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2023-01-04 21:12胡江鑫袁维真
健康之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胡江鑫 袁维真

摘要: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病”范畴。中医外治法治疗哮喘的常见方式有针刺疗法、灸法、穴位贴敷、拔罐等。清代医家吴尚先著有《理瀹骈文》,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外治专著,记载了敷贴法、火罐法、割治法等十余种外治疗法。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医外治法出现了新的治疗方式,如自血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雾化吸入等。本文旨在对中医外治法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基本特征,病理特征包括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重塑[1]。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恶化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支气管收缩力(机械力),在气道炎症局部微环境下,更易使气道收缩,产生机械力,从而促进气道重塑的发生[2]。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4.9%。中国肺健康研究结果显示,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总数达4570万[3]。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成人。由于哮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以及日常生活和学习均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对哮喘防治、发病机制及哮喘临床缓解期治疗方法的探究。

1针灸

针灸通过一定的针刺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能够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哮喘主要与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任督二脉等经脉密切相关。肺俞是肺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且为肺脏在背部的体表反应点, 故在治疗肺系疾病中为首选穴位,定喘为特定穴[4]。杨金华等人通过对SD雄性大鼠分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阻断剂组)进行实验研究,分析针刺治疗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I3K蛋白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PI3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另外三组。众所周知,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是ASMC的增殖导致气道结构发生改变,使气道壁增厚, 支气管管腔变狭窄, 使得气流受限。该项实验显示,PI3K蛋白的含量和活性与ASMC的增殖呈正比, 因此减少了PI3K的表达,阻断PI3K通路,达到减轻哮喘症状的目的,同时改善了哮喘大鼠的肺功能[5]。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调节哮喘小鼠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发挥抗炎作用,有效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WBC、EON计数,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5的分泌。同时,针灸治疗能够调节哮喘小鼠 IL-33/ST2 通路,可以通过减少外周血或局部肺组织中EOS浸润,减少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局部炎性反应,缓解支气管的痉挛,减低气道高反应性,同时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最终达到改善肺功能,减轻哮喘临床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的目的。

2艾灸

艾灸疗法是将艾叶或者艾绒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作用机制为艾灸激活穴位,推动气血运行,调和阴阳,改善脏腑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6]。《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三伏天为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故常于三伏施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灸法对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抗炎、抗癌等作用。灸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疗效,通过降低血清IgE 水平、降低致炎因子IL-1和升高抗炎症细胞因子IL-1Ra ,从而改善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7]。

3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早见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以白芥子涂法治疗冷哮,文中记载 “哮证多属寒包热邪,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对穴位贴敷治疗的选穴、方法、药物进行了全面阐述[8]。有研究显示,从肺功能角度而言,三伏天使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冬季。在穴位选取方面,60%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其次是任督脉和经外奇穴。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气道重塑、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明显改善肺功能[9]。关于穴位贴敷对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机制,李宁等人利用哮喘豚鼠进行动物实验,采用白芥子涂法,使用OVA致敏进行造模,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和贴敷治疗组,分别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肺组织TRPV1的定位与表达, 免疫印迹法检测豚鼠肺组织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可能通过调节哮喘患者的肺组织TRPV1,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有效改善小气道功能、气道重塑以及慢性气道炎症,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10]。

4拔罐

拔罐法是通过热量使罐内空气排尽,产生负压,使罐吸附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造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局部温度,扩张血管,增加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促进局部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释放,激发穴位局部免疫调节功能,选穴主要为双侧肺俞穴。一般留罐时间为5~20 min,对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老人与儿童,则留罐时间不宜过长。同一部位拔罐,一般隔日1次,急性病以痊愈为止,慢性病则以7~10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 d[11]。研究证实,拔罐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可以作用于多种免疫细胞,调节细胞因子的合成及分泌,降低血清IgE抗体,阻断哮喘炎性反应;降低嗜酸性粒细胞(EOS)趋化、增殖和分化,从而减轻气道EOS的致炎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达到解痉平喘的作用[12]。

5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又称“水针”,根据所患疾病,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入人体特定穴位,通过针刺及药物,发挥双重刺激作用,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注射治療哮喘,取穴一般以近部取穴为主,辅以远部取穴、辨证取穴。可用于穴位注射液的西药有卡介菌多糖核酸、曲安奈德、核酪注射液、维生素类;中药有喘可治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虽然药物功效不同,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其中,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最好[13]。《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成人支气管哮喘》中将穴位注射作为治疗哮喘的方法之一,并指出其优势在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介入,能更好地发挥中医的治疗作用,对成人肺脾气虚型、寒型疗效好,治疗时间越长,远期疗效越好。肺俞穴可以调补肺气,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以肺俞穴为核心,组穴以“化痰定喘,补虚扶正”为治疗原则,选取具有“扶正益气”作用的单个药剂为主;足三里穴是治疗哮喘的重要穴位,有健脾化痰、补益肺气、培土生金之功。总之,使用穴位注射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辨证取穴,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治疗效果[14]。

6穴位埋线

埋线疗法源于针灸治疗中的“留针法”,是指通过辨证论治将可吸收缝合线羊肠线埋入特定穴位,产生持续良性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尤其适用于多慢性疾病。穴位埋线疗法的中医作用机制表现在留针埋针效应、调节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活血通络及扶正祛邪。穴位埋线疗法的西医作用机制则为调节神经功能反射和细胞因子,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增强免疫力及改善机体代谢。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穴位有肺俞、定喘、膻中、足三里、肾俞[15]。

7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是经皮给药的一种方式,即中药在电流作用下,通过电极板的电离作用转换为离子形态,再通过电场作用将离子导入皮肤进入人体循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中药离子导入具有中药、穴位经络效应、电疗热疗三重效应,经皮给药避免了药物的胃肠不良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大大提高了疗效。针对中药离子导入药物的选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体质进行辨证论治[16]。定喘汤直流电穴位导入佐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及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水平。在西医药物治疗哮喘的基础上,加用直流电于肺腧穴、定喘穴离子导入定喘汤后,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控制哮喘,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17]。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肺功能、减轻哮喘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代谢、改善气道重塑、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及减轻气道炎症等方面,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靶点,调节人体的“腧穴—经络—内分泌”系统,激发人体经气,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提高抑炎因子的生物活性,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外治仍缺乏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方法,作用机制探究不明确、不深入,未来应该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慧玲,张永臣.《理瀹骈文》外治思想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5):78-80.

[2] 刘健.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2):51-54.

[3] 周舒,黄嘉,梁雅丽,魏良辰,郭志远,黄月娥.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0,47(3):253-259.

[4] 冯天骄,武蕾,侯硕,赵丹.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9,34(12):2563-2569.

[5] 杨金华,赵叶,李双,韩君萍,虞跃跃,樊志忠,崔建美.针刺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1):1602-1604,1614.

[6] 常小荣,刘密,严洁,易受乡,岳增辉,张国山,刘迈兰,孙国杰,王玲玲,胡玲,吴焕淦.艾灸温通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8):875-879.

[7] 何海明.艾灸法对哮喘大鼠模型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血清IL-1、IL-1Ra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

[8] 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 鲁宗民,艾炳蔚,刘成勇,秦珊,肖蕾,王琼.近10年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242-244.

[10] 李宁,董文秀,才丽平.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对豚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和肺组织TRPV1表达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6):1307-1310,1117.

[11] 陈泽林.中国罐疗法溯源——《五十二病方》角法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30(2):87-89.

[12] 陈勇,陈波,陈泽林,郭义,孟向文,徐枝芳,蒙秀东,裴莹,张青颖,公一囡,李柠岑,吴越.拔罐疗法的临床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11):1643-1650.

[13] 王光耀,洪晓华,赵媚,许光兰.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10):3605-3614.

[14] 焦玥,吴中朝,周文娜,司晓华,王京京,周勁草,陈仲杰,李荣俊,赵晓光,萧力维.《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成人支气管哮喘》解读[J].中国针灸,2016,36(5):529-534.

[15] 霍金,赵冏琪,袁永,王京京.穴位埋线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国针灸,2017,37(11):1251-1254.

[16] 段晨霞,曾崎冈,戴勇,魏成功,老昌辉.中药离子导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0):55-57.

[17] 席瑞,张邹阳,张亮,赵克明.定喘汤直流电穴位导入佐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6):83-86.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康复教育探讨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