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推动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场馆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发布

2023-01-06 06:17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气溶胶场域场馆

◎ 本刊记者 周 詹

2022年5月24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京发布了《场馆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作为国际国内第一个面向场馆生物安全能力建设需求的团体标准,填补了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相关标准的空白,为场域内生物气溶胶中32种生物危害因子(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鼠疫耶尔森氏菌、炭疽芽孢杆菌芽孢等细菌、病毒)的全时空监测、报警、处置提供了能力建设思路;对于指导场馆依托全系统的监测检测装备、物联网系统、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全场域的实时监测和消杀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团体标准由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等起草单位共同制定。

此项团体标准以涉及密闭空间、人群聚集的体育文化综合型场馆为公共聚集场域切入点,针对以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的设计、开发、性能评价、升级改造及安装使用为核心的场馆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该项团体标准在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构建了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的安装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的生物安全模式场馆,涵盖生物安全监控处置系统物联网云平台、气溶胶采样器、生物危害因子检测工作站、气溶胶消杀器,可以在场馆内进行硬件装备与软件系统的组网。在历时22天、50余场国家级重大赛事的生物安全保障实施中,团队对标准的核心参数予以了验证与优化,结合场馆物理空间、空调系统、人员动线确定了场馆中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的配置数量、安装位置、使用频次等核心指标,严谨规范的工作程序为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有效性予以充分支撑。

专家一致认为,《场馆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技术要求》作为首个面向场馆生物安全能力建设需求的团体标准,针对生物危害因子在人群聚集场域通过气溶胶造成大面积危害的现实问题,以场馆作为公共人群聚集场域的切入点,规范了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设计、开发、性能评价、升级改造及安装使用在内的技术性能要求,填补了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相关标准的空白,为场域内生物气溶胶中32种生物危害因子的全时空监测、报警、处置提供了能力建设思路;对于指导场馆依托全系统的监测检测装备、物联网系统、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全场域的实时监测和消杀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表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一个跨界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一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通过发布此项标准,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蕾表示,标准的验证与实施是其科学性与生命力的保障,是服务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的根基。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构建模式场馆、保障赛事活动的实践,为标准验证奠定了基础。依托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的生物安全装备效能评估型生物安全实验室,将进一步推动标准的实施与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其核心是推动以科技力量支撑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建设。而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态势下更是对科技合理布局、前瞻创新、能力建设的综合考验。

接下来,研发团队将持续研究制定商场、医院、口岸、地铁、火车站等场景相关的生物气溶胶监测处置系列团体标准,以标准化推动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气溶胶场域场馆
基于飞机观测的四川盆地9月气溶胶粒子谱分析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基于CALIPSO数据的沿海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特征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基于CALIPSO 资料的东亚地区气溶胶 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