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红主任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经验

2023-01-05 12:47陈怡宁
光明中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清阳脾虚高脂血症

陈怡宁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西医将其分为继发性高脂血症与原发性高脂血症[1],继发性高脂血症[2]是由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其他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所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3]目前多认为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过量饮酒、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等,另外有研究显示基因突变[4]与本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本病病情隐匿,多无临床症状,常于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时发现。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之一[5],同时相关研究显示[6]血脂异常也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增加成正相关,因此本病的治疗及预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7],樊瑞红主任医师利用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经验丰富,且临床疗效较好,现将樊师经验介绍如下。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学并无此病名,目前临床治疗多依据本病临床表现[8,9],将本病归为“痰浊”“湿浊”“瘀血”等范畴。樊瑞红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本病发生因脾之功能减弱,清阳不升,体内湿浊聚集而成,湿浊胶着于体内,而致本病。脾虚与湿浊,二者互为因果,脾脏恶湿,湿邪困于脾,而致清阳不升、湿浊不降,脾虚进一步促使湿邪形成。正常人体内均有清气与浊气,《素问》曰: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故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病理状态下,脾胃功能受损,清浊升降失常,如《素问》中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故而临证时选用升清降浊治法,重在恢复脾胃功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以降,体内湿浊之邪得以祛除,使各脏腑功能恢复平衡之态。

2 治疗方法

樊师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痰浊为标,临证重在调理脾胃功能,常以升清降浊法治疗本病。人体自身即是一个整体,同时又与自然界相应,天人合一,自然界中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此理即在《素问》中已阐明,故而降浊之时必予以升清之法,如此气机得以运转,脾胃功能得复。同时樊师在临证时并不拘泥于独理脾胃功能,运用五脏整体观念,对于素体先天禀赋不足者,同时也重视先后天滋生,辨证佐以培补肾气治法;对于肝气不舒者,佐以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肺气不宣者,佐以宣肺治法。据此临床经验樊师创立降浊消脂方治疗本病,方药组成为陈皮、法半夏、茯苓、柴胡、枳实、白术、荷叶、生山楂、泽泻、甘草、生姜、大枣。此外,肾气虚弱者佐以二仙汤加减;肝气郁滞者,佐以香附、木香、郁金等;肺失宣肃者,佐以桔梗、杏仁等。

3 典型医案

贾某,男性,50岁。2018年3月5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血脂升高2周”,患者于2周前体检发现血脂升高,生化检查示:TG:2.36 mmol/L,TC 6.80 mmol/L,LDL-C:4.8 mmol/L,肝胆彩超示:轻度脂肪肝,BP:135/80 mm Hg(1 mm Hg≈0.133 kPa)。现症见:形体肥胖,时觉头部昏沉,易疲乏,嗜食油腻食物,时口苦,过饱饮食后偶有胃胀,大便不成形,小便可,寐差,舌淡红边缘齿痕,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高脂血症;中医诊断:脂浊,脾虚湿盛证。治则:升清健脾,利湿祛浊。处方:陈皮12 g,法半夏10 g,柴胡12 g,茯苓10 g,枳实10 g,炒白术10 g,荷叶10 g,生山楂10 g,泽泻9 g,远志10 g,百合10 g,合欢皮10 g,生姜10 g,大枣10 g,甘草6 g。7剂。嘱患者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之品,并进行体育锻炼。二诊,患者诉头昏,口苦减轻,近1周无明显胃胀,视诊舌苔较前稍减,大便仍不成形,于原方加砂仁10 g,7剂。三诊,患者诉自觉体轻,余症均好转,予原方14剂,继服。后予原方基础加减治疗2个月,嘱复查血脂,结果示已恢复正常。

按语:本例患者平素恣食油腻之品,不节饮食,且不喜运动,饮食入于胃内,运转不及,造成脾气受损,体内痰浊内生,痰浊进一步加重脾虚症状,表现为乏力;清阳不升,即发为头昏,过饱饮食后出现胃胀;清浊不分,故大便不成形;综其舌脉表现均属脾虚湿盛表现。故予以降浊消脂方以升清气,化湿浊,组方配伍严谨,方中有升有降、有补有泻,如此清气以升,湿浊以降,脾胃之气得以运转如常,各脏腑功能以复,同时据其临床症状,伍以远志、百合、合欢皮,此三者合用可起到化痰解郁、安神助眠之功。同时嘱患者节制饮食,进行体育锻炼,亦为顾护脾胃、调畅周身气机之法。

4 体会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手段局限,且部分患者不良反应明显,现有的证据显示[10-14]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现有研究[15-18]多从祛湿化浊、活血化瘀等方向研究治疗本病,樊师据多年经验所得,以升清降浊之法治疗本病,独创降浊消脂方,临床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小。方中蕴含二陈汤、枳术汤之意,可共奏健脾化浊之效,同时柴胡、荷叶俱可升清,与枳实共用,升降相因,脾胃气机得以恢复如常,同时生山楂又兼活血化瘀之效,可逐脉中瘀滞,如此湿浊以祛,血脂可恢复正常。

同时组方之中含多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降脂有效中药[19,20],如生山楂[21]可增强降脂酶的活性,有效降低TC、LDL-C和肝脏TC水平,荷叶[22-24]其水煎液可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体内TC、TG含量;泽泻[25-27]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浓度。

猜你喜欢
清阳脾虚高脂血症
从“清阳”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