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

2023-01-03 18:52杨进怀袁爱萍李世荣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2期
关键词:土方水土保持公园

杨进怀,袁爱萍,李世荣

(1.北京市水务局,北京 100038; 2.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北京 100036)

遵循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要求,推动新阶段城市水土保持的高质量发展。

1 形势与要求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坐落于永定河冲积平原上,面积16 410 km2,山区面积占6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太行山,北部为燕山山脉。北京境内有五大水系,分别为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北京年均降水量585 mm,但由于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雨时段集中、局地暴雨突发等因素影响,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引发边坡和绿地水土流失。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不断发展的北京,面临很多揪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等,人口、环境、交通、住房、资源等大城市病,都严重困扰着北京的发展。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工作作出指示:“努力减轻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和台风灾害损失。”

为了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提出了治水要从治村抓起,保水要从保绿抓起,节水要从种植抓起,管水要从沿岸抓起;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的“四抓五保”工作要求。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要求“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本市加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作,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鼓励在已建成的居住小区、公园、绿地、道路、下凹式立交桥及其他人口密集、地势低洼等区域建设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

在北京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中,北京市认真落实“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要求,打破行业、专业的边界,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源头保护、综合治理,时代要求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典型及主要做法

2.1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与修复之温榆河公园

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北边缘,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处,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游,处于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内,是北京市重要的防洪通道和生态走廊。公园总占地30 km2,建成后将是北京市最大的“绿肺”,形成北有北京温榆河公园,南有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是“北园南心”的重要节点。温榆河公园向北延伸连接长城文化带,向西联系永定河文化带,向西南联系主城区,温榆河公园内的一些文化景点需传承历史文脉和历史记忆,将文化融入公园建设中。

温榆河公园依托温榆河和清河,与永定河、凉水河、通惠河、北运河共同构建中心城区三环水系绕京城的绿色生态圈,成为市域大山水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构建“一心、两带、多廊、十片、多点”的整体空间格局。

山:在建设过程中,竖向设计遵循尊重现状、少扰动的原则,局部挖湖堆山,营造微地形景观。西侧在原有高地上人工堆山,为园区主要填方区域;湿地、曲河是集中挖方的区域。主体工程对部分建筑垃圾借助微地形进行就地消纳,剩余渣土实行资源化处置,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

水:做足水文章,以水为脉,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在现状水系基础上,优先利用再生水,充分利用雨洪水,构建生态湿地,优化防洪空间。按照“大水漫、小水涓,低维护、共自然”理念,打造“一区三河六闸堰,二水五环十湿田”的水生态空间布局,构建安全、生态、低碳、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水是温榆河公园的灵魂与命脉,坚持以水为魂、以水为脉,创造性地从净水、水系连通等多方着力,打造生态治水“示范样本”,实实在在为市民、为其他物种创造优质环境。

林:营造生态优先,风貌协调,与功能和体验相契合的近自然城市森林。划定约135 hm2生态留野区,其中所有植被均保持原状,不采取修剪、割除、除虫等措施,用来监测此区域各类植物的生长及演替情况,为未来北京平原地区绿化的自然化提供依据。

田:坚持耕地“非农化”底线,严格保护落实公园范围内耕地保护空间,合理利用耕地,实现林田交织,打造农业生态教育和体验类互动项目,把生态课堂搬进公园,培养孩子们的护田爱田意识,增加公园吸引力。通过种植设计,营造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观:春季油菜花和麦田,夏季荷花,秋季玉米、谷子,冬季冬小麦。

湖:通过园区沟渠水系连通、总体地形营造、立体水系设计、生态地形构建,建设3处湿地,水面面积约60 hm2,形成良好的“水动力、水交换、水形态、水生态”条件;通过动植物生态系统营造,构建“浅湾湿地+水下森林+自由水面+水生动物”的自然净化系统。治水造园,舍直取弯园林化改造排水渠,营造蜿蜒的曲河景观,依托东湖与曲河景观化布局沙子营蓄涝区,切实做到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

草:保留现状生态资源,不割草,满足生态、蓄滞洪等基本需求。生态修复现有腾退区和渣土堆,待植物复壮后(养护2~3年),按照低维护运营自然郊野状态,作为成长型公园的“成长空间”。飞凤谷是约150 m长的生态廊道,两侧山林绿谷高低错落,如翩飞之翼,这条蜿蜒的绿色草谷,有满坡的芒草,有青色的砾石,是亲子游玩的不二选择。

沙:温榆河成长的历史就是河流千年变迁的历史。栖凤滩原是温榆河的老河床,沉积千年砂石,后来世人逐水而居,集聚而成沙子营村,并建设了砂石料场。为了“把原来的砂石留下来,把历史的记忆留下来,把村民的乡愁留下来”,因地制宜,营造一片沙滩游憩场所。

温榆河公园集生态涵养、生态修复、蓄滞洪功能于一体,兼顾文化、休闲、体育等多元功能,形成水绿融合、生物多样、生态惠民的大尺度生态空间。探索荒野式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公园四级生态管控要求,充分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生态要素,构建多样性生境,将温榆河公园打造成为生态体验感十足的大尺度生态空间,营造森林、灌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境,打造“鸟的天堂”“鱼的家园”。

2.2 治理城市内涝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区,位于南部平原,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大兴、朝阳与通州三区交界处,面积58 km2。为了解决开发区内涝问题,从规划、竖向布置及土石方综合利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等方面综合施策。

2.2.1 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融合

建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一级开发、项目建设三级融合的城市水土保持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为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级:城市总体规划测算出各类建设项目土方量,就地平衡,用于塑造凹凸有致的城市地形。第二级:一级开发保证水土保持规划分区实施,根据道路高程控制建设项目的高程和土方的调配,设定土方转运场所;利用公共绿地调蓄分区内的雨水;设置临时苗圃,保证城市植被多样化、景观化,尽量避免“大树搬家”。第三级:按照开发区水土保持指南,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可研阶段)、水保措施初步设计、监测与监理(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工作,合理分工,职责明确;遵循规划审批,并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具体项目落实。三级控制体系可有效防治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人为水土流失,及时修复生态环境。

2.2.2 强化土石方三次平衡——严把项目用地竖向布置关口

城市规划阶段:做到土方利用总量测算和竖向高程控制,土方就地利用,不出区。一级土地开发阶段:土石方利用遵循“就近合理平衡”原则,减少外运,合理营造城市地形。项目建设阶段:优化设计标高、尽量消化项目自身产生的土方,余方可结合周边集中的绿地、公园或绿化隔离带等就近消纳和利用。利用三次土方平衡,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就地参与营造城市地形,减少土方消纳场占地。

据测算,开发建设中产生的土方就地平衡可使原地面高程提高1.5 m左右,按照土方竖向布置从高到低的原则,极大地改善规划区域防洪排涝条件。

2.2.3 优化“水-土-生”资源配置——构建自然和谐的水保措施体系

水:雨水收集与控制利用措施。主要包括集雨池、景观水池、人工湖等雨水集蓄措施,透水铺装、渗水井、渗沟、植草沟等雨水下渗措施,集雨式绿地、透水洼地、旱溪等雨水蓄渗措施,以及施工期场地排水措施等。

土:土方利用与地形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土石方三次平衡,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并综合利用,临时堆土及弃土弃渣场防护措施,地形控制与竖向布置等。

生:植被恢复与园林景观措施。主要包括植物品种选择与优化配置,外墙、出入口、转弯处、小品等重要节点景观绿化,以及集雨式绿地、台阶式微地形造景、道路两侧绿化美化、湿地等水域环境绿化美化。

落实规划阶段水土保持工作,依规划控制、指导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构建“水-土-生”自然和谐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已成为开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常态,也是北京城市水土保持新模式的有效探索与成功实践。

2.3 城市水土保持之综合监管

2.3.1 加强事前监管——严把审批关

从1997年开始进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工作,到目前市级共批复了3 100余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涉及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类建设项目1 700余个。

2.3.2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监督检查

通过“双随机”抽查、重点项目专项检查等方式,不断强化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生产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履行水土保持义务,守护首都绿水青山。

“十三五”期间,开展了北京环球度假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424个建设项目“双随机”抽查工作;对冬奥会场馆等1 565个建设项目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完成2 300个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情况跟踪调查,8 284个疑似扰动图斑现场核查,320个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核查。全市生产建设项目共建成集雨池近1万处,集蓄雨水245万m3;建下凹式绿地1 500万m2,透水铺装2 800万m2;剥离回用表土近1亿m3,综合利用土石方3亿m3;恢复植被5万多hm2;建成洗车池、沉沙池1万余座;减少水土流失500余万t。

3 结 语

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会点,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以习总书记视察北京系列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不断开拓进取,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阔步前进。

猜你喜欢
土方水土保持公园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在公园里玩
浅析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