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3-01-06 04:06黄尧吴蔷茵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乡村振兴

黄尧 吴蔷茵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发挥高校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文章基于作者的工作经验,目的在于推进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的相关研究。对其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路径进行探索,进一步分析影视专业实践课程具有创新性的目标和挑战,旨在创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转变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发挥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责任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步入新局面,释放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活力。

关键词:影视摄影与制作;乡村振兴;实践课程;乡村题材;乡村影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211-04

“乡村影像”的研究和实践在近年来已经逐步走入社会视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现阶段“乡村影像”借助音像工具表达文化价值,展示乡村特色,积极为乡村发声,为乡村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依托现代媒介,“乡村影像”打破了各民族间语言与文化差异的阻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起到了乡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维护生态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等作用。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文化印记是乡村建设最应该倚重和发扬的优势资源。“乡村影像”在记录的过程中,既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又展现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乡村影像”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展示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乡村历史变迁、人文情怀、乡村风貌等。希望在此环境下,影视应用型人才能够保持独立的创新、创作思维,站在文化本身、艺术本身和影像本身,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细致看待乡村变化,跳出传统的拍摄理念,拍摄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能够反映农业农村现状及农民生活真实写照的作品,展示出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效,记录乡村变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高校教育支撑乡村振兴

教育部2022年7月26日召开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成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高校深度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部于2018年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自制定以来,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供给和人才支撑[2],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产业基础,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高校应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實施需要对专业学科设置、科学研究方向等作出相应调整,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

(二)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影像”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农村影视在反映时代变革、记录乡村实践、塑造时代新人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同时在服务乡村、引领风尚和培根铸魂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视专业应用型课程将历史的普遍性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或体现农耕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历史真实,或反映基层社会战胜困难蜕变成长的社会真实。挖掘对人心的形塑作用、对善恶的感召作用,以及对社会风尚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唤醒基层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再出发的强大内生动力,也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源泉,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能够将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依托乡村振兴的感召作用,影视专业应用型课程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加契合社会对提高创作审美、引领风尚和教育鼓舞人民群众方面的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推动人才体制升级,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农业农村的发展改变和农民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展现“乡村影像”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传承,从而达到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

1.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现今在高校内,影视专业实践类课程是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综合实践,并且以团队为主完成实践类作业。在此模式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类操作,以及团队协作解决拍摄实践现场的实际问题。同时前期准备必不可少,包括选题是否合适、剧本创作、撰写拍摄脚本、协调演职人员、拍摄人员及后期制作包装等,对于团队来说是一场模拟实战培养团队意识的机会。

2.提高对乡村振兴题材的认知理解

乡村振兴题材的重大性体现在文艺创作需要紧扣时代脉搏,从中开采并提炼中国特色的发展经验,找准时代精神的内核及其深刻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土中国”如何丰富自身的价值内涵,乡村故事如何准确映射当代人对公共生活、时代精神、社会理想的理解。“乡村影像”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贡献的力量不容小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乡村影像”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乡村文化,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在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更对乡村地域风土人情心生向往。同时“乡村影像”也在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工艺、节庆会展、传统文化节目等方面贡献力量,如针对查干淖尔冬捕习俗、马头琴制作技艺、满族新城戏开展具有特色乡土题材的影视记录,并与艺术创作、传媒推广等进行有机统合,从而助推乡村振兴。这些不仅是文艺创作命题,也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命题。需要学生从深层次理解及体会。

3.重视多方教育,提高作品质量

对于此类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既要整合重组又要精选优化;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挖掘影视专业人才的发展潜力,提升乡村振兴文艺作品的质量是重中之重。

影视专业学生更应借此机会进行多次实践,在拍摄“乡村影像”的过程中,需要亲身前往目的地,在乡村扎根记录事实,感受不同地域的乡村风土文化、人文情怀等,借此在作品中发掘出不同切入点,提升作品质量,既能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在作品中收获属于自己的自豪感、信念感等。乡村影像应当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沉心静气,长期扎根于乡村,真实感受乡村生活,与农民进行交谈,寻找其真实内心想法,体会乡村的变迁。从细微入手,记录农民生活的细节,把握情感的变化,捕捉到最具有生活写照的民生图景。另外,要从自身的内心出发,精细化以往的创作方式,对待乡村文化从内心表达尊重,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民的继承与坚守、迷茫与希望、收获与承担、幸福与苦闷等情感。

影视专业学生只有真正将自己的心灵融入乡村,突破传统的固定思维,充分挖掘乡村生活中反映的真实情感及日常生活所展现的真实写照,捕捉平日里动人瞬间,挖掘直击心灵画面,发现自身对乡村文化的真实感触,才能拍摄出更具温度、更具感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影像。

(二)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缺少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的新课程之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通过为学生搭建提供实践经历的平台,引导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做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实践、主动解决,形成对自然、对社会与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赋予学生责任担当的使命感等[3]。但目前高校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因为缺少系统化、科学化、稳定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做保障,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在内容衔接、内容整合、内容运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锻炼机会相对较少,将学生封闭在小环境中,闭门造车,导致学生缺少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传媒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创作中教师辅助其进行多方位的实践,亲身经历才能发挥创新能力,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课程创新无法可持续发展

课程创新无法可持续发展的痛点问题为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并没有得到市场消费主体的认可。当前课程体系建设虽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靠拢,应用型人才本质上是市场的参与制与公司制的运营者,目前相关课程并未吸收其精髓所在,并没有将应用型人才的本质要求凸显出来,传媒相关专业存在沟通壁垒、传媒类课程衔接不紧密、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导致课程创新无法可持续发展,课程创新要以解决专业问题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热点、痛点、难点作为首要目标。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有效的课程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还能起到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实现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推动课程创新也能促进职业发展、探寻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更好地解决教學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课程创新有助于将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在实践中突破瓶颈。这些问题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精神层面的,有的是物质层面的,有的是主观因素,有的是客观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够可持续性地完成相关课程的创新。

(三)实践课程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可能性

现阶段“乡村影像”介入乡村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在“乡村+艺术”的探索道路上,中国陆续出现了“乡村+电影”“乡村+摄影”“乡村+美术”等新模式,有些略有波澜,有些成效显著,不断为“艺术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提供思考方向。为实现实践课程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笔者依托所在院校省级精品课程联合创作课程社会实践模式,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逐渐培养学生对此类题词的敏感度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责任感。同时带领学生在吉林省多个乡村展开特色乡村文化宣传活动,包括吉林省十大精品村、吉林省松原市西索恩图村、吉林省延边州金达莱村等。随着乡村振兴进入全新阶段,新近涌现的“乡村影像”故事一方面用更有亲和力、更加理性的语态,更新了以往的讲述方式,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将摄制内容有意识地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使学生开始思考农民居住地、行业规划和主体身份如何三位一体兼顾发展的问题;创作明确而清晰的“乡村影像”概念,思考如何通过拍摄“乡村影像”来保障长久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问题,对高校影视专业实践类课程进行全新阐释。

对于影视专业学生来说,通过此类教学及体验,能够让他们更了解民生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影视专业学生专业性的同时,也提供了理性认知和打造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乡村题材的命题设定下,让学生寻找农村独有的元素以及突出鲜明的元素,为乡村振兴留存历史性图像档案。对于实践类课程可持续性发展来说,此类教学设计更能满足培养多元化人才及社会适应性人才的需要,从而培养出更具社会价值的传媒人。

(一)强化现实题材,增设“乡村影像”创作方向

打造教师与学生的共创模式,探索用影像记录乡村发展、乡村变迁、人文转变的方式,形成一套全新的记录“乡村影像”的价值体系。通过整理碎片化的认知,将其转变为系统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地方合作,将学生实践目的地定在乡村,真实体验及记录乡村,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参与度,使学生了解并且喜爱上“乡村影像”。利用“乡村影像”使学生提前了解到社会所需要的影视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赋予学生认知感与责任感。师生借助“乡村影像”不仅可以见证乡村振兴,也变成了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同时,向社会展示乡村变迁新发展、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等,为乡村文化宣传提供新力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二)理论与实践衔接,注重作品创作前期的调研

对于作品创作来说,调研是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因为国内的艺术院校在考察作品的时候会重点关注作品前期的调研内容,更是因为调研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决定了作品的主题和关注方向。可采用多种调研方法手段,利用定性或定量研究,解释事件、事实或信息等,这是一个发现、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不仅如此,调研也是学生在思维停滞和陷入困境时的指引方向,它不仅是在项目前期决定同学们关注问题的参考,也是指导项目每一个环节的重要参考。事实上,创作的过程就是一次调研的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更好地完成对于作品的表达。

在此过程中,师生不仅需要扎根乡村,了解乡村地域特色、感受乡村风土人情、体会乡村振兴意义,也要对调研收集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拍摄对应作品,保证作品完整度。

(三)通过“校地合作”“竞赛驱动”模式开展项目式教学

举办相关赛事,激发同学的创作兴趣,如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22年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科普竞赛暨青年乡村振兴短视频大赛、乡村振兴青年设计大赛等赛事。如今,短视频新媒体蓬勃发展,学生可以开辟新的媒体创业道路,依托相关政策“百亿助农”,帮助农民学会使用新媒体并掌握相关拍摄知识,使他们能够用自己手中的镜头随时随地展现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能够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桥梁,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及就业项目,并且通过此类活动项目,更好地建立沟通,达到实时素材的更新,为创作服务。

依托吉林省地域特色开展多类型“校地合作”,师生深入乡村,展现吉林省乡村的天蓝、雪白、水净、山幽的自然环境优势特点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长期拍摄记录乡村发展,塑造出典型形象,表达人与土地之间耕耘—养育—反哺的深厚情感,反映出东北黑土地上的人文情怀,表达吉林人民正用双手在黑土地上描绘壮美画卷、谱写隽永诗篇的豪迈和洒脱。

(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建设“乡村影像”教学资源库

拍摄“乡村影像”对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及增长社会阅历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提出“乡村影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构想,希望学生不仅可以借此实践机会进行“乡村影像”的拍攝,更能为“乡村影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教师及学校的努力,建立“乡村影像”教学资源库,储存学生拍摄的影像素材并对其素材进行分析、指导,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后期“乡村影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课程结束后,教师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宣发能力,不仅要将“乡村影像”记录下来,也要将“乡村影像”传播出去,从而使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共鸣。通过校内省级联合创作进行作品展演汇报,依托校内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视频号等进行直播,进而达到宣传学生作品及乡村文化的效果。

依托笔者所在吉林省地域特色,可以展示吉林省丰富的乡村文化,建立不同类型的“乡村影像”教学资源库,如长春“中国梅花鹿之乡”——鹿乡镇、松原市“查干湖”冬捕、“长白朝鲜族民俗村”、农安县黄龙戏等。

(五)多元化评价制度,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完成细化评分体系,采用学期阶段+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学期性教学评分评价。同时依托学生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影视资源,形成校内资源库,完成平台搭建,以此模式推动学生与创作型企业互帮互助。

依托乡村振兴课程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专业能力及社会责任。以实践带动课程发展,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强调整体文化体系下学生的角色转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核心关键在于培养能理解“乡村影像”的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使其能够挖掘、记录、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拍摄“乡村影像”不单单是为了“兴趣”及课程实践,更重要的是为乡村发展创造价值、贡献力量,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具备相互交流促进的功能,不断吸纳新鲜血液,使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具专业性、更具规模,同时实现人才的点对点输送、对接。

通过此方式使学生找到共鸣,加强学生之间的羁绊,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相互激励与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更让学生在记录“乡村影像”的同时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在各方面的进步。只有不断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和整合课程资源,做到因人而异、与时俱进,才能推进课程升级。各高校正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更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课程体系,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推动影视专业学生发展成才。

拍一部影视作品也许很容易,但拍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很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乡村,让内容更具真实性、生活性,更真实地体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艰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动员更多力量加入乡村建设,通过“乡村影像”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展现百年乡村建设成就。

参考文献:

[1] 邢千里.乡村影像的话语诉求与意义生态[N].中国摄影报,2022-09-20(003).

[2] 沈强,杨震,赵大虎.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路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1):125-129.

[3] 曹兵.用“+”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8(1):28-31.

作者简介 黄尧,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与影视教育。 吴蔷茵,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与影视教育。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会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思考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