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术中低体温

2023-01-04 11:39王亚男
健康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代谢率输液体温

王亚男

为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室的温度一般都会控制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而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对手术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同时又担心手术室内的温度过低,造成术中低体温,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他们会穿许多衣服保暖。实际上,过多的衣物会妨碍手术的正常进行,且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低体温情况,医务人员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术中低体温对于人体的伤害。那么,术中低体温的成因只是环境温度过低吗?出现术中低体温,医务人员又会怎样应对呢?

术中为什么会出现低体温

术中体温降低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低温环境中时间过长。为了减少细菌的繁殖,手术室内的温度一般都会控制在22℃左右,因此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手术完成,低温环境的影响始终存在。而长时间处于这种低温环境中,患者极容易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与此同时,手术患者在接受全麻后,自主意识会丧失,人体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也短暂丧失了体温调节的功能;麻醉药还会使得患者的肌肉松弛,身体的产热也有所减少;在麻醉药的作用下,患者血管会出现扩张,机体的散热增加。以上因素叠加,最终导致患者体温有所下降。

手术时间越长、患者暴露范围越大、手术的切口越大,都会使患者的体温流失越来越明显,加大手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实验数据表明,手术时间如果大于2 h,或是全身麻醉的时间大于3 h,会使得患者的体温出现下降。另外,输液、输血、生理盐水清洗、纱垫填堵都会使得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

此外,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不佳,术前出现紧张与害怕的心理都可能导致机体对于外界刺激更加敏感,造成术中的体温降低。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机体有哪些危害

凝血功能紊乱

体温的降低可以减少凝血酶的活性,同时减少了血小板的数量,从而造成了血小板细胞作用降低。这种状态下的血小板细胞受到了诱导,会分泌出大量肝素样因子,从而发挥自身抗凝功能,人体自身的血液凝固功能也受到了抑制,易导致患者出血增多,手术时长延长,输血量增加。对严重创伤的患者而言,更容易发生酸中毒、低温和凝血功能障碍的三联征。

机体代谢率下降

在低体温的情况中,人体代谢率会降低,对药物的代谢时长也会有所增加。对于接受全麻的患者来说,麻醉时间会有所延长,使得苏醒与恢复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仅如此,由于代谢率的下降,麻醉药物迟迟无法完全代谢,比如常用麻醉药布比卡因有心脏毒性,在患者体内停留过长,可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影响循环系统

体温下降会对心肌收缩能力有所抑制,心排血量减少,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的病症。而一旦人体温降低至30℃以内,心脏会出现室性早搏、室颤等问题,体内循环系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体温降低还会减少机体的代谢率,对氧气的需要量也降低,从而加剧心肌缺氧状况。

增加切口感染概率

由于体温逐渐降低,导致血红蛋白的氧气亲和力增加,血浆中的氧不能有效弥散,组织缺血的现象进一步加剧。缺氧的狀态还会降低白细胞介素的产生,人体内的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开始失衡,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也有所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术中或术后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如何预防术中低体温情况的出现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并不困难,但要引起重视。在术前,医生需要提前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以及部位、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术中可能出现的低体温情况。尤其是心理引导,在术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术中体温降低。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半个小时左右,对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进行调节,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机体的散热。当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时,更加有利于患者保持适宜的体温,使手术进程更加顺利。

减少患者的暴露面积也是预防低体温的有效手段。必要时可以采用保温毯,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进入手术室的时候最好使用保温毯进行掩盖。此外,还可以提前对手术床进行适当升温,利用升温毯进行预热,根据手术实际需要对温度进行调节。婴幼儿手术中,其暴露面积更大,手术时可在床边使用暖风机进行加温。

在手术中,需要为患者输液或输血时,应该实现对液体内容物进行加温预热,但要注意将温度控制在36℃~37℃,以免温度过高破坏输液成分。术中全程要加强患者的体温监测,以便及早发现低体温情况,并进行保温处理。

术后为保障患者尽快苏醒与康复,要对病房的温度进行一定把控,避免病房温度过低,不利于患者的体温恢复;对患者的体温、心电进行监测,纠正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保证供氧,为患者身体补充热量。对术中低体温严重或是心脏功能缺陷的患者,回病房后要加强护理工作,避免所处环境升温过快,环境升温最好控制在每小时2℃~3℃。

手术室保温措施实施注意事项

(1)手术室中应该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时刻关注患者状态。在选择加温设备时要注意使用安全,严格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在使用加热毯时,由于软管末端的空气温度极高,需要注意避免患者出现热损伤,不能将软管与加热毯分离使用。

(2)在使用加温冲洗液前,必须再次确认液体温度是否合适;同时,需要特别注意装有加温后液体的灌洗瓶和静脉输液袋不能用在患者的皮肤取暖上;最后,静脉输液袋与灌洗瓶的加温后保存时间应该严格遵循静脉输液的原则以及所对应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3)使用电外科设备时,往往需要在患者身体上粘贴负极板,此时应该加强负极板温度的观察,防止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

(4)术中使用加温设备时,应及时做好患者的状态观察。同时,医院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以及加温设备的正确使用知识技能。

综上所述,术中低体温情况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虽然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并不困难,但也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只有加强对手术患者各方面的安全保障,才能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猜你喜欢
代谢率输液体温
中国人群代谢率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人要活得“凉爽”
夜晚长时间开灯容易长胖
中年“发福”别怪代谢率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