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研

2023-01-09 21:22杨蕾甘信华李卫红张忠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

杨蕾 甘信华 李卫红 张忠

摘要:毕业设计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但传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园为主,内容脱离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本文旨在于从毕业设计的形式、内容、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系统等方面具体地提出改革方案,以期提高毕业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39

0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属性。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注重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工程师。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毕业设计作为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封闭式”毕业设计存在着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校园为主,脱离社会需求、脱离企业、大多为“纸上谈兵”等问题。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了探索和改革,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效果。

1确定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思想

工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明确的“工程”专业,其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除强调要按照工程类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来设立之外,还应着重强调毕业设计的内容必须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本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对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改革经验,我们确定了“综合训练,结合专业,深入实际,鼓励创新”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思想。

2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按照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建立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该模式的框架图如图1所示。主要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对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

2.1毕业设计教学形式的改革

2.1.1缩短毕业设计的提前期

相对于目前许多高校所采取的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再集中进行毕业设计的方法,我们将毕业设计的提前期缩短至学生进校。从学生进校时的专业教育到之后的专业学习,教师都会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强调毕业设计的要求、可能涉及的研究方向和知识领域等,使学生在集中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注意在之后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中进行知识的积累,为毕业设计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1.2推行面向企业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教学

目前,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进行。这个时间段恰好是学生求职和就业的关键阶段。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学生已经很难将精力集中到在学校完成毕业设计。主要表现在:一些没有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四处奔波,根本无心思和精力顾及毕业设计;另一些已经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因为用人单位要求其试用或提前上岗,而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还有一些学生本身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对毕业设计消极对待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给毕业设计的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激烈的矛盾之中努力寻求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首先,通过多方努力,帮助学生尽早、尽快、尽好地实现就业,解决其后顾之忧;其次,针对多数学生已有就业或实习单位,将以往采用的以校园为主的“封闭式”毕业设计方式改变为面向企业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对于已有就业单位的学生,采取以就业企业为主要工作地点,以就业岗位的问题解决为主要研究目标的面向企业的毕业设计。学生能够按照企业要求尽早熟悉工作岗位,并为结合具体生产实际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对于少数还没有就业或实习单位的学生则结合指导教师教学或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由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联系相关单位,使其能通过多种渠道深入生产实际中,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多年实践,证明这种面向企业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既较好地解决了目前许多学校普遍面临的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较好地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1.3实施以教师为主,企业工程师为辅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

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深入企业完成,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我们实施了以教师为主、企业工程师为辅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其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知识体系、理论原理、毕业设计课题深度难度和工作量的把握,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企业工程师主要负责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及解决效果的鉴别。因此,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交叉指导模式,既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深入企业生产实际为中心。“以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为中心”是指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企业生产现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获得对企业及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并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思想作风,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选题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因此,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并力求体现学科的发展。特别注意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相结合,强调学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尽最大可能采取学校和就业或实习单位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共同选题的方式。

(2)以符合企业实际的问题改善为导向。考虑到工业工程是一門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加大了工程类和“问题改善”类题目的比例。即要求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识别、确定目前生产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力求得到更加优化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

(3)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指标。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3毕业设计管理方式的改革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包括:查阅资料及调研、选题、开题、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方案、完成毕业设计、答辩等过程。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内容繁杂,各环节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特别是“开放式”毕业设计形式的采取,带来了更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改革以往针对“封闭式”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方式,实施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认真、仔细地做好毕业设计每一个环节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质量。为此,我们实施了全程、多层次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全程、多方位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全程、多渠道的毕业设计质量反馈和改进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使本专业毕业设计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较好地保证了本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

2.3.1认真做好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规定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应力求体现学科发展;应与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应尽量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应尽量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科研方向相结合等。在此基础上,加大设计类、工程类、改善类题目的比例。同时,选题应体现本专业“以工业工程为基础,以质量工程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注意因生而异、因材施教,使不同情况的学生能够从事不同难度、不同深度、不同广度、不同工作量、不同创新要求、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对已有实习单位的学生,实施学校指导教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采取学校和就业单位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共同选题的方式。

制定严格的毕业设计选题审核流程。指导教师在充分了解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及选题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准备,拟定题目,填写毕业设计课题申报表。拟申报课题经专业系教师委员会审核后进行修改;再由专业系组织聘请校外专家进行评审,并要求指导教师按照专家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完善。最后由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进行审查。多环节的审核程序,确保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

2.3.2严格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在认真、科学、合理地完成毕业设计选题后,从多个方面入手严把质量关,以完善的制度保证毕业设计全程的质量监控。首先,专业系严格按照学校毕业设计工作条例和二级学院毕业设计安排进行管理。同时,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工作计划,经专业教师委员会讨论,制定《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要求的补充规定》《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编制《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此外,制定每届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表,规定教师每周辅导时间并完成指导记录。

做好毕业设计初期工作的质量监控。毕业设计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进行开题。在开题报告中,学生对查阅中外参考文献的篇数、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最终目标或成果形式等作出明确阐述。只有开题答辩通过后学生才能正式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专业系负责对学生开题报告工作进行检查,以此使开,题工作得到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充分重视。做好毕业设计中期工作的质量监控。中期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毕业设计计划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中期检查可使指导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在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该工作同时促进了学生和指导教师,有效避免在毕业设计后期“突击”完成任务。中期检查要求学生逐一向专业系汇报,对未完成阶段任务的学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督促。

做好毕业设计后期工作的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制度。要求教师提前安排学生预答辩,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毕业设计的答辩质量。同时,明确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主答辩教师、答辩组教师等各自的职责,保证答辩过程的质量。

做好毕业设计期间的学生考勤管理。专业系要求指导教师严格考勤制度。学生需将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定期进行汇报,要求指导教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复和帮助。同时,考虑到多数学生已就业或实习的实际情况,指导教师可以采取面对面指导或网上指导等多种方式。

3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化

建立由组织机构、制度、实施监控、监控内容组成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如图2所示。

通过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使本专业毕业设计过程实现了全程、多层次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实现了全程、多方位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实现了全程、多渠道的毕业设计质量反馈和改进。使毕业设计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端正了指导教师、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克服了盲目、随意和敷衍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要求更具体,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4结束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了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了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强化了师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意识。经过教学实践,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撰写规范程度、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陶源.密歇根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94-96.

[2]吳道华,魏利胜,朱学华,等.工科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6):253-255.

[3]张莉,张丽,刘飞阳,等.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01):253-255+270.

[4]陈务平,童国林.基于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探讨[J].中华纸业,2019,40(11):94-96.

[5]李文,王陶.基于OBE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02):176-180.DOI:10.13718/j.cnki.xsxb.2021.02.029.

[6]胡明茂,孙煜,齐二石,等.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7):223-227.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9.07.054.

[7]王烨,李亚宁.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改革与实效性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37(05):137-140.

[8]金宝丹,尹志刚,赵建国,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J].河南化工,2020,37(2):61-63.

猜你喜欢
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论工业工程对企业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