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研究

2023-01-05 20:19征,胡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一站式主体育人

柯 征,胡 昊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高校学生社区不但承载了传统的生活和服务功能,而且已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教育部在全国10所高校设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试点工作,不同的模式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为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启发。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以书院制为基础,实施覆盖全体本科生的学生社区实体化建设,重点将党建和思政全程融入。浙江大学则以大一新生为对象,聚焦低年级本科生的学生社区实体化建设,着重加强社区与专业院系的联动和衔接。厦门大学则依托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合效应,强化对学生的培养。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再一次指出,高校应该推动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打造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因此,推动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

一、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传统专业、班级、宿舍为主要组织管理架构的育人模式存在空间分离、主体分散等问题和困惑,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构建,能够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使之更适应新时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需求,“一站式”学生社区将逐渐成为有效提升学生归属感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

(一) 空间分离、形成掣肘

传统组织管理架构下,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所需求的学生事务服务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在物理空间上高度分散,对高校组织管理工作和协同育人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形成了掣肘:一是育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内容不丰富,难以辐射和覆盖到所有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学生认同感不足、归属感不强,缺乏配合各类育人服务活动运转的热情;三是服务效率不高、效果有限,造成学生时间、精力成本的不必要付出,打击学生主动获取各类育人资源的积极性。相比之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首要举措即是在空间维度打造学生的一站式集群,集中配套服务设施,力求在最小的范围内以最高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能够起到对传统模式革弊扬新的作用。

(二) 主体分散、权责不明

在传统育人模式下,学生事务的有关管理主体表现出多主体、多层级的特点。学校层面,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等都承担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体活动工作,教务部则分管学生学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事项;在学院层面,往往设有辅导员和专门的学生事务自我管理组织,负责日常工作;此外尚有宿舍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学生在住宿场景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这一结构日渐不能满足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任务需要:多管理主体之间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的状况使得各教育管理主体往往只能掌握学生某一特定方面的情况,而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了解,辅导员队伍、教务部门与后勤部门之间存在部门壁垒,难以无缝衔接,形成育人合力,有重点有策略地实施教育管理。这在客观上要求“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积极探索,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来破除困境。

二、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内涵与核心

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是以现代书院或住宿社区为载体,以党建引领、多维共育为核心,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为重点,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全面成长成才、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为目标构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

(一) 核心:党建引领,多维共育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需要集合校内外多方主体的参与,形成有效协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党建引领是破解管理归属难题的关键,通过在实体社区设立党委、党支部,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整合资源、融入要素,形成多维共育的格局是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核心。通过建设适配学生社区模式的服务型党支部,整合高校内外的各类育人资源,协同多方主体,打造相互作用、良性循环的社区教育生态,切实保障多维共育:协调教师队伍与社区辅导员队伍,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与校外专业领域知识资源,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推进部门协同与业务融合,坚持专业学习与社区育人并举。

(二) 重点:三全育人,服务成长

学生社区在涉及构建与日常运行中,应当在专业培养外,融入德、智、体、美、劳各项育人举措,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实施思想领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准确理解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主动规划、开拓视野、突破自我的自觉性;要加强文化浸润,面向学生成长,注重养成与保持和谐发展、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学生社区家文化氛围,用家文化熏染学生,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要以平台搭建切实保障,聚焦重点工作,强化搭建载体,突出分类实施,以务实的长期举措增强育人实效。

(三) 目标:立德树人,铸魂逐梦

新时代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立德树人、铸魂逐梦,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全面成长成才、涵养学生家国情怀。这要求“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必须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强化师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点燃学生的成长火焰,使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祖国的事业和发展中去,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国家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三、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 空间的融合

物理空间的融合,是指对传统上分散的各类学生服务设施进行物理空间层面的集成和社会空间层面的有效组合,它是学生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考虑物理空间集成的丰富性。在主要的学生宿舍、宿舍管理处、学生事务中心等空间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多样的学习、生活需要,主动调查并规划设置学生活动室、社团办公室、自习室、健身房、厨房等社区模块,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社区的功能。二是要重视社会空间集成的有效性。在物理空间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社区中的社会空间进行有效组织,即要通过完善的功能规划、使用管理、组织建设,使学生社区的各项设施符合学生生活和社区参与的特性,真正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具备综合性职能的生活共同体,让学生更易产生归属感,为后续的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为协同育人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二) 主体的融合

学生社区服务主体的融合是学生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其具体内涵是将与学生高校学习生活相关联的多方组织管理主体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学生社区服务主体。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多方主体应当包括校内的党团组织、教师队伍、行政部门、教务部门、宿舍后勤部门,以及其他参与到育人过程中的校友群体、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等。要将如此庞杂分散的多元主体汇聚成协同育人的蓬勃力量,就必须要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关键性作用,由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层党组织厘清各主体的任务范围、权责边界,最大化协同运作效率,构造一个核心领导、多方配合参与的运行格局。在党建引领下,学生社区中的各方主体要分清你我、明确主次、各司其职,更要不分你我、协同合作、高度融合。在具体事务中,应当通过部门分工提供效率;但在育人事业上,各部门需要通过常态化的政治思想学习,在理念上时刻保持崇高责任感和高度参与感。要在实践中实施动态调整、整理合并同类工作、精简人员配置,也要在共同育人中培育社区内生文化、强化部门协同。

(三) 教育的融合

教育的融合是有机整合高校现有的各项教育机制、各类教育资源,以实现多维度的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一是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融合。要在学生社区中坚持不同类型的校内课程齐头并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二是课业教学与课外教育的融合。在第一课堂课业理论教学以外,要在社区开展丰富形式的第二课堂课外教育,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保持情感同群众一线。三是修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多方位成长教育的融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丰富育人资源,搭建学生成长的多元平台,各类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同步推进,以文化培育和价值教育修德,以课业学习和科研训练增智,以运动倡导和健康教育强体,以艺术熏陶和审美培养育美,以志愿服务和实践教学促爱劳,五育融合,大力培养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一站式主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论碳审计主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