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2023-01-09 13:35李莉姜劲晖王廷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推进策略教育改革人工智能

李莉 姜劲晖 王廷梅

摘要: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中的瑰宝,围棋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引领的围棋人机大战落幕,标志着现代围棋发展进入了3.0时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人工智能驱动的围棋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围棋项目的国际化,推动了围棋教育改革。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对围棋教育的影响,提出了以“一带一路”为支点,以围棋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推广策略,大力推动围棋教育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人工智能;围棋;教育改革;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33

1人工智能时代围棋的发展现状

1.1人工智能围棋发展的三个阶段

人工智能领域始终将其视为模拟人类思维的测试平台。自60年代起,计算机围棋被不断研究,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围棋的代表是我国中山大学陈志行教授发明的“手谈”,他编写的“Alpha-Beta搜索引擎”在当时领先其他同行几个数量级。但棋力水平只能达到业余初段。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开始采用“蒙特卡洛树”算法的围棋人工智能,如疯石围棋(CrazyStone)、银星围棋(SilverStar)等,电脑围棋开始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了,棋力提升到业余高段的程度。第三个阶段的标志是在2016年,AlphaGo以绝对优势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宣告人工智能围棋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AlphaGo 2.0升级版主要是通过神经网络强大的搜索算法,进行自我对弈,自我学习,然后以100:0的战绩打败旧版AlphaGo。它标志着AI不再受限于人类,能够自我学习,自学成才。

1.2AI技术加快了围棋推广的信息化进程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入到现代围棋智能化的进程中,随之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投入围棋AI的研发和推广上。如中国腾讯研发的“绝艺”在2018年腾讯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上夺得冠军。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星阵”,韩国科技巨头Kakao集团旗下“Kakao智脑”公司研发的OG-GO,还有比利时的LeeLa Zero等,这些AI围棋虽然没有超越AlphaGo,但也实力强劲,足以与职业高段对决。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各国科技力量不断以智能技术连接传统围棋文化,加速了围棋推广和普及,也让拥有三千年古老历史的围棋项目实现了AI科技信息化。

1.3AI围棋的开源模式推动了围棋智能的外延

现代围棋有一个优良传统,即“从不进行技术封闭,一旦有了新的招法和变化,缔造者就会公开研究”。同样,一些AI围棋研究机构将模型和程式码免费开源释出,其成果为世人共享。如比利时的LeeLa Zero免费开源,深受围棋爱好者喜欢。中国的绝艺则提供给中国围棋国家队训练使用。美国的ELF OpenGo也是免费开源释出模型,目的是为了激励更多开发人员思考电脑围棋程式的新应用和研究方向。谷歌的AlphaGo将转入医学领域的研究,韩国围棋研发者李柱永教授也曾提出AI围棋的技术可以应用到蛋白质研究上。免费开源的AI软件不仅为围棋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借鉴围棋智能创造了条件,让世界共享学习资源,造福人类社会。

2人工智能发展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

2.1AI驱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培养理念的转变

人工智能的服务对象不需要高深的AI专业知识,只要懂得其功能的使用即可进行自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水平围棋师资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围棋培训市场发展迅速,全国围棋师资缺口巨大。人工智能的发展部分缓解了围棋师资不足的局面,促进了学习的便利化和远程化,人机对抗的智能程度非常高,如弈客围棋的AI不仅可以人机对抗,还能进行鹰眼复盘。AI对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围棋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围棋3.0时代下的围棋教育培养理念需要从根本上予以转变。教师的职能升级,人工技术帮助下减轻了部分授课负担,教师有更多时间去实现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挖掘与培养。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培养方面,利用新媒体的多样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生个人成長相结合,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文化自觉、完善人格修养,使得围棋技艺的传授走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2.2AI驱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发展

AI具有很好的语言处理能力,包括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特别适合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训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超越时空自由交互。AI围棋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围棋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中国在世界格局的崛起,必将加快推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同时我国也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生源国家和地区总数为205个,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围棋在世界各国的高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世界大学生围棋比赛已举办了五届,其中三届在亚洲举办,一届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一届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此外,国内一些职业赛也在国外大学举办,比如第十二届“倡棋杯”半决赛就在哈佛大学进行。围棋兼具趣味性和对抗性,且具有不同于武术等其他项目的传播优势,可以通过改革驱动的手段,利用人工智能推进围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3AI驱动围棋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围棋教学方式方面,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师灌输和课堂教学为主,以围棋训练为辅,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受到较大影响。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人们已经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来了解知识。2011年底,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网上的开放课程上线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十余万人的参与。在教育资源依然分布不均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了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近年来,国内外教育技术界开发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的技术,这些系统的研发成功必将驱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围棋教学方式的变革。网络教学方式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即重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和改革考核体系。由于围棋教学远比一般体育课程教学复杂,人工智能的飞跃发展使需要互动学习的围棋教育网络化成为可能。AI不仅能很好地实现围棋互动,还可以帮助棋手分析失利的原因和双方优势局面的占比,显著提高了学习质量。这种精准分析极大改善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特别重要的是AI使围棋教学方式有可能实现网络课程+AI围棋+线下课程等多元化模式。人工智能的崛起必将促进围棋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2.4AI驱动围棋教学内容的更新

人工智能围棋的发展还将推动围棋教学内容的革新。现行围棋教育有两种形式:一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通识教育;二是以围棋技术为主的的专业技能教育,是以培养围棋师资和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为主要目标。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上通过设置选修课模块,把“围棋文化”“教师教育综合”“围棋微格课程”和“棋类俱乐部经营”等列入培养计划。然而,在人工智能围棋快速发展的时代,现有教学内容或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我国在运动训练专业中开展的围棋高等教育,是以棋手为主要生源的本科教育,涉及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方面的课程学时相当有限,因此,AI驱动现代围棋教学内容的更新势在必行。

3人工智能时代现代围棋传播的推广策略

3.1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构建围棋普及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民族的崛起是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围棋的思维特征和精神品质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善思多谋又注重全局,即坚韧拼搏又能灵活腾挪。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学阶段要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人工智能围棋的快速发展,围棋可以作为信息化时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围棋师资地域不平衡的矛盾也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缓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调整和更新围棋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表达内容,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推送内容,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增加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工智能为转变围棋传承理念提供了契机。将围棋的技能传承向更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方面倾斜。使棋文化与弘扬中华文化密切联系。

3.2发挥人工智能媒体优势,实现围棋文化的二次创新

现代教育应当融入市场需求贴近社会生活,围棋文化传承的目标是培养有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的,可以担当围棋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经营者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围棋技术与文化的二次创新。过去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围棋的技术和文化是两张皮,难以揉和在一起。智能技术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方式。在文化创作方面合理的运用智能技术,可以提升艺术创作成果。因此,在围棋人才培养方面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以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

3.3以围棋3.0时代为背景,完善建立多层次围棋教育体系

围棋3.0时代是以人工智能围棋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主要特征,这为满足不同层次围棋教育需求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远程教育方面,人工智能围棋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全天候的教练、全段位的陪练、公正的裁判、铁面的考官、随身翻译和不竭的智库。从实用的层面,智能围棋可以形成六大体系:技术体系、裁判体系、数据体系、传播体系、教育体系、娱乐体系。这六大体系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围棋教育的智能平台。当前,迫切需要从事围棋教育的高校与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联合制定和完善了涵盖竞技、历史、文化、市场与资讯的围棋教育大数据库及评估体系,在此背景下,尽快建立中国围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开展校际合作,發挥校际联盟优势,是培养复合型围棋人才的最佳选择。

3.4以“一带一路”为支点,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的围棋普及国际化进程

人工智能围棋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可以跨越时空,缓解围棋师资短缺、国际交流困难等矛盾。长期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主导着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传播的自然是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现在这种格局已经出现了变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所展示的东方文化正在被世界吸收。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约有两百个,合作办学项目有九十多个,涉及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围棋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且易于被不同语言、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所接受,而“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又具备一定的围棋基础。当前,应该组织围棋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较好的几所国内高校,或教育中心和研究机构,推动围棋教育的国际化,加快成立中国围棋高等教育高校联盟,以“一带一路”为支点,制定围棋教育国际化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围棋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覆盖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围棋教育网络平台,逐步推进围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罗学科,谢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12):14-17.

[2]徐丕文,邹小雨.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35-38.

[3]林建超.围棋与国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湖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1467)。

作者简介:李莉(1971-),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休闲体育与体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教育改革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