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电商法律法规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3-01-09 21:45李玮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为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对商业行为进行了规范,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商学生学习《电商法律法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为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文介绍了《电商法律法规》课程思政实施的思路,从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考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相关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9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把思政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的全程中去。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来说,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内容等,将思政元素适时、适当的纳入其中,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着力打造“课程思政”,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是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举措。下面以《电商法律法规》这一门课程为例,介绍在该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

1《电商法律法规》实施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电商模式下的各种商业行为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为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对商业行为进行了规范,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商法律法规》这一门电商专业课程就是以电子商务法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研究大量的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展现电子商务法律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为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提供能够解决电子商务纠纷和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纳入课程建设中去,让学生知法懂法,构建职业价值感,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素养。

1.1知识目标设计

以《电商法律法规》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构件,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导向,探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思路,找准思政教育的落脚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内容和原理、运用电商法分析解决电子商务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等。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政育人要求,重塑课程内容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方法,组织课程思政案例,将思政元素系统化、统一化的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去,实现课程知识目标和思政德育目标的统一。

1.2能力目标设计

不同专业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有所不同,《电商法律法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分辨法律问题归属的能力;具有针对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出现法律问题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尤其是要具备问题辨别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思政育人的融入,使得教师在课程基本能力之外还要关注更多的通用能力和素质,比如职业道德素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为学生融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更好地实现身份转变搭建能力桥梁。

1.3德育目标设计

学习电商法律法规融入的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树立法律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关注电商相关法律纠纷案例,让学生代入式的进行头脑风暴,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能力、勇于实践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搜集和讨论电子商务法律时事,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问题思辨的能力。结合电商法律法规课程思政的开展,既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又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实现其正确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塑造。

2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设计

电商法律法规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需要重视课前、课中、课后多环节思政元素的渗透。

2.1课前引导预习

教师在信息化平台发布课前资料与课前议题,通知学生及时完成课前资料的准备。如与课程相关的电子商务热点新闻与事件的分享,引发学生思考。

2.2课中引导学习

教师在課程讲授中设置以案说法、思政园地、实务拓展等环节,引入思政案例,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老师进行思想纠偏或正面引导。

2.3课后延伸总结

由学生收集相应的案例或资讯,课下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通过班级群进行分享。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以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思政的体现,实现课堂育人功能,具体内容实施如表1所示。

3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3.1一日一案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法律法规、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等内容,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提取专业课程和思政德育的结合点,紧扣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和案例,通过“一日一案”的方式,课后着重请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复盘形成电子商务法律案例材料,材料整理完毕后在班级进行分享,通过思政元素在课程进行中的自然接触,润物细无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养。

3.2“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该课程正常为在课堂进行课程理论讲解及实操练习,但结合课程内容,该课程还特别适用于在线上以模拟法庭、线上电商活动纠纷的处理等形式学习。因此课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块协同,共同组织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认知以及核心价值观认知。

3.3特色项目实施

模拟法庭是一种非常好的法律实践性教学的方式,可通过案情调查分析、法律文书材料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审批及仲裁过程,模拟法庭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了学习效果。结合该课程内容主要聚焦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特征,教学中引入了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方式,这些活泼新颖的方式,让学生从看手机转变为参与课堂,从沉迷网络转变为沉迷角色,使课堂教学有所改观。

3.4多维评价

基于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和实施方法的多样化,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课程适合采用多维评价。评价主体可以包括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等活动中的学生互评,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评价以及课程结束后的学生自我评价。评价角度可以包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德育评价。评价载体包括案例展示、提交作业、试卷考核、课堂表现等。

4课程思政实施思考

(1)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确保课程思政高度。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教师的育人能力水平决定了课堂的育人高度,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不仅是教书匠,更应当是学生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引领者,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所以,要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理论修养,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站位,提升大思政养成意识。

(2)增强育人实效,把握课程思政深度。以电商法律法规课程为例,新冠疫情对电商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疫情防控下的电商经营活动合规处理,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合同的履约问题等,作为专业课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电商法律法规问题的解决和思想政治的教育相结合,实现知识体系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统一,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3)紧贴时代发展,关注思政案例热度。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大思政”的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社会热点是学生所关注的,也是最容易取材的思政案例,具有教育的現实意义。“活”起来的课程思政更需要关注现实、与时俱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4)激发学习热情,找准课程思政角度。课程思政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我们不求能通过一个案例、一节课甚至是一门课来改变一个学生,但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以启迪、以思考,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取得成长,我们的思政教育就是成功的。因此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展课程思政的处理,选择好思政切入的角度,用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元素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2]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2(04):99-103.

[3]王丽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75.

[4]王微微,徐鹏赢,吴波,等.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电子商务法基本原则”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41-43.

作者简介:李玮(1983-),女,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