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2023-01-08 12:40郭秋滟
智库时代 2022年31期
关键词:社群大学生信息

郭秋滟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也受到深刻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各种领域”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最为频繁,是互联网用户的中坚力量。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模式和学习生活习惯,影响大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分析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探索新型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海量化、共享性、即时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入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优化作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海量化的信息资源,不同的媒介载体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使得大学生持续化学习成为可能。简单来说,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优势。

(一)学习资源丰富化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与接收平台,促进了信息资源共享。以往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分享、书本或在图书馆进行资料搜查找来获得,渠道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即时性,不能对知识进行实时获取与运用。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以往主要靠课堂和教师获取知识的模式,他们可以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收知识和信息,具有一定的选择自主权。互联网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库,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和媒介获取海量化的信息资源,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内容,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互联网信息资源传播速度快,知识体系更新周期短,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理论的交互融合,使大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扩充和深化[1]。学习资源的丰富为转变大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学习媒介多样化

大学生传统的学习媒介是课堂和课本等老式单一的形式,随着互联网以及多种智能产品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学习媒介不再拘泥于一两个传统形式,而是呈现出学习媒介多样化的新态势。雨课堂、慕课、学习通、钉钉以及腾讯会议等媒介的兴起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学习平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学习设备成为大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大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增多。此外,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线上场地,他们可以选择在舒适的场所进行个性化学习,促进传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生的学习由原先单一的线下学习形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使得自主学习更加便利,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习过程持续化

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是知识日积月累的过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贯穿其一生的活动,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校园学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实现自身真正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学习过程持续化、终身化成为可能。在互联网没有兴起以前,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校园学习为主,在学校获取知识,课下自己可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多,使得学习过程呈现出断续状态。而互联网以及移动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移动学习、泛化学习提供便利。在互联网平台,大学生除了获取自己专业知识外,还可以了解社会热点、新思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资源库中找寻相应的课程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原有的知识体系。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时空限制,移动学习和持续学习成为新型学习方式。即便是毕业之后无法继续接受学校教育,大学生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课程资源来进行继续学习。移动学习以及泛化学习为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化创造了条件,也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弊端

互联网在教育学习领域中的运用创新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但事物具有两面性,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学生方式也日益凸显出部分弊端,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便捷性极易造成大学生产生依赖性

互联网平台具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便于大学生知识的获取。大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较大,互联网的高效性和快捷性会使得大学生在学习时极易使用搜索引擎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或者依靠互联网来完成日常作业,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互联网产生依赖,无法进行独立思考,造成思维的钝化。并且互联网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娱乐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沉溺于娱乐当中的条件,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内容更能满足大学生的视听觉感官体验。对大学生来说,相比于枯燥的学习,他们更愿意利用互联网等移动媒体来进行娱乐活动,以此消磨时光,这样就会使得他们沉迷于网络娱乐之中,而将学习任务抛在脑后,对学习产生懈怠。互联网的出现占据了人们日常学习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即便是在课堂上,大学生也依旧是手机电脑不离手,导致课堂效率大大降低。互联网在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他们对互联网高度的依赖,在快速获得信息的时代,大学生也懒于自己思考,不利于探究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互联网的精准化极易造成大学生视野片面化

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需要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接受到的都是一对多的教育形式,学习到的内容也是根据专业进行划分,学习各自专业的知识,没有很好地根据不同大学生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内容,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通过运用大数据捕捉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兴趣,然后根据个人兴趣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使得每个大学生在互联网以及多种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和知识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以及需要的,这就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就会造成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圈”,只会关注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不愿意去了解自己思想体系之外的知识,造成自身视野片面化。虽然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他们却很难对自己喜欢领域之外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也更倾向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极易造成学习视野宽广表象下实际片面的隐忧[2]。

(三)互联网内容的庞杂性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

与传统的载体相比,互联网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极快,并且信息内容具有海量化特征,在为大学生提供海量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考验。当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时,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哪一种答案才是正确的,就需要大学生进行甄别与判断。如果误把错误信息当成正确的,就会对大学生获取到的知识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学习效果。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并存,高雅信息与粗俗信息并存的现象,使得大学生接受到的信息良莠不齐。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在面对各类信息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无法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且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在搜索信息的时候会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其他网页信息弹出,大学生就可能被其他网页的信息所吸引,忘记自己搜索信息的初衷,导致时间的消耗。虽然互联网上海量化的信息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但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提取正确的内容,是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对互联网上的内容不加判断全盘接收,那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新型学习方式探究

当今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得到变革,学习方式呈现出新态势。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新型学习方式,使大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步伐,进而促进大学生学习理念的变化,实现高效学习,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碎片化学习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海量化的信息和日益增长的知识使得人们难以掌握系统的新知识,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只能通过一些途径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互联网就是其中一个途径。大学生在学校里进行的是全面系统的学习,这样的完整式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的是自己本专业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也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每个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一,学习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存在差距,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无法做到对每个大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大学生在进行自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课堂外的延伸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化学习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大学系统性学习的一个补充。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到的碎片化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加入进去,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便于问题的解决。在移动通讯发达的今天,碎片化学习将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常态,大学生可以通过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在碎片时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高效率地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社群式学习

社群式学习是指让有共同兴趣的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的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成员的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制,它要求人们可以突破时空局限进行联系。所以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随时随地的集体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虚拟社群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一种新的社会形象[3]。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微信群和QQ群等形式来实现社群式学习。大学生的社群式学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社群。在这个社群中,大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伴,根据共同的兴趣需要搜集资源,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第二,完成某种学习目标的大学生社群。大学生围绕着某一目标结成群体在一起进行学习,为了完成目标共同努力。第三,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建立的社群。大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自身的技能。通过社群式学习,大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扩大自身的沟通范围,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社群式学习从互动主体来看,不仅包括大学生与学习资源,还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的信息交流。社群式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社群成员可以有效地实现同步交流或异步互动。灵活多样的小型社群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的载体。在小型社群形成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三)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背景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共同学习,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被规定好的,对每个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运用,个性化学习成为新兴的学习方式。通过大数据捕捉与分析,互联网可以为每个大学生推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时间灵活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这种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此外,运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可以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档案库,从而针对每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差异化学习计划,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四)沉浸式学习

沉浸式学习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借助在虚拟的大学习环境里,学习者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操作而提升技能水平[4]。

虽然大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较于其他教育阶段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活动参与,但是由于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场地受限,使得实际教学并未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沉浸式学习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生动形象、更贴近实际的学习环境。虚拟技术和VR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可以将大学生带入到逼真的场景中,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虚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与微课、课堂活动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索,在体验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跨界式学习

互联网结合了线上与线下学习、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跨界学习就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跨界学习”引领学习者得以跨越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边界,向更丰富的外界环境寻求多元素的混合学习方式[5]。跨界学习要求大学生突破学习边界,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寻求多样化学习。通过采用跨界式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可以突破自己原有的“知识圈”,用多方位、多层次视角去认识、理解学习问题,以跨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获取知识。大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自身专业知识,而是可以采用混合学习的形式,实现本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实际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实现全方位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更新,促进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和空间也不再受到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互联网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互联网变革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不可忽视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创造性地运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社群大学生信息
社群短命七宗罪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