又能解决招生问题,一举两得。学生人数增加,还需要考虑的就是流生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希望自己或自家孩子学有所成后能找到一份工作或者继续升学。所以学校与企业应该加大合作力度,切实保证学生的就业保障,促进藤县狮舞发展。

4 结语

相比于现代科技,国家非遗物质文化更具有“温度”。人们参与、观看舞狮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切实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提出加大藤县狮舞文化宣传,提高学生传承意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依托二对接三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系统的人才培育体系,保证狮舞技艺人才培育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藤县舞狮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书画作品展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狮
藤县水上民歌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藤县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