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3-01-07 13:04
甘肃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同组阿托血脂

曹 配

(甘肃省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 兰州 730300)

冠心病为心内科高发病,病因为冠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当狭窄至一定程度时引起心肌供血减少而导致心肌损伤。该病以胸痛、胸闷、乏力为主要症状表现,通常在受寒、疲劳、情绪激动后诱发,病情未及时进行控制,可引起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后果,甚至可致死[1]。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参与冠心病的发生、进展过程[2],故需对冠心病进行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常用药,其能够通过调节脂代谢而控制冠心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3]。目前,市面上他汀类药物颇多,其中以阿托伐他汀较为常用。不同用药剂量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可能有所差异,故本研究试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以期确定该药的适宜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纳入对象为2019年4月—2020年11月诊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以胸痛、胸闷等为主诉就诊,经《心脏病学》[4]确诊为冠心病;(2)年龄为40~79岁;(3)患者充分了解研究目的并自愿加入。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2)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事件;(3)合并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4)入组前3个月应用降脂药等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5)存在用药禁忌;(6)用药依从性欠佳。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划分成2组,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各47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常规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厂商: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313,规格:10 mg)治疗,20 mg/次,1次/d;高剂量组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40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显效:胸痛等症状基本不见,心电图基本无异常;有效: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较以往有改善;无效:症状及心电图均未见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计算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取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晨起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在3 000 r/min转速下离心10~15 min后获得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同时,使用博科BK-2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等血脂指标。(3)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飞利浦IU Elite彩超诊断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4)对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2组疗效

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比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2组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常规剂量组(P均<0.05),详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和同组治疗前相比,aP均<0.05。

2.3 比较2组血脂水平

2组治疗前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脂指标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高剂量组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同期常规剂量组(P均<0.05),详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注:和同组治疗前相比,aP均<0.05。

2.4 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

2组治疗前LVDd、LVEF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LVDd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缩小(P均<0.05),LVEF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增大(P均<0.05),且高剂量组LVDd显著小于同期常规剂量组(P均<0.05),LVEF显著大于同期常规剂量组(P均<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和同组治疗前相比,aP均<0.05。

2.5 比较安全性

治疗期间,常规剂量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8%(3/47);高剂量组出现胃肠道不适、头晕各2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4%(5/47)。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137,P=0.712)。

3 讨论

冠心病为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的疾病,其诱因较多,包括高血压、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血脂异常等,其中血脂异常为引发冠心病及其并发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高危因素。据调查研究显示,血脂指标尤其是TC和冠心病发生直接相关,且TC每增高1%,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1%~2%[5]。因此,有效降脂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首选的降脂治疗药物为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为他汀类药物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亦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进入人体后的水解产物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HMGCoA还原酶而影响胆固醇的产生,使血浆中胆固醇、TG含量降低,从而实现对血脂的调节[6];可通过负反馈效应提高肝细胞LDL-C受体量,下调LDL-C含量,从而阻止动脉硬化病变进展[7]。此外,其还可调控血管内皮炎症,抗自由基损害,对于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8]。该药临床应用剂量尚无形成统一标准,我国临床使用的常规量为20 mg/d,经证实可对本病患者脂质代谢起到一定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心功能。但他汀类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剂量依赖性,长期此剂量给药的疗效有所欠缺[9]。而增加用药量可发挥更显著的降脂效果,但考虑到不同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存在差异,长期高剂量用药是否易引起不良反应需要做观察分析。

本研究选取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20 mg/d)组、高剂量(400 mg/d)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治疗后高剂量组血清PCT、CRP水平及TC、TG、LDL-C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HDL-C及LVEF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常规剂量组,LVDd均明显小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常规剂量组。这是由于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其在人体内处于较高的浓度,对患者动脉硬化所发挥的作用呈量效关系,即药物浓度与作用效果呈正相关[10]。故与常规剂量给药相比,高剂量给药对血脂、机体炎症及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此外,2组用药后仅出现几例胃肠道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且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表明高剂量给药的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常规剂量更佳,对炎症、血脂、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同组阿托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新知
你了解“血脂”吗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