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随访对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患儿生存质量及身体意象的影响

2023-01-03 09:18宋青青
全科护理 2022年35期
关键词:导管家属量表

邓 婧,宋青青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21%[1-2]。研究发现,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不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患儿生命安全[3]。临床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主要手段是介入治疗,介入术后患儿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加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机体的耐受性较差,患儿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儿的预后生存质量极为不利[4-5]。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患儿会感知到自己与其他小儿之间的差异,会表现出不佳的身体意象,这会影响患儿身体的成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目前心内科的治疗方式以介入治疗为主,患儿在围术期需要长期的追踪随访,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干预[6-7]。个案随访是针对患儿的个性化生理特点,采用个性化随访护理指导患儿度过一个安全的时期,为患儿的术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条件。患儿个性化随访指导是指在患儿出院后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对患儿进行健康指导等[8]。研究发现,个案随访指导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个性化随访对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患儿生存质量与身体意象的影响,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儿有心脑血管疾病;中途退出的患儿及家属;患儿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患儿有器质性心脏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护士向患儿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册子,让患儿及家属详细了解疾病知识,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护士应该详细地向患儿及家属解释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做好药物的指导与干预,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穿刺点状况,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皮肤有无瘀青,穿刺处患肢有无肿大,足背动脉是否正常,穿刺处血管有无动静脉瘘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告知责任护士。护士应该将术后患儿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患儿术后体位摆放要合适。护士要采用心理干预策略,减轻患儿及家属紧张的情绪,为患儿提供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随访干预,具体如下。

1.2.1 构建个性化随访干预小组 个性化随访干预小组有8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个案管理师、3名护理人员、3名主任医师、1名营养治疗师,干预小组由临床护士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所有的成员考核合格以后才可以进行个性化随访干预。小组责任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构建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

1.2.2 制订个性化随访干预内容 护士应该根据患儿的个性化疾病特点制订相应的疾病随访内容,在患儿出院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第1个月对患儿介入术后伤口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患儿的健康状况以及患儿的用药依从性状况,小组成员随访患儿的治疗、饮食及肢体运动锻炼情况,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与患儿沟通,增加亲人之间的关爱,患儿家属照料患儿,护士通过微信群向患儿家属发送疾病健康知识。第3个月对患儿术后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患儿用药情况进行评估。第3个月重点随访患儿介入术后有无并发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封堵器移位、穿刺点出血。评估患儿肢体的运动锻炼情况,鼓励患儿家属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开展知识讲座。第6个月护士要对患儿的疾病康复状况进行评估,还有评估患儿术后健康状况及治疗依从性,了解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应对方式、疾病治疗康复方案,同时护士应该指导患儿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让患儿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对待疾病。

1.2.3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护士通过微信群每天定时向群里发送疾病健康知识。对于患儿及家属存在疑问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1.2.4 心理护理 护士应向患儿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册,让患儿家属详细了解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护理要点,同时护士应纠正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减轻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反应。护士还应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确认患儿对自己形象的认知状况,护士应主动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预后方面的知识,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指导患儿家属多与患儿沟通,多陪伴患儿。护士将各个阶段对患儿随访的内容采用纸质的形式发送给患儿家属,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康复训练的好处,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引导患儿与家属进行沟通,鼓励患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患儿的生存质量状况、身体意象及心理状态。①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PedsQLTM 4.0量表,该量表从国外引进,具有较好的信效度[9]。本研究使用2~6岁年龄段的量表对患儿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有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学校)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生存质量越好。②身体意象:采用身体意象量表对患儿基础评价,该量表包含术前和术后身体意象2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儿对自身身体适应性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863,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0]。③心理状态:采用儿童焦虑量表、儿童抑郁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1]。儿童焦虑量表由5个因子组成,共41个条目,每个条目按0~2分计分,得分≥25分表示有焦虑;儿童抑郁量表由5个因子组成,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按0~2分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儿抑郁状况越严重。

2 结果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身体意象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个性化随访能够提高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生存质量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生存质量[12-13]。目前,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临床上主要是介入治疗,患儿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致使患儿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加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机体的耐受性较差,患儿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儿的预后极为不利[14-15]。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家属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知,会导致患儿家属出现消极情绪反应[16],而一般护理措施只注重对患儿住院期间的照护没有考虑到患儿出院后的护理,导致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低。因此,本研究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个体出发,对患儿开展个性化随访干预,能够满足患儿家属对患儿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服务,满足了患儿出院后的照护,同时对患儿进行个性化随访,能够对患儿进行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预后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实施个性化随访后,观察组患儿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随访干预能够提高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一致[17],这可能是因为通过对患儿实施个性化随访干预,患儿生存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减轻。个性化随访干预能够帮助患儿更好地敞开心扉,患儿更容易接受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儿的预后生存质量[18]。护士通过对患儿的疾病康复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儿的健康状况,制订患儿康复训练计划,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患儿的预后治疗效果,同时护士应该指导患儿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让患儿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对待疾病,这也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治疗效果[19-20]。个性化随访干预能够帮助出院后的患儿享受到完整的康复训练,帮助患儿改善生存质量,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加积极的护理服务。

3.2 个性化随访能够改善患儿的身体意象,降低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身体意象得分为(8.31±0.85)分,高于对照组的(5.69±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者的结果相一致[21],个性化随访干预,提高了患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身体意象,在个性化随访过程中护士通过借助微信平台向患儿发送疾病健康知识,患儿家属能够及时了解疾病状况,这样间接调整了患儿对自我身体意象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适应自身身体的变化[22-23]。实施个性化随访后,观察组患儿焦虑得分为(23.81±1.19)分、抑郁得分为(24.68±1.74)分,低于对照组的(26.23±2.72)分、(32.57±2.82)分(P<0.01)。说明个性化随访干预,通过对患儿及家属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反应。护士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确认患儿对自己形象的认知状况,护士主动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预后方面的知识,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指导患儿家属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多陪伴患儿,有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

4 小结

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实施个性化随访护理,能够提高患儿预后生存质量,改善患儿的身体意象,降低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该项研究对临床护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今后应该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弥补本研究的不足。

猜你喜欢
导管家属量表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