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04 14:36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草畜肉牛畜禽

范 东

(甘肃省临泽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临泽 734200)

临泽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现代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强县”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优化“4(种畜菜果)+1(现代丝路寒旱农业)+N(特色产业)”产业布局,做精肉牛产业,做优生猪产业,做大饲草产业。截至2021年底,临泽县畜禽饲养量达到220.66万头(只/羽),其中猪饲养量18.27万头,牛饲养量25.1万头(含奶牛1.2万头),羊饲养量55.49万只,鸡饲养量121.8万羽;出栏畜禽128.14万头(只/羽),其中猪出栏11.75万头,牛出栏9.5万头,羊出栏31.59万只,鸡出栏75.3万羽。畜产品产量达到9.39万t,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4.01万t、0.13万t、5.25万t。畜牧业增加值达9.99亿元(含渔业增加值0.0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37.9%。人均牧业(含渔业)纯收入为6 475.75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4.3%。2021年农民养牛收入人均达到4 25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5%,占人均牧业(含渔业)纯收入的65.6%。草畜产业已成为临泽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1 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发掘特色资源,打造草畜产业发展体系

一是加快畜禽规模化发展。临泽县以落实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契机,充分利用县域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连片布局、规模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 250万元,着力构建肉牛、生猪、水产养殖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在肉牛产业发展上,建成以大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牛羊定点屠宰加工厂为主的龙头企业,兴农、远大、旭丰等80个肉牛养殖场(合作社)为基地的肉牛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养牛10头以上养殖大户1 224户,存栏肉牛10.6万头,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 0%;在奶产业发展上,建成甘肃雪莲乳制品加工企业1家,建成蓼泉奶牛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五泉奶牛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甘肃瑞谐良种奶牛繁育场、新华草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4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合作社),发展存栏10头以上奶牛养殖大户21户,存栏奶牛达1.2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在生猪产业发展上,建成荣盛生猪屠宰加工厂1家,建成德福、正华、银都、金鑫等存栏5 000头规模养殖场6个,发展存栏50头以上养殖大户114户,存栏生猪5.2万头,猪规模化设施养殖比重达到95.6%;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上,依托鹦鸽嘴、双泉湖、红山湾等14个湖库,建成红桥庄园、新华宣威、双泉湖景区等观光休闲渔业场5个,建成集友、祁连雪等水产养殖场4个,发展水产养殖户21户,水产品产量达到6.2万t。全县共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152个,其中生猪养殖场(区)37个,奶肉牛养殖场(区)88个,肉羊养殖场(区)16个,鸡养殖场4个,其他养殖场(区)7个。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3.2万户,适度规模化发展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提高饲草资源高效利用水平。近年来,受种植效益和人工种草政策扶持的双重影响,农户种植紫花苜蓿、饲料玉米等优质牧草的积极性逐步高涨。目前,已形成平川一工城、蓼泉南沙窝、新华小泉子、国营临泽农场、五泉林场等连片牧草种植基地6处。全县累计发展集中连片万亩以上规模种草示范点2个,千亩以上规模种草示范点12处,100亩以上规模种草大户65户,10亩以上种草大户613户。2021年全县种植饲草面积1.17万hm2,制种玉米1.67万hm2,大田玉米0.67万hm2,年产各类饲草70万t,可满足50万头奶肉牛、40万只肉羊的发展需求。2013年以来,临泽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将秸秆饲料化利用纳入县委一号文件政策扶持范围,不断提高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全县基本形成了规模养殖场大窖青贮,适度规模养殖农户集中连片建设秸秆高效利用示范点,企业打包、袋装青贮加工利用的多种发展模式。同时,鼓励支持企业拓宽秸秆利用新路,延伸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链。全县累计建成规模化秸秆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8家,其中建成泽牧、宏鑫秸秆打捆、袋装青贮加工企业2家,建成欣海、天源、三禾秸秆制粒(块)加工企业3家,建成新异秸秆破壁膨化生产加工企业1家,建成恒丰源草粉加工企业1家;组建秸秆收割、饲草运输、铡切压实等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30多个,注册“康利”“转湾河”等秸秆饲料品牌2个,创新“饲草青贮银行”“联户青贮、分户使用”“集中大窖青贮、分散裹包销售”等存贮利用模式,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青贮难和秸秆乱堆乱放焚烧等污染环境的难题。全县年产苜蓿颗粒、秸秆颗粒、袋装(裹包)青贮等商品饲料达到10万t,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产品销往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初步实现了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运作。2021年,全县青黄贮秸秆60.18万t,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了86%以上。

1.2 突出绿色优质,构建生态循环发展格局

一是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清洁化生产和生态化养殖技术,健全完善畜禽养殖规模化、种养结合循环化、源头控制减量化、综合治理机制化的工作机制,建设完善三级沉淀池、堆粪场等粪污处理设施。全县累计修建排污管道47条25 970 m,堆粪场171个76 265.63 m2,沉淀池192座78 838.18 m3。全县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区)79个,大型养殖场(区)64个,均已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二是优化粪污利用方式。在做好传统畜禽粪便发酵还田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粪污处理利用方式,推广“秸秆-食用菌基质-有机肥”循环模式,推动形成“种、养、菌”三元循环,建成百惠沃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鼎丰源凹土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奋君矿业有限公司、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利用畜禽粪污生产生物有机肥,年可生产固体有机肥50万t。建成雪莲奶牛场沼气发电生产线1条,年可生产沼气72万m3,可发电108万kW·h。2021年,全县畜禽粪污产生量约133.96万t,综合利用121.97万t,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到达91.05%。严格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完善乡镇病死畜收集点,着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工作,改进处理工艺。2021年,全县收集处理病死畜禽尸体2 866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1.3 强化要素集合,助推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提升产品效益作为发展草畜产业的主要抓手,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各类畜牧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甘味”农产品品牌认证。截至目前,共有15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全县“三品一标”畜产品占比达45%。大唐牛肉、雪莲奶粉正在申报“甘味”农产品品牌认证。同时,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注册“唐红盛世”“金林肉宝宝”“陇旭丰”“转弯河”等畜产品商标,进一步提高畜产品的知名度。此外,创新营销理念,通过淘宝、快手、抖音等网络营销和在成都、深圳、兰州开设专卖店等方式,扩大市场空间,提高畜产品市场占有率。

2 存在问题

2.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已建成的龙头企业因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自我发展能力弱,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屠宰加工企业只是屠宰或初级加工,加工规模、水平和档次不高,产品单一、品牌效应小,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畜产品销售基本处于卖活畜、卖酮体、卖原奶的初级阶段,畜产品加工增值和附加值低,基本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产品增值效应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2.2 品牌产品培育相对缓慢

特色优质畜产品多而不优,大而不强,在市场上站得稳、叫得响、卖得好的畜产品品牌较少。品牌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品牌创新、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竞争力较弱,“张掖肉牛”的名片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3 产业链利益联结不紧密

全县畜牧业总体尚处于产业链细而短、服务链短而小、价值链离而散的状态,产业化的经营机制还没有形成。草畜产业各环节彼此分离,市场主体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缺乏整体性,难以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同发展、一体化运作,不仅拉高了生产、交易成本,导致部分市场主体产生定位不准、资金沉淀等问题,也不利于产业内的循环利用和互动优化,制约了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2.4 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畜禽养殖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旧突出,受资金制约,规模化养殖企业、养殖场(户)扩容增量动能不足。现有的养殖企业、养殖场(户)大都缺乏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很难得到足额贷款支持,且贷款周期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全力抓好肉牛产业园区建设

以标准化、规模化集中养殖模式为主攻方向,以保供给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引导分散养殖户采取入股、托管等方式参与畜禽进小区工作,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区)建设力度。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加大倪家营镇高庄、沙河镇兰化、蓼泉镇墩盛等3个肉牛养殖园区建设,利用3年时间,每个园区肉牛存栏规模达到1万头以上。抓好蓼泉镇以唐湾、墩子、湾子、蓼泉、新添、双泉等村(社)为主的肉牛养殖产业带,建成千头以上肉牛养殖场区7个,发展肉牛养殖2万头以上,打造全县肉牛养殖产业集群。

3.2 突出抓好肉牛产业强镇建设

着力打造倪家营、新华、蓼泉3个肉牛产业强镇,利用3年时间发展,每个镇肉牛饲养量达到5.5万头以上。新建肉牛养殖场区15个,发展30头以上养殖户达到600户,100头以上养殖户达到60户。

3.3 重点抓好生猪产业园区建设

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两手抓,全面落实生猪养殖用地、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抓好倪家营镇黄家湾、平川镇一工程、蓼泉镇下庄等3个生猪养殖园区建设,每个养殖园区新建存栏5 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5个,生猪饲养量达到10万头以上。

3.4 突出特色抓好水产养殖集群建设

加强院地合作,引进推广鲈鱼、虾等名优特水产新品种和设施水产养殖、水循环利用等新技术,以临平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集友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园区。重点抓好以化音磨沟水系为主的水产养殖集群。改造虹鳟鱼、金鳟鱼养殖、餐饮、游玩为一体的鱼庄,奏响乡村振兴泉水叮咚生态“水文章”。

3.5 内引外联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工作

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产业集群建设,围绕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通过重点招商、定位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来临泽考察投资。重点抓好蓼泉下庄10万头生猪养殖园区、美加农和牛养殖园区、西宁美宁肉牛养殖场及牛羊屠宰加工项目、平凉红牛及牛羊肉熟制品加工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县肉牛养殖、加工水平,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6 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扎实开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和创建工作,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跨村、跨区域、跨界联合,组建集饲草种植、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着力提升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7 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

强化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区)建设,推进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利用农博会、兰洽会、张交会、临泽农特产品推介会等节会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构建以“甘味”品牌为引领、县级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为支撑的“甘味”农产品品牌体系。强化与外部市场的对接联系,扩大市场空间,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8 丰富循环农业发展新业态

加快推进以种植、养殖、食用菌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现代农业循环新模式,不断延伸“种-养-菌-肥”产业增值链条。积极推广应用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技术,加快秸秆“五化”转化步伐,力争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加大病死畜禽、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确保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猜你喜欢
草畜肉牛畜禽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肉牛口炎咋防治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