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初探

2023-01-08 12:40彭普秀
智库时代 2022年31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政治

彭普秀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十九大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由此可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已然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扩展和延伸,也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动自身党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纵观这些研究,其研究切入点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另一类则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本文拟以第一类研究为基础,从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出发,探究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逻辑进路及其实践路径,以期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一、准确理解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探析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首先必须厘清政治建设“统领地位”的内涵及其表征。党的政治建设是指政党出于政治目的而在政治领导、政治能力以及党内政治生态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建设活动,其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政治路线、政治关系以及政治能力建设三个部分。[2]“统领”则是指统帅、引领。政治建设的统帅、引领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纲挈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牛鼻子”优先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各方面建设。另一方面,一以贯之。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抓手,应该贯穿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之中,从而全面加强各方面建设的政治性。

在准确理解“政治建设统领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才是行文目的。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质在于通过政治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性,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即在坚守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堡垒”定位的基础上,发挥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做好思想引领、团结凝聚群众、开展社会动员的政治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3],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党组织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逻辑进路

新时期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由政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同时也是应对基层党组织发展新问题新挑战的现实需要。以政治建设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有利于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由政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政党是运用公共权力以获得或维护特定阶层利益的组织,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4]政党的政治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引领地位,同时也决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毫不避讳地“讲政治”。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讲政治”就是要加强政治建设、承担好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是由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决定的。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要务”已经成为共识。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新要务”就决定了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基层党组织的一般职责,更担负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教育重任。因此,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是应对基层党组织发展新挑战的需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分布在各个地方,它的建设和发展或多或少存在着组织“虚化”“边缘化”的现象,具体体现在: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若有似无”。比如在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校发展的政策方针路线时不够接地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团结动员大学生群众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大学生群众对高校党组织的依存度、向心力不够。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力弱化疲软化。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力存在疲软化的倾向:有的院系党支部忽视自我革新的重要性,丢失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勇气,放任党内沉疴痼疾转移;还有的党组织党支部建设工作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支部建设经验,工作部署“一刀切”,不能很好地发挥党支部监督教育党员、沟通凝聚群众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出现的虚化、边缘化的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由于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没有搞好,从而导致政治功能发挥不到位、不彻底。因此,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定位、功能。

(三)以政治建设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新时代以来,在与国际深入接轨的过程中,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打造一批具有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大学,中国高等院校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国际化,高校教育和办学的社会主义性质有所淡化。应对高校教育性质淡化的危险要求我国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高校教育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的“定心丸”和“压舱石”,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进一步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只有坚持以政治建设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和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三、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

从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出发探析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思考,即把握全局、抓住关键、瞄准重点。

(一)把握全局:坚持高校基层党组织正确政治方向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基础,贯彻落实党在一定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明确了这一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方向,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和着力点。因此,要坚定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方向。

首先,坚持党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党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首先就体现在政治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在国际与国内、理论与现实的比较中树立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知”和“行”上与党中央保持“同频共振”;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也要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反对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做法,坚决剔除党内存在的“两面派”“阴阳人”,以坚决的行动真正做到政行令通、政行令止。

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定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能否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关系党的政治建设方向对错与效果好坏。”[5]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基层党建实际,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制定关于党支部建设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决策部署党的建设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也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中心,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可以结合基层党建特色项目,通过微视频宣讲、行走研学等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和落实党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战略部署。

最后,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路线建设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办事创业提供了根本准绳。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把准政治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做到:一要自觉贯彻党对高校事务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党抓全局、管大局的领导优势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6];二要主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改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培养政治信仰坚实、政治立场坚定的基层党员干部,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基础。

(二)抓住关键:正确处理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关系

正确处理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关系是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党内政治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实现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凝聚全党力量攻坚克难。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关系包含诸多方面、错综复杂,在正确处理党内政治关系时必须坚持“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

首先,严肃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用好党内政治生活的五项制度,推动其常态化、正常化。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定期开展以“民主和集中”为主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民主素养和民主意识;充分保障基层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务信息公开透明化建设;鼓励基层党员定期评价领导干部、定期咨询党务决议,高校领导干部也要设立领导接待日为其解疑答惑。

其次,严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首要的政治纪律得以遵守。同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厉惩处发生在基层党组织内部、存在于大学生群众身边的违法乱纪行为,绝不姑息;依据党章制定高校基层党组织纪律明细,划定基层党员行动红线,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基层党员的言行不越雷区、不触底线;全体基层党员也要比照党内纪律条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消灭侥幸心理,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最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优秀文化涵养党内政治关系。要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部弘扬忠诚老实、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强化优秀党内政治文化传承机制,依托于高校已有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打造优秀党内政治文化培育基地;下大力气整治和剔除高校基层党组织内存在的圈子主义、山头主义等政治文化,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为党内政治文化提供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三)瞄准重点: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

党的政治能力是指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形成的领导或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本领。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建设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五大功能的过程中,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能力,坚守高校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的政治定位。

首先,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抓住“关键少数”,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选拔和任用办学治校经验丰富的基层党员组成领导班子,注重领导班子的年龄层次、能力结构。定期开展对领导班子培训教育,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论学习;引进和吸收优秀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青年基层党员运用新理念、新方式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提高其综合政治能力。

其次,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一要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内容的创新,灵活运用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向基层党员和大学生群众宣传党组织政治建设的内容,精准把控高校思想意识宣传的政治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避免宣传内容“泛娱乐化”。二要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创新,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的建设模式,打造高校院系党支部建设的网络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力分布的不足,并下大力气救过补缺。

最后,重点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首先必须选齐配强院系党支部班子,以建设组织、服务群众、凝聚师生为目标开展党支部活动,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群众凝聚力。要积极开展支部组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自省和反思拔除基层党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的能力,时刻保持自身在政治上的纯洁性。要支持高校基层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采取谈话谈心、困难扶助以及集体团建等方式深入大学生群众,将党支部的工作发展到大学生群众中,及时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提高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

【相关链接】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常德市人民政府主管、湖南省教育厅业务管理的一所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德农业学校、常德卫生学校和常德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办学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在长沙建立的湖南农业学堂。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次评估;2012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年成为湖南省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2017年成为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和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2018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2020年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和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国家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

学院占地1070亩,建筑面积36.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90.6万余册。学院现有教职工1105(含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有593人;有高级职称27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 39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7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近14000人。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政治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