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

2023-01-08 12:40陆忠鹏
智库时代 2022年3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陆忠鹏

(武警工程大学)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在近年来一直是高校教育的工作重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思想浪潮对我国公民的思想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尤其是高校中的大学生,他们年轻、喜欢新鲜的事物,因此,他们总是很容易被外界的信息中裹挟的不良内容所误导。思政是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文章结合当前的形势,探讨了构建大学思政教学协作的对策。

一、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近几年,国内不少学者和专家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然而,从近年来的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方法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的探讨与完善。

(一)思政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在大型多媒体教室进行多班联合授课,由于师生沟通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由于教师不能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所以很难较好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近年来由于很多院校扩招,一名辅导员管理多个班级,出现了沟通不畅、辅导员无法确定班级学生的情况。

(二)专业教学积压思政教育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及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老师需理性引导自己的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并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教育。但是基于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很多教师没有心力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思政教育。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各科目的教师害怕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于是只能留下尽可能多的作业,使得学生也缺乏个人的时间进行思政教育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三)部分教师自身思政教育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自己的思政教育教育水平是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很多的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不足,自己的思政教育管理水平也不高,单纯依靠自己的认知作为衡量学生思政发展水平的标准,缺乏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学生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使得的思政教育管理的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教育意义。

(四)对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解不够深入

很多大学已经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识,而且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也正在推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形式简单的轮换实习使得协同育人机制依旧停留在初级水平,高校没有全面、科学彻底的认识到协同育人的真正意义,因此,教育效果很难得到保证。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政府制定相关校企合作的制度,需要企业和合作的高校提供一定的经费,而且责任和义务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培养方向的确定等一系列的具体根据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需要,提供学生实习的实践活动的场所和指导。近年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在中国也逐渐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但构筑相关制度还不够,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的主体仍然是企业和大学,不能形成规范的模式。由于没有政府的资金和制度保证,企业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

(一)为处于思想浪潮中的学生指引方向

高校应以学为本,强调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这对于毕业后即将参加工作的高校学生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学校总是在不断的吸纳新生力量,无数的青少年构成了新生力量的主力军。但年轻人很容易具有的问题就是思想不坚定,三观不稳固。当其在生活上面临一些岔路口时,思政教育能够为他们指明方向。

(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高校的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培养,思政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但一些教师对思想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一些高校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对学校和教师开展的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2]。与此同时,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信息多样,游戏丰富多彩,对于抵抗力和认知度较低的高校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对身心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对性格的形成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也有深刻的影响。另外,部分高校生由于教师授课理念陈旧,存在学习积极性下降的现象,有可能降低教育管理质量。

三、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一)教育模式的创新

思政课程开展时的效果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密切相关。只是目前的情况是,传统的教授的授课形式仍然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新的情况下,这个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应更新教学方式,统一知识与价值。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思政因素与教学工作相融合,实现隐藏的渗透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方式,用有效的方法使之融合。第一,教师应在保持专业课程特点的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育吸引力,构建德育融合阵地。第二,根据课程种类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如在讲授理科知识时,采用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进行德育。在教学文科类知识时考虑采取有价值的实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熏陶,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因此构建高效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首先要要革新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也是进行思政教育时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时要积极的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并结合实践锻炼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实践也能及时发现相应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自己的思维敏捷度、道德水平提高。想确保高校教师思政教育功能的实现,就应该设计更好的教学标准。指导员应在占领思想意识阵地的事务处理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能力。处理学生事务时,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辅思政教师职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化。教师有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改善自己的管理和认知水平。学校可通过教育培训和讲座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另外,各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不断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其他教师的思政教育管理的经验为基础,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密切交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并随时调整思政教育管理计划方案,只有这样,新时代的教师的思政教育管理业务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要求

想确保高校教师思政教育功能的实现,就应该设计更好的教学标准。指导员应在占领思想意识阵地的事务处理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能力。处理学生事务时,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辅思政教师职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化。教师有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改善自己的管理和认知水平。学校可通过教育培训和讲座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另外,各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不断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其他教师的思政教育管理的经验为基础,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密切交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并随时调整思政教育管理计划方案,只有这样,新时代的教师的思政教育管理业务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应重视理论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应加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通过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革新,不断强化特色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 ,充分突出思想教育课程实践具体实施时的突性出,使高校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相关体系得到革新。因此,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应重视思政教育的实践性。

(三)整合校友资源进行协同育人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的校友资源是高校在构建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时应重视的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重视校友资源的挖掘,发挥杰出校友的影响,引导学生思想良性发展。例如,教师可通过校友资源让学生获得去杰出校友企业内进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并通过接触校友的个人形象影响及企业内文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也有助于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一边接受教育,一边进入企业和社会。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产学结合,全面深化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进一步推进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的力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不仅符合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同时也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在产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中,产学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用专门型集群的构建,应用课程体系的优化,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加强等问题上应积极讨论,根据产教结合的要求,制定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制。另外,部分高校的科研力量弱,研究成果少,对技术市场的具体需求,对人才需求的理解不足。而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了解社会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发展方向等。

(四)优化大学教师评价体系

大学的职能是知识普及、学生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往往只重视前三项,忽视了服务社会这一重要功能。随着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大学的教师评价系统的改革也应随着时代前进进行改善,教师对咨询服务的企业,地方工作应倾注更多受关注。因此这方面的成果也可考虑放进教师评价体系中。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大学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处理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五)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当下处于信息社会,教师应充分运用便利的沟通工具,与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保持良好的联系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例如传统的宣传活动资源有公告栏、海报、网页三种。其中,网页是网络宣传的平台,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的产物,数字媒体的全面普及的时代背景下,网页的资源可以应用于思政教育宣传工作。在继承传统宣传资源的同时,我们要突破这束缚,在保留”魂”的基础上改变其宣传形式,确保宣传资源能够具有数字媒体的基本特征。我们能借社交平台、娱乐平台以及信息平台制作宣传思想教育的内容,使得宣传对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思想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传统的纸质宣传媒介海报,一般都是通过粘贴和分发来达到宣传效果,其限制了传播的广度,而当下高校院校的思想教育宣传活动可以利用校园内的LED显示屏展示宣传海报内容。这不仅可以使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由平面宣传变为立体宣传,而且可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学校的思想教育网站往往建立在学校门户网站之下,网站页面不清晰。因此,学校可将网站页面设置为“微信公众号”,宣传对象就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进入,实现传统宣传活动资源的数字化。

(六)提高教师自身德育能力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化。教师有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改善自己的管理和认知水平。学校可通过教育培训和讲座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另外,各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不断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其他教师的德育管理的经验为基础,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密切交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并随时调整德育管理计划方案,只有这样,新时代的教师的德育管理业务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学生,从小在家里就受到很多宠爱,抗挫折能力差,喜欢被表扬。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经常抓住契机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信心和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和收获。高校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的学生比较活跃,具备一定的反抗心理,教师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时,必须充分的耐心指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主意识。

(七)合理开展社团活动

在高校生活中,社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们的关系,也可以深化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只有明确目标、设计合理的社团活动且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性得到重视的社团活动才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喜欢和肯定。因此相关教师可积极设计社团活动流程,合理的填充社团活动内容,使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化、生活化,以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在社团活动中达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目的。例如,老师可引导生开展一些与思想建设有关的辩论赛、摄影大赛等。在一些社团活动开始前,可以先利用投影仪和广播段内有关的小视频,引入主题,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内发表意见,并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中达到交流思想、指导思想发展的目的。随着成年,大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开始显现,渴望独立和自我表现,抗拒说教。主题社团活动应根据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开展对学生有益且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社团活动。例如教师可开展一期主题为未来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讨论自己最近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让学生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并减少学生对于变化的焦虑感。教师要针对高校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合理运用心理咨询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完成心理教育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主题社团活动中,从高校生中选择少数人,进行几乎相同的心理咨询,进行相同的教育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另外,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观念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中得到合适引导。在面对一些叛逆心理较为强烈的学生时,教师应以其行为特性为中心,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使社团活动可以顺利地推进,达到德育效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需要企业、政府、学校多方面协同配合,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