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百年历史嬗变与经验审思

2023-01-10 01:29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张 盼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2的重要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这一命题的郑重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道路历史文化根基的理论省思,代表着党站在文化文明的维度有力揭示两者的紧密关联,也彰显了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的跃升。从历程和趋势上看,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与开拓发展的客观需要。探寻与把握两者的契合点,追溯与回顾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百年历程,并总结和梳理其实践经验,对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通性

作为中西方文明的不同样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各自的存在时空,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思维展开模式也有着较大差异。但是,两者在基本特征、思想内容、价值目标等方面具有融通性与契合性,这是它们之所以能够结合的理论前提。这为解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传播发展,并在新时代日益彰显出其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和实践影响力提供了有益启发。

(一)两者基本特征具有内在统一性

其一,在发展变革性上内在统一。中国古代《诗经》中就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典故,《易经》中也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哲思论述,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除旧布新、革故鼎新的不懈追求。与时俱进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非固定不变的教条。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还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并且在具体化的时代进展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空境遇中都显示出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在场性。这为两者的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二,在开放包容性上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客观真理性的基本观点,而非个别性的经验论断。在“原理”的框架内,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不断吸收世界各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特点,允许拓展或增添新的具体内容,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也得以验证和巩固。而中华民族历来就倡导各文明之间应加强交流互鉴,反对相互排斥与敌对,始终推崇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理念和容载百家、海纳百川的精神气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型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因此,两者都是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这有利于两者的相互结合与彼此接近。

(二)两者思想内容呈现高度融通性

对比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的思想焦点和精髓要义,可以发现二者在人民观、实践观、自然观等层面具有兼容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人民观上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重视凝聚人民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把民本思想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比如“民贵君轻、政在养民”“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等理念都强调了民众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将两者紧密结合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例证。第二,实践观上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恪守本分、崇实尚行、讲求实效,秉持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与体用合一的修身哲学。知行合一作为建构君子人格的重要方面,是中国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最为典型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第三,自然观上的相容性。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这启示和指引着人们正确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中华民族也历来重视与自然万物的良性互动,秉持“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强调人与自然要保持和光同尘、和谐共荣的平衡关系。这些契合点为两者结合发挥了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两者价值目标具有深度契合性

从终极关怀上看,马克思主义将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升、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设为理想目标,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理想社会的期盼不谋而合。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有着“均贫富”“求大同”的文化传统基因,秉持礼用贵和、家国安泰的“尚和合”理念。这些理念深切寄托着中华民族对和谐、平衡、美好的建设性精神状态的崇尚和向往,深深表达了中华民族思想心灵深处追求天下一家的人文关怀,也深刻反映并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整体的政治实践与道德践履。因此,在构建理想社会的目标上,两者也具有深度的契合性。

从实现方式上看,为构建讲信修睦的社会秩序,中华民族重视持守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和选贤与能的为政方略,倡导个体在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要做到加强内在自律自守与为国为民谋事干事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同样强调应该保持个人与共同体的张力关系,促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协调一致,主张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创造性地转换“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理念,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全球多元文明共存提供了全新范式和借鉴路径。因此,两者在理想社会构建的具体展开方式上相契合。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百年历史嬗变

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依次展开,大致经历了奠基与起步、调适与曲折、升级与优化、强化与成熟四个阶段。这一过程,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扬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学习品格,也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观念的历史生成与动态嬗变。

(一)奠基与起步:紧扣救国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研判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运用本土化语言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凝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所处的现实境遇以及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开启了对“第二个结合”的初步探索,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学习和解读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和文本,理解和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并以此为工具来客观分析近代中国的国情、正确看待传统中国的形象、准确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建党初期,李大钊提出:“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3]这是党的早期领导人运用唯物史观来总结和阐释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611这一经典论述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彰显了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与历史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这一观点既抵制和批驳了当时文化意识上“盲目自大”和“崇洋媚外”两种错误倾向,又进一步激发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民族精神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普遍关切。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运用彰显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本土语言形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进行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充分调动革命的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科学解答中国革命“向何处去”这一重要问题。毛泽东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时,特别强调要尊重和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从中发掘新鲜活泼的素材故事,只有做到用浅显朴实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才能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如把“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以“愚公移山”来说明中国革命任务的艰难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意志品质,均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传统哲学命题加以批判性继承与改造的政治智慧。实践证明,党借助传统文化来表达马克思主义深邃思想的巧妙做法,既传递了党的政治主张,又促进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接纳,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整体而言,这一时期党的探索具有开端性的启蒙意义,为此后党进一步深化两者的结合发挥了奠基性作用。

(二)调适与曲折:服务立国大局,以理性批判、辩证吸收、反思借鉴态度看待中西方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检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服务立国大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第二个结合”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从纵横两个维度来把握和分析党所作的具体工作,其重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

从中西文化比较的横向视野来审视,如何正确看待与妥善处理本民族文化传统与世界文化资源的关系,是这一时期我们党重点关注和慎重思考的问题之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善于吸收与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优势和长处,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5]。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原理分析和界定事物的哲学智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基础上,对世界文化资源进行理性批判、良性借鉴与优化择取的文化取向。1964年9月,毛泽东又作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6]的重要批示。这为我们提供了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方针,也为我们明确了对待中西文化的科学方法论原则。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在扎根中国文化土壤、铸牢民族文化根脉、坚守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推动跨越时空与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互鉴,广泛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并“为我所用”。

基于古今对照的纵向深度考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帮助和教育人民逐步摆脱落后愚昧的封建专制思想、不断提升科学文化水平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检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一方面提出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革命性批判与针对性鉴别,大力肃清封建残余,清除陈旧过时落后的内容。另一方面,强调挖掘与萃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尤其注重提炼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品格,鼓舞和激励人民发扬崇高的民族精神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尽管我们党在经历曲折探索时也存在对历史文化遗产采取粗暴态度的问题,导致两者的结合出现了偏差与脱节的现象。但总体而言,党的重要领导人就推进“第二个结合”提出了众多具有时代性、指导性的思想观点,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不断调适具体的发展理念、校准国家的前进航向。

(三)优化与升级:立足富国任务,坚持破立并举,辩证地扬弃并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新的元素来凸显时代精神,充分激发和释放其实践张力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思和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辩证扬弃并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融合改革创新元素,助推“第二个结合”的优化与升级。

一方面,强调加强反思,坚持破立并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名的同时对其辩证扬弃和积极转化。首先,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对“文革”发生背后深层文化原因的反思,我们党倡导打破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的阶级斗争标准,转向以客观、理性的认知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尤其体现在改变“文革”时期对待孔子与儒学的粗暴态度,要求一分为二地具体分析其内在的思想价值,着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名”,“不再仅仅将孔子及其思想学说视作一种与阶级斗争相关的意识形态,而是首先把它看作一种可以作学术探讨的‘科学知识’”[7]。同时,主张“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制定辩证继承并超越以往的文化发展方针。1978年,邓小平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娴熟地运用《韩非子》中“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的实践智慧,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8],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此外,邓小平还借用《礼记》中的“小康”一词来阐释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以上都是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具体例证,无不体现着党的领导人对本国历史文化国情与时代潮流发展走向的深刻体察与精准把握。

另一方面,融合新的元素来凸显时代精神,推进“第二个结合”思想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9]。这一思想观点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兼具现实针对性,指引着我们党在坚持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性相统一中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在准确把握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基础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真理,又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卓越能力。随着这些思想在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引领国家经济生活发展的功能,这一系列时代性创见的实践张力也得以激活和释放。

(四)强化与成熟:聚焦强国使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郑重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命题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日益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党坚持守正创新,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解答时代课题,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标志着党对“第二个结合”探索的强化与成熟。

首先,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解答了“为何重视传统文化”这一论题。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绵延赓续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以“根与魂”“精神命脉”“文化沃土”等概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阐释,升华了其新时代内涵。聚焦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智慧来审视中国现代所面对的问题、思考应对人类共同难题的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至治国理政资源镜鉴的战略眼光。其次,以“四个讲清楚”为线索,系统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脉络,高度凝练其核心精神追求与思想文化精髓,如明确指出提炼和展示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10],以此鼓励人民从中汲取奋进动力,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最后,运用辩证方法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而郑重提出“第二个结合”命题并作出全新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1],提倡要运用现代化的方式与手段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使之更加有效地融入、适应并助益国家现代化治理与发展。特别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第二个结合”,其意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内核。”[12]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与创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力量的当代延续和创新发展。正是在这些理念的驱动下,我们党在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浑厚底蕴、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气息活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生动实践的紧密联结过程中,不断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开拓超越,有效强化了两者的结合融通。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相结合”的基本经验

历史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不但创造了极具指导价值的理论成果,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新征程上,认真总结并灵活运用这些宝贵经验,能够为我们今后更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着力点。

(一)在方向把握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培养科学整体性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13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是我们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根本前提与本质要求。

通过系统梳理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百年历程可以发现,尽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体开展的相关工作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是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推进“第二个结合”,并不是将两种思想文化体系进行简单组合和生硬拼接,而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各个时期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凝练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进行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并且在结合的过程中,两者也始终处于双向互动和互促共进的良好状态。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百年来始终坚守的科学指南与指导思想,始终统领着党推进“第二个结合”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的发展走向。总体上看,因为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探索也渐趋成熟,且形成了一系列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

在两者关系的统摄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评判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唯物史观的宏阔视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借鉴性资源,其功能的发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性遵循。从这一关联层面上看,只有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善于以哲学思维审慎思考中华文化的深层积淀,以辩证思维批判吸收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历史思维深刻洞察文化样态的演进规律,我们党自身才能培养和具备符合整体性逻辑的科学思维。在此基础上,只有“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13],才能使“第二个结合”的成果真正获得民众语境层面上的广泛接纳与认同,从而拓展中国共产党文化叙事的话语空间与话语优势。然而,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面掌握与深入学习,究其根本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的准确把握。因此,从本质上来看,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实现纵深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方向保证。

(二)在价值立场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主体性地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价值旨归,也是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

首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并使之“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4]708。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回答好“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14]才能明确文化传承发展的导向。这些论述都印证了党在发展壮大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把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作为衡量推进“第二个结合”工作实效的评判尺度和裁决标准,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文化的价值内核。

其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却仍然能够发展壮大,其强大底气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真心拥护。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与感性认知,重视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中汲取智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党善于发掘和提取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并加以宣传,推动实现从宏大叙事到微观经验的话语转向。由此,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充分落实和保障了人民主体性地位。

最后,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坚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高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美好期待,提出“两山论”和新发展理念。在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富思想、继承和转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民”“天下为公”思想的基础上,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此外,提出既传达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和平理念,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前途命运普遍关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这些论述最终都指向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雄浑气魄与非凡气度,诠释了党始终坚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追求与战略格局。

(三)在方法策略上,秉持求实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决现实难题

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既注重审时度势把握时代特征,又具有高度的问题意识关注社会现实,遵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推进策略,锤炼出求实创新的内在精神品质。

首先,坚持不忘本来,重视挖掘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底蕴。从国家治理层面看,中国共产党不论是提出治国理政理念,还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都以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呈现中华民族深沉浓厚的文化积淀为重要考量。从党员培养角度审视,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学习立德修身之道。从话语建构和表达方式上看,党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民族特色、文化传统,能够灵活化用或引用文化典故来传达执政理念,善于借用生活化的场景和大众化的语言,创作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

其次,坚持吸收外来,以和而不同与保留差异的态度积极借鉴世界文化资源中的有益成分。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一问题上,始终以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与民族性为前提,秉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的吸纳原则,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善于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社会治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对西方文化中错误的思想观点和表现手法加以分析、批评和驳斥,坚决抵制崇洋媚外的错误倾向,通过澄清谬误来凝聚思想共识,最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最后,坚持面向未来,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和人民需要及时更新“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意涵。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既是从理论形态走向具体实践的“落地”过程,也是从过去走到现在并指向未来的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和迭代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前瞻性与引领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长远的世界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把中国发展放在未来社会构建的时空坐标中统筹谋划,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加以充实和补充,积极提出和阐释新的观点。这些努力为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发展创新指明了未来路向、擘画了光明前景,也为新征程上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抓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信心。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