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及其意义

2023-01-05 14:52李云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体

李云峰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理解我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把我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上升到深层次理论层面。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把我党三个历史阶段理论与实践成果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理论成果和现实实践,从历史唯物主义主体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特点,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主体视域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基于对国家宏观主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认识和变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产生于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任务,“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1]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一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也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1]7。

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消灭阶级,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共有,“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要“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2]。党的二大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3]作为最高纲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作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政党,其纲领是通过反帝反封建革命推翻旧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中国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社会政治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一个民族国家社会政治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代替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现国家宏观主体制度变革或国家宏观主体性质的变革,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体的民族国家中,国家政权是一个国家主体整个上层建筑体系中的核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甚至把“现代国家大厦”直接称为“上层建筑”[4]。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一个民族国家社会革命或政治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只有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武装革命推翻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无论是1871 年巴黎公社还是1917 年的十月革命,都是走城市中心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最初由于缺乏经验,也是照搬城市中心论的模式,希望通过以城市为中心夺取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虽然中共中央于1927年8 月7 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已经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是由于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从1927 年8月到1929 年期间我党领导的城市和农村的大小起义近百次大部分都失败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基于中国国情和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提出了在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建立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建立根据地,开始具有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应该走建立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深受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中国民族工业尚不发达,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加之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实行白色恐怖,革命力量在城市里难以生存;这些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到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发展,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建成根据地。

毛泽东在1930 年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在1930 年基本上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干扰,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并没有被接受。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革命根据地丢失,1935 年1 月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地位,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代表中央政治局做《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其表现中带着中国特性,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在党内影响不断扩大。在1945 年4 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时代及其任务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对如何通过社会革命完成夺取和建立政权这一中心任务的思考。例如,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系列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展壮大规模力量,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进行了论证;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文中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

破和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不仅包括如何通过社会革命完成夺取政权这一首要任务,也包括对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新的国家制度的思考。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中,对建立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提出了设想。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且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等纲领。毛泽东指出:“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5]。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组织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应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新民主主义国家一定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土地问题上要符合孙中山先生主张的“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工商业问题上符合孙中山先生“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对资本进行节制的思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1949 年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毛泽东不仅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而且根据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提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设想。

在毛泽东思想在指导下,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奋斗,沿着农村包围城市这条正确道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家政权。在取得国家政权等上层建筑基础上,建国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产阶级资产,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赎买政策,1952 年下半年至1956 年,新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在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是基于对旧中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宏观主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认识和变革,是对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体政权和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是对夺取和建立国家宏观主体政权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实践成果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即社会主义新中国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建立,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基于对微观生产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和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15。“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18。基于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发展这一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和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测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状况下,但后来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最先成为现实。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时期采取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后来斯大林把苏联那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模式,其苏联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社会生产主体基本上是国家和集体所有,主体的生产完全由计划调节。这种模式由于能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以在某些时期(战争时期、经济恢复时期)及某些领域(重工业、军事工业)有显著效果。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也开始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如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等,但总体上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基本上沿袭了苏联模式。由于苏联模式经济体制超越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忽略了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活力、竞争性和激励性,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两对基本范畴或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矛盾是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对立面是统一物中的对立面,任何矛盾都是相对于某一统一物而言的。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联系的主体是什么?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说:“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7]。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更是明确指出:“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8]。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社会经济基本单位(在工业社会就是企业法人为主导的生产组织)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9]。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或制约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时就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也就是通过变革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使其适应其物质内容——生产力。苏联模式经济体制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了员工和企业等生产组织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就是从生产关系——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的改革开始的。1978 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做了思想上的准备。1980 年9 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从1981 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实践上有意识地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经营自主权,允许农村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允许企业搞承包制、责任制。1981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这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1978 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 位农民实施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982 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实践,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都充分显示了市场机制的活力作用。随后,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国有企业从扩大自主权到进入市场自主经营,增强了发展活力。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仅在宏观上提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且在微观上提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些政策和举措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增强了企业等微观生产主体的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改革要取得成功,还需要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应改革的配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过程就是从生产关系——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的改革开始的,但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对生产关系——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的改革同时需要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产生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虽然对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的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主要内容,但其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是一个过程,其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从对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的改革开始。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社会基本单位或组织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基础。从对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开始的改革,增强了微观生产主体的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逐渐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是在对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对社会微观生产主体生产关系的认识和改革,是对基于微观生产主体改革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对基于微观生产主体的认识和改革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实践成果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基于对微观、国家宏观和人类宏观主体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26。相比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主要是对中国国家宏观主体的认识和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主要是基于微观生产主体上的认识和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是对微观、国家宏观和人类宏观主体及其关系的认识飞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历史条件时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实践发展,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21 世纪特别是近十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社会中人和物之间交流更方便快捷,形成了超越国界的经济社会体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体量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引起了国际势力的敌视,如美国加大了对我国的制约和限制,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从国内环境看,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就是在作为人类主体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国内面临多重矛盾的环境下发生的。矛盾是同一层次主体内在的或不同层次主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就是在人类社会成为命运紧密相连的主体或共同体的历史条件下,对微观、国家宏观和人类宏观主体及其关系的认识飞跃,是协调同一层次主体内的以及不同层次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实践。

习近平同志把握历史的脉搏,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把地球看作人类的家园,生活在地球村的整个人类一个紧密联系并相互依存的主体或共同体。人类命运相联的主体或共同体是一个有机系统,这一有机系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人类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基于人类是命运紧密相连的主体或共同体的历史背景,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其宗旨,就是呼吁各国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在处理各国之间关系时遵守平等、公平、正义、和平、发展、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通过共建、共治的路径,达到共享共赢的目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践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巴黎协定》实施并制定“碳中和”目标,等等。这些政策和举措不仅促进了我国扩大开放,推动了我国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建立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而且对于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实现公平、平等、协同发展、共享、共赢的国际关系秩序都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总体布局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同时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重大举措。例如,通过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倡导共同富裕,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亿二千万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十三亿六千万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等等。大的战略和决策都通过具体措施表现出来。这些政策和举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协调国家宏观、微观和个体自然人不同主体之间关系,而最后能够获得福祉的是普通老百姓。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加强,提高党和国家机构办事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作出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例如,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保护广大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等举措。这些政策和举措协调了国家宏观主体、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解困减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进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经济保持了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东部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和举措。这些政策和举措协调了区域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个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有机系统,作为其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生产主体的总和构成其经济基础,社会经济主体的运行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还受思想观念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层次生产主体也会相互影响和制约,不同层次社会主体之间矛盾冲突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调整协调不同层次社会主体之间矛盾冲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十八大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重大举措协调了同一层次以及不同层次社会生产主体之间关系。

从十八大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重大举措来看,通过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使中国经济注重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性,推动了经济高质量、统筹发展。十八大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重大举措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辩证处理同一层次以及多层次生产主体之间关系,增进了同一层次以及不同层次社会主体之间“关联性和耦合性”。正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评价说:“党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1]38。

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协调同一层次以及不同层次生产主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实践成果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四、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本质特征的意义

第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才能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上升到基于基本范畴构建基本理论的学理高度。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0]。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5 月17 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最基本的细胞是学科的范畴,基于范畴才构建起基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各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把党的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基本理论联系起来,才能上升到基于基本范畴构建基本理论的学理高度。

第二,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性质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发生在中国迫切需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去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是肩负着这样历史任务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正是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就是改变中国国家性质,就是通过改变旧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是对中国国家宏观主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认识和变革,是对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体政权和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理论概括能够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本质特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性质清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所处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微观生产主体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是市场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这些都只有通过对微观生产主体社会形式改革才能实现,而现实确实是基于通过对微观生产主体的社会形式改革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是基于对微观生产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和改革,这种理论概括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本质特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性质明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发生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相比较前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涉及的主体关系更加复杂,内容更加丰富。国际上,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为了协调人类整体作为主体内各国之间关系;在国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八大以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最终目的是解决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破除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矛盾是同一层次主体内在的或不同层次主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协调不同层次主体内在以及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改革,这种理论概括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本质特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性质明确。

第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涉及中国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如何创新与发展。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国家主体政权和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如何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过程中如何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市场主体或微观主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作为生产主体的共同体——人的发展形式的思想[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微观主体和国家宏观主体循环及其矛盾[12],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并没有系统研究国内国际双循环问题,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种双循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体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论碳审计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何谓“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