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3-01-03 02:51胡必军吴昊
健康之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椎动脉椎间盘颈椎病

胡必军 吴昊

人到一定的年龄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就拿颈椎病来说,它是因颈椎长时间劳损过度、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使得颈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出现的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该病常见于上班族、久坐族,这类患者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不正确的睡姿与坐姿,表现为上肢放射性疼痛、颈背酸痛、身体僵硬等。部分症状较轻者只要改善生活方式就能改善症状,若症状严重,就需要采取一些治疗方法。但治疗方式也不是千篇一律,应按照不同的病程与病理类型来选择。

颈椎病的分类

颈椎病常见的类型包括交感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等。其中,交感型颈椎病为颈椎病变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多见于30~45岁人群;神经根性颈椎病表现为锥间孔变窄压迫神经根,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受到压迫而导致供血不足,高发年龄段在30~40岁;脊髓型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因颈椎退变直接压迫或刺激脊髓,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颈椎病的症状

得了颈椎病会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头晕目眩,脖子发硬、疼痛、发僵,记忆力下降,颈部活动受限,反复落枕,手臂无力,手指发麻,心律不齐,走路无力,失眠多梦。肩背部沉重感等。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法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应时刻保持脊柱的正直,养成良好的坐姿,注意间隔休息,防止颈椎长期维持在曲颈姿势。同时,还要定期锻炼肩颈肌肉,如游泳、扩胸运动、引体向上一类的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适当做些双上肢前屈、向上拉伸、旋转活动,特别推荐在长期伏案和低头工作后进行,不仅能够锻炼肌肉力量,还可以有效缓解疲劳。

药物治疗法

倘若肩颈或颈椎十分疼痛,可口服抗炎镇痛类的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采取辅助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乙哌立松片、复方氯唑沙宗片等,都能够减轻由颈椎病引起的颈肩局部肌肉痉挛与僵硬的状态。如果剧烈疼痛影响到睡眠,还可口服镇静催眠类的药物,如地西泮片等。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从而有效促进神经组织的能量供应,调节神经的新陈代谢,如维生素B12、维生素B1等。如通过长期对症治疗没有得到缓解,可进行封闭治疗。此外,改善受压神经周围的循环药物,如迈之灵等,能够使周围的水肿与静脉迂曲得到缓解。

中医药在治疗方面也有不错效果,主要有中成药制剂、外用贴膏等。比如用三七、红花等活血化瘀、活血止痛的中药材经过特殊的工艺技术,添加至膏药中。使用期间,将膏药贴在痛处,通过皮肤渗入体内,发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一般的慢性劳损、落枕、颈椎损伤与受凉等,这种膏药使用效果更佳。

物理治疗法

物理治疗方法又被称作理疗法,包括超短波、石蜡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颈椎牵引可有效帮助恢复颈椎曲度,颈后关节嵌顿或错位也可通过该法进行治疗。大部分做过理疗的患者都知道,在做理疗的过程中会非常舒服,一段时间不做又与往常一样。所以,理疗大多用于疾病早期。

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颈椎某一节段明显不稳,颈部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当患者在外伤或其他原因作用下症状突然严重,甚至出现瘫痪时,就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颈椎后路减压手术、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等。前者需要在颈部后方手术,包含有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椎管扩大与椎板成形术等。后路手术多应用于多节段的颈椎病突出与颈椎管狭窄的患者,旨在扩大椎管,而后脊髓会有一定的漂移,从而消除压迫,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后者主要是对致压的椎体后缘骨质、部分相邻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切除,通过前路切一个小口,再将椎间盘取出来,最后采用融合固定的方法。

现阶段,许多颈前手术以微创形式为主,术中通过对变形的椎间盘进行切除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比如,由透视机引导定位,使用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椎间盘的摘除;针对有骨赘增生的患者,需要将增生的骨赘去除掉。

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需强调,中医要根据患者体质进行辨证治疗。如气阴两虚夹瘀证,多见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即便卧床,也会出现眩晕,常伴有乏力、烦躁易怒、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咽感口苦等症状。倘若患者舌面光剥无苔,脉沉细,宜安神醒脑、调和气血、益气养阴,可用枸杞子、炒枣仁、天麻、丹参、地龙、杭菊花、川芎、白芍等方药。寒湿阻络型病证,多见于神经根型与颈椎病颈型,患者常伴有头痛、畏寒喜热、头部扭转不利,可见舌淡红,脉细弦,苔薄白,宜温经活血、止痛通络、祛寒除湿,可用当归尾、羌活、炒神曲、川桂枝、葛根、赤芍、天麻、川芎、炮甲珠等方药。

疾病预后

避免卧床玩手机、看书、看电视等;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对屏幕保持仰视6°~10°;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肩颈部。如果有头晕、手麻等症状,可采用中医内服外治的方法缓解症状。对于肩颈疼痛等普通症状的颈椎病,想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可辅助运动和改善生活习惯。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在工作2 h后注意休息6~10 min,并改变体位,等到颈部疲劳消除后再继续工作。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在睡觉,熟睡时基本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因此选择合适的枕头非常重要,切不可过高或过低。枕头过低,会导致颈椎变直,容易造成不均衡供血,受力大多作用于頸椎处,容易促使椎间盘膨出;枕头过高,极易造成颈椎反张,使颈部压力过大,也会造成不均衡供血,阻塞气道,引起缺血缺氧,常出现耳鸣、头痛、失眠、头晕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适当利用矫正支具,如颈托、颈部矫正器等,有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的作用,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起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效果。

猜你喜欢
椎动脉椎间盘颈椎病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