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研究

2023-01-09 15:22颜浩龙王晋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颜浩龙 王晋

摘要:职业教育是服务产业发展的类型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既是社会职能所在,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人才供给、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是职业院校服务区域产业企业的三个主要领域,职业院校和区域产业企业在人才供给、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三个方面的底层运行逻辑具有共生型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底层逻辑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13

服务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创办的重要使命之一,职业院校服务所在区域产业发展更是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的提档升级,特别是近年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西部的崛起,我国各区域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均衡化为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对接区域产业办学,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等职业教育的办学逻辑对职业院校对接所在区域产业办学有先天性的需求,本文尝试从职业院校和区域产业企业在人才供给、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三个领域的底层运行逻辑来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1文献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的成果较多,但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国内学者吕合(2007年)认为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直接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钱益祥(2009)认为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围绕区域性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服务。张小丽(2011)认为高职院校应明确其办学定位,注重办学方向区域化和人才培养实用化,并通过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之间的互动,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楼世洲(2011)作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相关性分析及浙江省产业转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并对专业对接产业、人才服务企业的机制构建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徐涵(2014)提出产业集群是我国新时期产业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職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要根据产业群中“产业相关+地理相聚”的特点,依托产业群的产业特点而开创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科学合理地对专业设置和规模等进行统筹规划。汪程(2016)针对本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职教资源投入少、中职学校规模小、职普比不达标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改革管理体制、重组中职院校、组建职教集团、统筹规划建设等措施,优化整合全市职教资源,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熊爱玲(2016)选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情况作为衡量产业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影响和需求的有效指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汪炎珍(2017)从教产对接、办学实力、社会培训、发展保障四个方面研究了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从的问题,并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从构建符合区域产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院校专业布局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职业终身培训体系、政行企校联动强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保障等方面研究了区域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邓子云、张大方(2018)认为当前职业教育需要理顺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重点产业领域的深度对接,出台职教人才引进及毕业生政策,从建设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职教体系来推动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党婧(2020)提出应从加强学科专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加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力度等方面来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关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办学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从职业教育办学基础理论和底层逻辑的展开的相关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本文尝试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从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教师对接师傅、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毕业证对接职业资格证等方面来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问题。

2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2.1人才供给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出生率的不断降低,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招工难问题会进一步凸显,虽然可以通过产业转型与升级来降低对工作人员的依赖,但是对占我国企业总量绝大部分体量的中小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而言,短期内没有能力采用智能设备或无人工厂来代替劳动力,所以,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具有极大的依赖,因此,职业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供给还是其最大的职能。另外,产业的转型升级只会改变岗位,并不会消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供给的职能是不会改变的。

职业院校对接区域的支柱产业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能有效地推动产业发展,职业院校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如表1所示,一方面,职业院校对接区域产业办学,根据产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中小微型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工艺和方法来开发专业课程教材,确保专业教材中未来技术占25%、先进技术占50%、主要技术占20%、夕阳技术占5%的水平,保证专业课程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适用性,达到培养能支撑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营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各专业课程老师通过与相关行业先进企业专家紧密合作来学习前沿技术、与中小微企业合作找到自身专业技术服务对象,提高专业课程老师的科研水平和技术转化率。

2.2员工培训

企业员工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员工流动率较大,特别是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招聘门槛低,工资待遇也较低,员工稳定性不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每年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招聘,招聘进来的新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另一方面是随着技术与生产管理模式的变革需要对公司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每年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联系具有较好培训能力的机构或专家对公司员工技能提升培训。

2.3技术服务

高等院校的第二大职能是科学研究,细分到职业院校则是科学研究范畴下的技术服务,职业院校建设水平较高的理想化的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各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研究应该是引领对应产业技术发展,一方面该产业的各项新技术绝大部分来自对应职业院校的专业研究团队,既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的研发,还包括相应设施、设备的研发与维护等;另一方面对应产业的技术骨干绝大部分来自相关的职业院校,包括全日制培训和短期培训等多种培养渠道。

3服务指数表征产教融合程度的机理分析

3.1职业院校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内在机理分析

(1)学校运营资金来源。职业院校绝大部分都属于省市管理的高等院校,其建设运营资金绝大部分来自省市政府资金,而省市政府的资金又是由当地各产业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各类税费而来,因此职业院校有义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区域经济承载了区域发展的税收、就业等重任,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不仅影响了国家发展状况,还决定了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快速消退越来越严重,丰富的人力资源供给成为区域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前提,高技能型人才更是影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支撑,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能否把企业招进来,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外,还需要充足的高技能人才供给才能让引进来的高端企业生存下来,才会有后续的就业、税收等稳民生的关键资源产生。

(3)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逻辑需求。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即对接产业办专业,对接岗位建课程,对接生产过程建教学过程等,专业教师对接企业专家,毕业证书对接资格证书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企业和学校的高度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空间距离不能相隔太远,因此产教融合要求职业院校融合所在区域内的支柱产业,校企合作要求职业院校和所在区域内产业的相关企业,特别是区域内支柱产业的相关企业,职业院校和区域内支柱产业合作办学是职業教育办学逻辑下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这样才具有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

(4)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成长为了全球工业门类最完整的国家,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与资金,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原来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进行了转移和升级,全国产业由集中在东部地区到现在全国各地均匀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支持中部崛起、西部发展的形势下,我国产业分布已经越来越均匀,形成了全国各地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产业在全国各地的均匀分布也带来了全国各地人才需求的均匀性。

(5)人才就业的偏好。随着“90后”“00后”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力军,就业的首要考虑条件也从工资待遇变成了工作地点,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90后”“00后”等新生代职员更在意和家人相聚的机会;二是东部沿海地区工资待遇和中西部地区工资待遇的差距正在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三是近几年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教育资源紧张;四是改革开放前几十年中因为外出务工形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困境使得年轻人就业时更多地考虑抚养小孩和照顾老人的问题。

3.2职业院校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员工培训的内在机理分析

(1)技术更新的需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已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各行各业的传统技术都在进行人工智能升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的不断更新,企业员工需要不断培训来跟上产业发展需求,伴随着培训规模与频次的提高而快速增加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成本的不断增加,职业院校是产业新技术、新流程、新工艺和新产品产生的源头,既具有相对应的技术专家团队的智力条件,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培训经验,是最佳的新技术、新流程和新工艺等服务提供方。

(2)员工离职率高。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退,“90后”和“00后”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普遍缺乏工作的耐心,更换工作频繁,居高不下的员工离职率使得新员工培训工作变成了一个常态化的事情,企业需要长期承担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负担。职业院校承担的全日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的职能,是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由职业院校提供招聘、培训的一体化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用人困境。

3.3职业院校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内在机理分析

(1)知识时代的到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更新周期不断缩小,研发频率大幅提高,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等更新周期的缩短带来研发任务与成本的大幅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对接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促进技术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并且集聚了优秀的对应专业人才和研发设施、设备。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职业院校既是各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各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产品的发源地。

(2)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我国产业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积累,无论是资金、管理水平,还是技术、专业的积累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企业生产的重心已从低端生产转向了研发设计等产业高端环节,条件更好地企业已从低端产业升级到高端产业,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重心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转型,企业对技术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整合企业内外智力资源来不断突破关键技术,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办学,围绕产业技术服务集聚了大量的高级专业人才,需要对接产业企业共同研发产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产品。

4结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遵循的基本逻辑,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既是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政策要求,也是职业院校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逻辑的必然路径,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招生和办学资源主要来自所在省份;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主要是也是对接所在区域内的相关产业来办学。因此,职业院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基本职能与服务输出也应该主要面向所在区域,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内相关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提供人才供给、社会培训和技术攻关等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合.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02):50-51.

[2]钱益祥.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14-16.

[3]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4]楼世洲.专业对接产业  人才服务企业——构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25-29.

[5]徐涵.区域职业教育战略研究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简评《服务与支撑: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2014,(01):92.

[6]汪程,童丰生,李慧,等.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4-5+11.

[7]熊爱玲.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东区域产业经济对高职教育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15(04):12-17.

[8]汪炎珍,陈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湖南株洲为例[J].职教通讯,2017,(05):1-3+14.

[9]邓子云,张大方.关于建立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现代职教體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7):44-45.

[10]党婧.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6):25-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湖南省高职院校支撑本省支柱产业发展的服务指数编制研究”(XJK17QZY00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作参考模型研究”(XJK18CZY020)。

作者简介:颜浩龙,男,湖南华容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王晋,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