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3-01-05 01:48张娟芳甘肃省庄浪县北城九年制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4期
关键词:识字劳动习作

张娟芳(甘肃省庄浪县北城九年制学校)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语文学科在融合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教师应该选取适当的时机向学生介绍劳动的意义和劳动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

小学教育肩负着启蒙学生思想的重任。其中,语文学科以提升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旨在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的思想熏陶,这其中便包括与劳动相关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在生活中接触劳动的机会相对较少,掌握的劳动技巧也不多,大部分学生只在班级集体劳动中参与过扫地、拖地等简单的劳动。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

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冬天的不同态度,将“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道理讲述给学生。在本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中有“做窝”的“做”。因此,教师可以以识字教学作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做窝”的过程,将喜鹊类比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人民,将学生对喜鹊的喜爱转移至对劳动的喜爱。在识字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使用“做”字组词,如“做工”“做生意”“做针线活”等,让学生自己发现“做”与劳动的关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让学生理解勤劳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生活中能“做”的劳动有很多,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

二、在阅读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讲解劳动方法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包含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完善起到引导作用,利用教材中充满哲理的课文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参照课文主人公的行为,向学生讲解劳动的具体方法,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简单的练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例如,教材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农家的真实生活景象,一家人各有各的活计要做,大儿在豆田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剥莲蓬。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此词描绘的共同劳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词中一家人共同劳动的温馨情境,进而渴望参与到家庭劳动中。随后,教师为学生介绍基本的家庭劳动,以及相关劳动的常识和技巧,如洗涤剂的分类与使用方式、洗衣服的正确步骤等。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模拟家务劳动的场景,实践劳动技巧,让学生熟记相关劳动的正确步骤。

三、在综合实践中融合劳动教育,引导劳动行为

劳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教师在融合劳动教育时,要为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劳动技巧付诸行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固定,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而家庭是最佳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教师应该利用家校合作的机会,将劳动教育引入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为此,教师要设计出趣味十足的课后实践活动,并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共同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例如,教材五年级下册安排有“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习作练习内容,对于这类偏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在构思时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后实践中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劳动月”活动,每周设定一个独特的劳动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劳动,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劳动的内容与感想。每个“劳动月”包含四周的劳动内容,如“种植小能手”“整理小能手”“清洁小能手”“回收小能手”可以作为一组主题,学生每周完成一个劳动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劳动实践,使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激发出改造生活事物的灵感。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劳动能力,还在写日记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方便学生在习作练习中灵活发挥。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需要将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方面的解读置于语文各个模块的教学中,而不是将劳动教育看作独立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在正常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

猜你喜欢
识字劳动习作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